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民食育养生现状与思考*

2021-11-04何孝崇陈俊国顾春燕张索飞郑文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0期
关键词:食育居民社区

何孝崇,陈俊国,皮 星,刘 彬,顾春燕,陈 堃,张索飞,郑文红

(1.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管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2.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重庆 400038;3.重庆市医院成本研究管理中心,重庆 400700;4.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38;5.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33;6.陆军军医大学教务处职教中心,重庆 400038)

当今国内外与寿命、环境、文明的相关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国民更是关心饮食与长寿、疾病的关系。民以食为天,众所周知,饮食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食育是社会人群健康维护的组成部分,如何吃出健康和健康的饮食是食育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国民对食育的需求激增,如何开展覆盖全民的健康素养和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与食育工作开始较早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这些国家的食育工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做法,尤其是日本,推动了食育立法。尽管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食育工作,并在政策制定、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指出在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民对食育养生中存在的误区及食育养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为全民提高食育养生素养工作提供参考。

1 食育的界定

“食育”一词源自日本,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1]。虽然目前我国官方出台的与食育相关的政策文件中并没有明确使用“食育”一词,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食育的理念,持续的时间也很长,也曾有着辉煌的历史。纵观我国的“食育”文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这三大时间历程,多以经验、习惯为主要形式存在于公众和民间。尽管“食育”所体现的这些理念在古代早已产生,但并没有形成明确的“食育”概念和系统的食育学习。2006年“食育”的概念首先由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教授引入,指出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疾病、食品安全、食物生产与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有必要在提倡“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提倡“食育”[2]。随着国内学者的研究不断丰富了食育内涵,认为食育作为全民教育,应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普及科学的营养知识和适合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以促进全民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3]。

目前在国内外食育均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总体说来,主要包括2个方面:食育就是通过各种饮食观念、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进行教育,一方面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有传统食文化理解力、良好饮食习惯的健康食生活的人[4]。可以看出,食育的特征与内容是由社会经济水平与国民的生活特点及营养需求而决定并有所侧重,经过长期的摸索与总结形成。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国民因饮食的不合理导致与营养相关的疾病(慢性病)发生率上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加重医疗负担[5]。同时,人类生活环境因工业生产的发展逐渐恶化,食物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从绿色、环保等问题来思考全球的“食”。另外随着社会老龄化压力不断加大,据中国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1.90亿,占总人口的13.5%[6],社会对传统中医养生需求的回归、中医养生科学化的背景下,社区中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癌症患者)食育养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7-8],因此食育在具有传承性的基础上需树立正确理念。从提升全社会文明和国民的健康的角度出发,食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国民需要从根本上意识到,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影响着健康,并需要树立尊崇天地自然之道,传承中华先祖优秀饮食文化,促进人类身心康乐的理念。

2 我国食育现状

2.1国家主导,食育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国民营养健康教育。从国家层面、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等及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食育的政策法规,见表1。

表1 2001-2020年我国涉及食育的政策文件统计情况

2.2学术研究,推动食育工作发展 关于食育的研究自2003年开始,至今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点,自2010年以来呈蓬勃之势。从已有的论文和著作看,国内围绕食育及中医养生的研究主要包括4个方面:(1)食育重要性的研究。从需求矛盾的2个角度: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国民食育养生的需求激增,具备和提升健康素养越来越关注重视;但国民对食育接触少和缺乏接受食育知识、训练的专门教育活动,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仅6.48%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2)食育的内容探讨。有学者提出:食育就是饮食行为教育,对孩子进行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内容的教育[9]。有些学者认为,食育的对象不单是孩子,还应该包括成年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同时还认为食育的内容和方式不仅仅是营养知识灌输,更是多种多样的烹饪、栽种等体验[10];不仅仅是获得关于食的技能,也是培养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的态度和意识[11]。(3)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食文化”研究。当代食育研究非常关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食文化”研究。培养出具有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传统食文化理解力、有良好饮食习惯的,能过健康食生活的人。(4)食育工作的实际探索研究。主要是国家政府层面宏观指导和官方、民间组织食育项目活动。如食育走进社区、家庭、学校等,大力推行“社区-家庭-个人”的健康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内容兼顾传统与健康[12]、充分发挥媒体的正确引导、宣传作用、“体验式教育”、“实践式教育”灵活多样的寓教于乐的食育活动等。

2.3我国食育养生存在的问题

2.3.1社区居民对食育养生的健康素养有待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国民食育养生的需求激增,具备和提升健康素养越来越关注重视,但社区居民对食育接触少和缺乏接受食育知识、训练的专门教育活动,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仅6.48%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调查显示某直辖市主城区将近70.00%居民没有听说过食育,仅有20.00%的居民听说过食育,并认为食育仅仅就是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13]。

社区居民存在食育“乱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中国社区居民在饮食中普遍重口味、轻营养。中国人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是口味,且口味越变越重,不断追求更咸、更鲜、更辣。二是追新奇、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将新资源食品与保健食品联系在一起,追求新奇食品、食材,对新资源食品的功能、适应人群等并不了解。三是好从众、欠指导。在一些养生节目、火热书籍引导下,对食育养生内涵认识不足、理解片面,形成盲目跟风,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媒体营养信息混乱、营养误区,对众多的营养信息没有甄别的能力,缺乏指导。

2.3.2食育养生工作欠规范与完善 尽管我国对食育养生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也对养生保健、出版、网络等行业进行了管理与规范,但仍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没有系统性地研究科学合理的现代中医食育养生理念。许多研究只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中医食育养生理念的延展,对构建现代中医食育养生理念缺乏系统性。二是缺乏对社区居民的食育调查研究。尤其是缺乏对社区老龄化慢性病居民食育现状的调研和数据统计,难以精准把握食育的重点问题。许多研究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缺乏对中国食育养生的借鉴参考。要让食育养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就必须通过更多的实地调查研究,来精准把脉社区居民食育现状。三是缺少食育所涉及相关产业的规划和规范性研究。食育不仅涉及中医养生理论的继承和弘扬,还涉及对食育传播平台的管理和规范,更涉及养生科研体系与保健产业的规划和规范。

3 中国食育养生的建议

我国关于食育的工作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较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仅有国家层面的发展纲要,提出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列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有部分科研机构联合相关食品企业进行食育项目,还有一些零星的公益广告和民间活动,但都属于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14]。基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理念、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养生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善食育的体现,推动食育养生工作的发展。

3.1政府主导,研究深入,多主体参与提升社区居民的食育素养 食育工作并不能单纯依靠国家与政府,而是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研究的深入,并以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政府主导作用下,积极深入开展保障机制的研究,从而提高食育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增强社区居民健康成果的可持续性[15]。值得提出的是,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等,明确政府在食育工作中的角色与任务[16]。并推动各级政府跨部门、跨领域共同推动并实现资源整合,文化、教育、农业、环境卫生等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形成由下而上的食育政策,以社区为基础,激发由下而上的全民食育运动,真正落实居民绿色饮食生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2开发食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目前食育的内容只有大体方向,并没有具体落实到内容且食育养生缺乏统一技术标准,没有考虑食育的内容与特征需与时代相结合。食育的内容含丰富的育人元素,通过小学、中学、高校纳入食育课程等,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生命价值观念等,提高其组织协调、社会适应等能力[17-18]。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校食育的关键,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将食育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开设食育相关课程,并把握好课程规律,采用多形式的授课方式将食育课程开设成具有专业性和趣味性,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让学生通过食育更好地了解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发展[19-20]。

3.3传承传统饮食文化,努力创新食育新模式 在探索食育工作的现实问题时,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更不能忽略食育受地域、文化、传统、宗教等因素影响,食育需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食育与中医养生相结合。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食医合一”的理念,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而且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饮食文化基础理论。这是记录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和沉积牢固的食生活习俗[21-22],因此对食育的探索除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还需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教育体制等,采用合适的工作模式。

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饮食的“根基”,如何基于传统饮食文化,促进“食育”在我国的推广是一个值得探索与实践的问题。首先,厘清传统饮食文化的教育理念。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包含着人文、健康、环境、农牧业结构等内容,体现着丰富的“食育”教育思想,诸如《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饮食有节”、《周礼》中的“医食同源”、思想家孔子、孟子提倡的“孔孟食道”等。这些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的理论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比如饮食有节是固护脾胃功能的基本准则,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例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饮暴食症患者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医食同源理念可对机体健康起到调养作用,通过认识食物,了解食物的来源、性味,再根据不同时间选择食物,结合中医中药相可有效调养国民身体健康,达到未病防治的作用[23]。孔孟食道更蕴含的传统美德,与今天所提倡的“杜绝浪费”“崇尚节俭”等餐桌礼仪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次,正确看待外来饮食文化。随着全球化发展,西方饮食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西方餐饮行业开始登陆国内市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我国社区居民的饮食方式也渐渐偏向西方化,饮食结构中肉类消费类逐年增加,而稻米消费量逐年减少。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居民对外卖和快餐饮食的喜爱也使得对传统饮食文化冲击。通过食育引导国民正确认识外来饮食文化,开拓饮食文化的视野,对不同饮食文化差异性的了解与尊重有助于促进多元饮食文化形成,这样既对传统饮食文化起到传承作用,也能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食育模式。

3.4拓宽食育信息的传播渠道,构建信息预警机制 从既往食育养生工作的经验来看,主要侧重对国民个人食育素养的提升,忽略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新时代下各种媒体、网络平台对食育的正确引导与相关出版物的管理,缺乏食育信息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拟建基于食育养生的监测系统,针对信息来源于报纸、网络浏览器查询、社交媒体、电视频道、电子报纸、公共卫生机构的官方和非官方网站,以及咨询热线等食育信息监测系统,从而探索适应我国的舆情监测平台和手段,从而增强食育信息早期预警和响应的有效性[24]。

4 小 结

着眼未来健康中国,探究社区居民食育养生机制,有助于推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帮助社区居民树立科学合理的食育健康观,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倡导社区居民健康生活。食育的推进不仅靠国家、政府层面,为更好地促进食育推动措施的具体落实,既需要依赖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政策支持,各级政府需跨部门跨领域加强合作的同时,还需要整合社区、学校、家庭以及民间团体等资源来营造食育推动环境,以多元的方式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食育居民社区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