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与工具的统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2021-11-03滕兴欣

西部学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社会治理

滕兴欣

摘要: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会治理的深入发展,需要我们在发挥社会治理工具理性的同时,注重价值理性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思想,在强调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对治理主体价值观念的塑造,突出对德法两种治理手段的运用来协调社会秩序,以“贵和尚中”为目标引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彰显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所以当前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借鉴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价值塑造、协调秩序、指导目标的功能下实现社会参与机制、社会整合机制、社会诉求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等机制的创新发展,以此推动现代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传统文化;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0-0051-04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并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论断。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针对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社会治理。当前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在坚持工具理性的优先性前提上,创新社会治理路径,达到治理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当前我们由于过于重视治理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价值性,造成了社会道德沦丧、价值缺失、理念落后等问题,所以在追求社会实践目标的同时需要实现社会发展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部蕴含着大量治国安邦经验的经典著述,有着丰富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彰显着诸多价值要求和精神诉求,现代治理应当在传统中寻找根基,汲取智慧,推动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传统文化中含有哪些社会治理价值?传统文化如何在价值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现代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这是本文讨论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民本思想:强调治理主体,塑造价值观念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一个清晰变革轨迹就是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的转变,一方面要求转变治理理念,强调普通民众也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另一方面要求整合多元利益诉求,引导治理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效化解由于参与扩大引起的价值多元的问题。古代思想大家在治国理政上构筑起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括道、法、墨等思想在内的一整套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思想文化大厦,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和实用性,此外传统文化中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所以它可以通过自身特定的价值引导作用,为社会治理主体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及其定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下形成治理主体内在的、稳定的、符合治理要求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治理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方面强调“以民为本”,是对“民本”基本理念的阐述。从《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到儒家的“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再到道家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强调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肯定了人民在国家中的根本地位,强调了国家必须依赖于人民才能存在,执政者应当为民服务[1]。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符合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理念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为最终奋斗目标,毛泽东思想中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的最高价值理念;和谐社会就是众人共建、众人共享的理想社会状态。”[2]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一样都坚持人的重要性,主张治国理政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维度。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论述,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强调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以民为本,这对于当下从单一依靠权力机构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公民个体发展,以确立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另一方面,重视对社会个体的培育,对个人修养及其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儒家以“仁”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具体要求构建了一整套道德规范。例如,以“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要求来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士不可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要求来培育社会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义、礼、智、信”等具体准则来规范个人的行为方式等等。在当下的社会治理中,以传统文化中的个人价值规范来要求公民个人,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等价值符合现代社会文化群体价值模式与社会秩序的要求,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做人之本、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在个人主义和金钱主义泛滥、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今天,以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思想来激励现代公民、社会团体等治理主体,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关心社会群体和社会发展,明确自己在社会集体中的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所以传统文化中关于治理主体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有利于培养起现代社会治理所需要的治理主体,能够推动治理实践的深入发展。

传统文化以民本思想为基础,在对治理主体地位的强调和道德行为要求的基础上塑造着社会治理所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对价值观念的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对公民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公民个人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基本单元,在整个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但影响着整个机制的作用发挥,而且能通过单个公民自身的作用對社会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治理实践中就重视对社会个体的培育,各思想大家还通过一整套内容庞大、逻辑严密的伦理纲常的体系建构,为人们的具体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了途径和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内圣外王之道,这是对社会个体的一种自我道德培育和能力提升的要求。现代社会治理需要具有自主意识、积极参与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强的公民,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具体的规范和价值诉求仍然是当下的社会治理所需要的。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治理主体自我价值以及观念认识的形成提供一个标准,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下形成治理主体内在的稳定的、符合治理要求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社会治理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