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021-11-03林虹霞

西部学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市民社会和谐社会马克思

林虹霞

摘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深刻复杂的意蕴。他从哲学维度、经济维度和历史维度对市民社会分别进行了阐述,由此从根本上厘清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今天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再看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启示我们应该继续从坚持国家宏观调控,增强公共事务职能;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实现人的解放;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发挥人民群众作用方面着手处理好国家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政治国家;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0-0015-03

马克思以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思想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源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经一步步确证,最终脱离思想桎梏,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社会至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今天,我国已步入新时代,正致力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无疑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重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深化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欲深刻理解运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首先要厘清其市民社会的内涵。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熟、丰富,他在不同时期和语境中运用并赋予了“市民社会”不同的含义。在各种视角下所展开进行的理论阐述意蕴复杂,片面化或单一化的认知都会造成理解偏差,需要全方面联系结合起来进行把握。而通过对其内涵的分析,也可发现马克思进行唯物史观构建的过程。

1.作为“私人利益体系”的市民社会概念

“市民社会”概念出现运用的时间较早,在马克思早期论述中出现的“市民社会”术语与之前黑格尔等人的用法并无二致,也就是将市民社会看成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虽然这一体系也就是市民社会涵盖的领域分为经济关系、社會关系和文化意识形态关系这三大领域,但经历林木盗窃案①一事,马克思对物质利益问题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在诸多利益与需要中,马克思意识到其他的利益与需要都以满足个人的物质利益和需要为前提,在个人寻求满足物质需要时产生各种物质交往活动,社会交往关系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由此,马克思认为“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这一经济关系领域对于其他一切关系领域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也成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之一。但物质关系并非市民社会的全部,其中仍存在其他非物质领域的关系,因而不可以偏概全,简单直接地认为市民社会就是物质关系总和。

2.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市民社会概念

马克思所处时代最直接接触到的资产阶级社会是当时最典型突出的市民社会形式,在马克思的著作术语中,有时便以“资产阶级社会”来指代“市民社会”。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社会的发展逐步显露出其经济性、私人性、私利性等特征。而在私人利益的不断追逐下,人们便被利益、资本裹挟,人变得不再纯粹,失去了作为人的真正本质,市民社会中的人不再是真正的人。所以,当马克思的研究转向经济学,他认识到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民社会是全面异化的社会,消除异化就要从异化根源出发,即消除私有制。马克思看到了“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市民社会,他认为市民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1]换言之,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会决定政治国家,马克思由此也就表达了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观点。

3.作为“物质的交往形式”的市民社会概念

市民社会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具有历史性。因为最开始是不存在市民社会的,直至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为其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1]由此而言,市民社会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进而产生物质交往,而市民社会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一种交往形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物质生产水平是发展变化的,因为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市民社会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水平。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进一步深化研究,开始以生产关系阐述市民社会,在语言术语表达方面已将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市民社会概念互通使用,也就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市民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全部基础的观点。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马克思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表现出的对一些主要问题的思考,即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问题。对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了颠覆性的转变,创造性地提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观点。但为了摆脱市民社会存在的弊端,马克思意识到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性,政治解放无法实现人真正的、彻底的解放。

1.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经过长期探索才得以成熟。马克思最开始就认识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相分离的这一点,是因为他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精髓,而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但相较于黑格尔从伦理演进视角肯定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马克思逐渐通过对物质利益等问题的关注发现黑格尔对现实关系的颠倒。他从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看到了市民社会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存在,正是市民社会的存在及发展才催生了政治国家,缺少了这一必要条件国家也就不可能出现,所以创造性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观点。他脱离出黑格尔从理念中建构出的观念,从现实经济领域发现市民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进一步确证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决定性作用。在当今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家与市民社会是同时存在的,要充分发挥并运用好两者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推动社会和谐稳定运行,就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猜你喜欢

市民社会和谐社会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