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路径研究

2021-11-01张灿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经贸合作东盟重庆

张灿

摘 要:近年来,重庆与东盟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增长迅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为双边经贸合作带来了全新机遇,但当前仍存在双边经贸合作仍面临竞争突出,合作区域不平衡、通道运输瓶颈制约、通关效率低、周边省份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机遇,应从扩大贸易规模、拓宽产业合作领域、深化产业合作层次、加快完善物流通道建设等方面,促进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

关键词:“一带一路”;重庆;东盟;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133-03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一)双边贸易呈波动式增长趋势

重庆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在2010年自贸区全面建成后迅速增长,2010年重庆与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14.59亿美元,同比增长70.47%,2011年双边贸易45.88亿美元,同比增长214.39%,此后持续保持增长并在2014年出现最大值,达189.55亿美元,约为自贸区建成之初的13倍,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重庆第一大贸易伙伴。在2015—2018年间双边贸易有所回落,呈现波动式变化,但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9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重庆第一大外贸合作伙伴,双边贸易额达157.53亿美元,同比增长43.2.1%,占重庆对外贸易总值约19%,在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总值中占比达68.1%。

(二)贸易伙伴、商品结构相对集中

重庆与东盟国家在贸易地理结构上相对集中,2019年重庆与东盟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为越南(占比约30.22%)、马来西亚(占比约28.22%)、泰国(占比约15.12%)、新加坡(占比约9.52%)、印度尼西亚(占比约6.98%),前五大伙伴的进出口总值约占了重庆与东盟进出口总值的90%,而与老挝、文莱的双边贸易交往甚少。同时,双边进出口商品较集中于制成品领域,重庆对东盟出口主要有电子信息产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重庆从东盟进口的产品主要有集成电路、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仪器仪表、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混合物等。

(三)双边互动投资,重点国别深入合作

截至2019年年底,重庆实际利用东盟国家外资累计达到118.62亿美元,对东盟国家累计备案投资企业113家,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越南,涉及汽车制造、工程技术等行业领域;同期承接东盟国家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2.68亿美元。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与东盟重点国家新加坡展开深入合作,如在重点合作领域金融服务方面,通过中新示范项目实现的跨境融资逾42亿美元,融资成本低于国内约1.4个百分点,为西部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双方通过合作创新推出多项银行、保险业跨境金融产品。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机遇

(一)“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助力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落户重庆,重庆与新加坡重点推进在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现代服务经济领域的合作。目前在融资项目、航空合作、智慧物流、大数据通道、医疗合作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将进一步探索与东盟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机遇,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二)“陆海贸易新通道”凸显物流中枢地位

“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与发展诞生了更加经济、便捷的南向出海通道,重庆至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的货物运输时间从传统江海联运的30天左右,缩短至7—10天,全程提速15—20天,国内段的运输时间可节约10—13天,极大地降低了交易的经济成本。除铁海联运外,依托与东南亚国家的公路干线、铁路干线形成了跨境公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多种物流组织形式,为重庆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投资、旅游等合作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支撑。

(三)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经贸合作空间升级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提出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等领域作为优先发展目标,这与当前西部省份共同参与加快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高度契合。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水平差异巨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基础设施较为发达,而其他国家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老挝、柬埔寨铁路匮乏,交通状况亟須改善,越南、老挝电力能源供给不足,供给设施落后,部分国家通讯能力也亟须提升。重庆可充分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产能优势,与东盟国家积极主动地开展基础设施产业方面的合作,深化经贸合作层次。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双边贸易竞争突出,合作区域凸显不平衡

基于类似资源禀赋及工业化演进路径,重庆与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竞争性突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运输设备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均是双方出口第三方市场的主要商品,且出口地理方向均以美国、欧盟、东盟等国家或地区为主,双边贸易存在同质竞争现象,出口结构的类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边经贸合作空间的拓展。同时,重庆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中也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贸易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五国,2019年的占比接近东盟十国的90%,而与老挝、文莱几乎无贸易往来。

(二)通道运输瓶颈制约,通关便利化有待提升

“陆海贸易新通道”自正式运营以来,运行班列不断增加,辐射带动效应也不断扩大。但其庞大性、系统性、复杂性也逐渐凸显出诸多的困境与不足。一是沿线基础设施薄弱,国内段南昆、南防、钦北等西南铁路由于修建年限较早,运能不足,不能满足通道运行后迅速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主要出海港口钦州港航线较少、物流成本偏高,有效产业支撑不足,导致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国外段东南亚国家铁路轨道普遍采用窄轨,出境货物需要在边境卸车或通过变轨来实现,无形中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成本。二是沿线统筹协调困难,省际合作不畅,各国海关制度不一,便利化水平亟待提升。

(三)周边省份竞争激烈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全国各省市或地区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沿海省份福建、广东、广西等更具地理优势,在经贸往来、产业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周边的四川、云南等省份也将东盟国家视为主要经贸拓展区域,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云南与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已完成中越国际通道建设,昆明南站已成为我国辐射东南亚国家最重要的国际陆路客运枢纽。同时,各省份在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中,也出现物流枢纽同质竞争、低价竞抢货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省份之间的激烈竞争给重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造成一定的压力。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的路径建议

(一)深挖贸易合作潜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重庆与东盟国家在贸易产品上同质性与互补性并存,应深挖双边贸易合作潜力,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双边贸易向更高水平发展。首先,政府应牵头构建重庆与东盟进出口商品交易信息数据库,及时提供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重点市场,以及东盟国家市场供求信息,以帮助进出口企业快速获取市场交易机会。其次,基于重庆与东盟各自优势特色产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贸易合作空间。一是积极拓展重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摩托车、化工医药、手机等优势产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扩大对老挝、柬埔寨、缅甸国家纺织品、服装、制鞋等居民日用消费品的出口;二是积极增加从东盟国家进口当地大米、水果、海鲜、棕榈油、橡胶等特色产品及能源产品,扩大对柬埔寨、老挝等国的家居用材、林业、木业产品进口,拓宽重庆与东盟国家贸易市场覆盖范围。再次,积极搭建重庆与东盟线上线下贸易营销平台。一方面,应积极支持重庆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实力较强的跨境电商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开展合作,支持其在东盟国家建立线下体验店融入当地的营销市场,扩大交易商品范围与规模,积极创新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共建海外仓储设施、物流配送网络等为双向跨境电商进出口产品提供高效的物流运输保障;另一方面,应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西洽会、智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全国性经贸合作平台,充分展示“重庆造”优势产品,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应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组织力量,邀请东盟国家企业参加本地举办的相关展览活动,设列东盟特色产品展览馆,增加对东盟国家优势产品的进口。

(二)拓宽产业合作领域,深化产业合作层次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特征,新加坡、文莱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为其重点发展产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电子产业、能源加工等制造业;缅甸、老挝、柬埔寨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求巨大,差异化的资源、产业分布为重庆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创造了机遇。首先,应充分发挥重庆产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的优势,推进与东盟国家的梯度合作。一是借助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加快与新加坡在商业服务、金融保险、交通物流等领域合作,大力吸引新加坡企业到重庆设立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机构;二是加强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在机电设备、纺织服装、化工等领域的产业内合作,鼓励本地优势制造企业“走出去”在当地投资建厂,完善区域产业链布局;三是加强与缅甸、老挝、柬埔寨在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化工、钢铁等领域合作,支持重庆优势建材企业在当地开展工程承包、进行技术输出等。其次,应积极借鉴沿海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经验,加快打造产业合作平臺和产业合作园区,借助平台、园区提供的优惠政策支持和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着力推进产业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

(三)多方协作,加快完善物流通道建设

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是经贸合作的基础和重要载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重庆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而当前陆海新通道的功能还待完善,其枢纽经济作用还未呈现显著成效,应加快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充分发挥其通道带物流、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的功能。首先,应加快通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沿线省份应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陆海新通道专项建设基金加快沿线公路、铁路及改造工程建设,扩大主要枢纽港口、集装箱港口的转运、装卸能力,提高通道的物流服务能力。同时,加快完善重庆—东盟公路物流基地建设,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基地,形成铁、公、水、空全面发力的物流体系,以满足重庆至东盟多样化运输组织方式的衔接需求。

其次,应加快提升通道的物流便利化水平。一是推进通道沿线海关协调合作。加强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的海关合作,合理配置货物资源,降低省际收费标准,并构建货物信息共享平台,支持“单一窗口”,简化省际间检验检疫流程,实现快速通关放行;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实施海关通关查验互任机制,着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国际多式联运运输服务规范。陆海新通道下相关运输部门应积极制定统一运输规则,明晰界定承运人、托运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保险、理赔等纠纷处理程序,以减少国际物流运输障碍,提高多式联运效率。三是加快创新物流单证服务。陆海新通道以内陆物流运输为起点,铁路货运单证区别于传统的海运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功能,相关运输部门应联合金融机构创新陆运单证功能,加快形成统一标准并推广应用,为进出口企业交易、融资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刘光辉.“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J].对外经贸实务,2019,(7):38-41.

[2]  刘家凯.广西与东盟产业合作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9,(1):109-124.

[3]  刘光辉.“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东盟贸易结构演进及发展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9,(6):128-131.

[4]  陈秀莲.“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模式新构的研究[J].国际贸易,2019,(7):79-87+96.

[5]  黄智铭,杨月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化中新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J].价格月刊,2020,(1):64-69.[责任编辑 文 远]

猜你喜欢

经贸合作东盟重庆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福建省与中西亚、非洲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思考
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龙江丝路带”视角的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研究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