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神往的“东方莫斯科”

2021-10-31拉斐尔

中国报道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伍连德哈尔滨产业园

拉斐尔 [巴西]

哈尔滨最初是由满族人的祖先女真人在1898年建立的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当时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建设中心,由此使哈尔滨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开始快速发展。

俄国人选哈尔滨作为对中东铁路进行行政管理的基地,很快哈尔滨就变成了一座拥有由知名俄国建筑师和欧洲城市规划师设计建造的建筑、公园和公共设施的现代化城市。

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外国移民,加之从中国其他地方的汉族人的涌入,催生了哈尔滨的发展,也将哈尔滨打造成一座拥有蓬勃生机文化生活的独特城市。20世纪初,总计来自33个国家的外国移民,推动了哈尔滨工商业和银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商人也借助哈尔滨的发展势头设立企业,并从中受益。

哈尔滨的国际化环境使这里的建筑物融合了中国和欧洲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也使得哈尔滨赢得了“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的美誉。

文化之城

中东铁路的建成使哈尔滨四通八达,国际化的环境催生了哈尔滨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在当地建筑上。走在中国第一条步行商业街---中央大街上,可以欣赏到哈尔滨独树一帜的建筑物群:75座欧式风格的建筑物和61座其他风格的历史建筑物,囊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

俄国东正教圣索菲亚天主教堂是一定要去看的。这座建筑杰作俨然已经演变成哈尔滨建筑发展的博物馆。通过对建筑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哈尔滨在保护历史和文化遗迹的同时,也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当代建筑方面,2015年开业的哈尔滨大剧院是一处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其拥有为数众多的供歌剧、音乐、芭蕾和戏剧演出的表演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哈尔滨认定为“音乐之城”:它不仅拥有建于1928年的中国的第一所音乐学校,而且还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央大街老街音乐节,等等。1908年成立的哈尔滨交响乐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

百年烹饪传统

发源于哈尔滨的锅包肉,是中国东北的一道经典名菜。这道菜是由猪里脊肉切成薄片,裹上马铃薯淀粉,大火热油炸两遍,炸至外皮酥脆,最后淋上薄薄一层酸甜口味的料汁。锅包肉是由郑兴文发明的,他当时是哈尔滨政府高官的私人厨师。郑兴文是郑树国的曾祖父,郑兴文开办了老厨家饭馆,到了郑树国这一辈,将老厨家重新开门迎客。因为锅包肉这道百年名菜,郑树国还是哈尔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行人和游客在百年历史的铁路桥上,这座铁路桥现已变成步行桥。

在哈尔滨饮食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是约瑟·开斯普,他1906年创办了马迭尔宾馆。矗立于中央大街上,马迭尔宾馆是一座路易十四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物,它漂亮的西餐厅里依然供应着传统的俄式菜肴。用传统配方制成的马迭尔冰棍,不仅在哈尔滨家喻户晓,马迭尔宾馆还在中国其他城市设立了马迭尔冰棍分店。

俄国对哈尔滨的影响深远,所以面包在當地很受欢迎。在哈尔滨的面包店里,你能买到一种叫“大列巴”的面包,这个名字来源于俄语单词“khleb”,译作“面包”。起初,“大列巴”是由一名俄国面包师引入哈尔滨的,至今,这种面包也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大列巴”的味道和中国其他地方的面包明显有别。

哈尔滨红肠是又一个有名的当地特产,和中国其他地方的香肠相比,哈尔滨红肠的味道更接近欧洲香肠的味道。哈尔滨红肠的制作传统起源于1909年,当时一名俄国商人创办了一家香肠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欧洲风味食物的需求。

哈尔滨有名的饮品非啤酒和格瓦斯莫属。格瓦斯起源于俄国,是由黑面包通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饮品。1900年波兰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创办了哈尔滨啤酒厂,也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乌卢布列夫斯基是一个有远见的啤酒酿造师,他带领地质学家在哈尔滨附近寻找水源,精心挑选啤酒花和农作物。经过不懈的研究和改良,他甚至邀请欧洲酿酒大师帮助他,最终乌卢布列夫斯基酿成了一款带有欧洲经典风味的啤酒。

以古鉴今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隔离,必须佩戴口罩,社交距离,核酸检测和疫苗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吗,今天抗击疫情采取的许多措施早在100年前的中国就率先采用了。

1910至1911年,暴发了中国东北流行性鼠疫,致使约6万人丧生。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医生率领抗击这场经由空气传播的鼠疫。伍连德是中国第一位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医学院学生,毕业后,他继续在欧洲深造,师从当时知名的流行病学家。1907年,伍连德回到中国,一住就是30年,之后迫于日本侵略者的迫害,他迁往海外。

得知一种致死率近100%的莫名疾病正在中国东北蔓延,伍连德医生来到哈尔滨调查。他提出一系列措施应对疫情,阻断疫情传播:例如对旅客采取隔离,使用口罩,这种由布制成的口罩是伍连德发明的,因此也称为“伍氏口罩”,它是如今N95口罩的前身。除了佩戴口罩,在东北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也是第一批穿上防护服的,这种防护服是今天处理危险物料防护服的前身。

伍连德医生采取的成功措施为后辈医生制定了一种如何抗击传染病的标准,类似的措施方法沿用至今,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上。伍连德铜像树立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内,以纪念他在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医学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创新之城

伴随国际环境下的历史发展,哈尔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并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的工业快速发展,产业门类涵盖冶金、电子、食品、航空和化学。近期,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区的批准成立标志着哈尔滨新区在改革创新当地商业环境上的一个新起点。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由深圳和哈尔滨共同出资,基于“政府指导,市场化运行,企业作为主体,合作共赢”为原则,深哈产业园聚焦于落实由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振兴东北地区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协同粤港澳大湾区,深哈产业园是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的共享平台。

走访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家第一批入驻深哈产业园的企业,你就能明白这种合作模式是如何运作的:海邻科有4个研究中心,位于哈尔滨的研究中心聚焦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深圳的研究中心集中在硬件上;西安的研究中心聚焦在产业技术应用;而杭州的研究中心着力在大数据和商业创新。4个研究中心都与大学和其他机构合作,在利用各区域自身条件和商业环境的基础上,为区域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街头艺术家在中央大街上展示他们的才艺作品。

采用深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深哈产业园开发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在不同领域运用着创新和智能制造。深哈产业园落成后,將吸引不少于1000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和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同时,产业园还将创造至少1万个工作岗位;从深圳借鉴不少于30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令人神往的城市

位列“全球游客最向往的十大中国城市”,哈尔滨每年有超过320天的优良空气质量,将经济发展与环保结合,哈尔滨正在振兴它的产业基地。

哈尔滨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它独特的历史、饮食和文化环境。它拥有众多的公园、景区,著名的冰雪雕塑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

通过保护和修缮历史遗迹,更新基础设施,哈尔滨为本地人和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休闲体验。2015年,一座横跨松花江的铁路桥落成。该铁路桥有4条轨道,面向高铁设计制造。在这座新铁路桥旁边,是一座由当时俄国人修建的百年大桥,这座老桥现在供行人和游客使用。

在哈尔滨,你可以参观博物馆、逛公园、听音乐,在松花江的游船上欣赏日落,去购物等等。哈尔滨的丰富,各种游客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如果你来哈尔滨经商,这座城市依然能提供大把的商业机会给你。

猜你喜欢

伍连德哈尔滨产业园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重温英雄壮举 致敬抗疫先驱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百年前的“钟南山”
MASKED WARRIOR
弘扬伍连德精神 传承哈医大文化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