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抗击非洲猪瘟小猪场的调研报告

2021-10-29平李军张春玉李成超李雪萍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发酵饲料猪群猪舍

平李军,张春玉,李成超,李雪萍

(鹤壁市浚县畜牧局,河南 鹤壁 456250)

自从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广大科技人员、养猪人都在寻找防控非瘟的良方,从农业农村部出台的措施,层层防控,步步为营筑牢阻断非瘟疫情的传播篱笆。从生猪复养到拔牙都体现了广大人员的智慧和经验,但是防控形势依然很严重,特别是2020年冬季以来一些扛过2018年2019年非瘟大关的猪场也有发生。但在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河南鹤壁浚县某猪场(存栏约1 000头),不需要化药消毒等措施,至今依然安全生产。

为了成功分享抗击非瘟的经验,浚县畜牧局科技人员通过实地调研、考察询访,进行了勘查、采集数据实验室检测分析。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笔者撰写了本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主要仪器:酸度仪、温度计、核酸提取仪、荧光PCR仪、二级生物安全柜;

1.1.2 试剂: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北京明日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试剂批号20201140,试剂效期2021.11)及各种耗材

1.2 调研方案与调查内容

1.2.1 场地情况:地形地势、水源水质、土壤特性、周边环境等。

1.2.2 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温度、湿度、密度、空气质量、光照条件、水源情况、噪音情况、卫生评估八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1.2.3 猪场日常管理:猪场日常的饲喂模式,包括发酵过程和饲喂方法等;

1.2.4 阶段性保健用药情况记录,了解用药的主要目的和疗效。

1.2.5 猪只免疫情况。

1.2.6 环境改良情况(如采用喷洒液态益生菌方式,记录喷洒频率和采用什么益生菌进行喷洒)。

1.2.7 近三年猪死亡情况。(见下页表)

表 该猪场2018至2021年(2021年前3个月数据)各月猪死亡数量 (单位:头)

1.3 采样测定项目

检测猪场内外环境中、血液(血清)非瘟病毒核酸检测、发酵料和水样非瘟病毒核酸检测是否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发酵后的发酵料的pH情况。

1.3.1 采样方法:无菌棉签对猪场周围环境100m、50m、20m、10m、大门口、墙壁、舍内地面、舍外地面擦拭取样。

1.3.2 测定指标:环境中非洲猪瘟核酸检测

1.3.3 测定目的:检测猪场内外环境中是否含有非洲猪瘟病毒

1.4 血液(血清)非瘟病毒核酸检测

1.4.1 采样方法:母猪10头、20头保育猪的血液(血清)

1.4.2 测定指标: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检测。

1.4.3 测定目的:测定是否有非洲猪瘟病毒,排除非洲猪瘟感染可能。

1.5 发酵料和水样

1.5.1 采样方法:未发酵前的原料取样,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取样,水样各取一份

1.5.2 测定指标:测定发酵料的感官评估、pH

1.5.3 测定目的:发酵后的发酵料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场地位置与环境

该猪场位于鹤壁市浚县屯子镇桥村南,经度114.420573,纬度35.808390,海拔94.4m,处于火龙岗中段,属于丘陵地带,北温带半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春旱风大回暖快,夏雨集中天气热,秋高气爽气象新,冬季严寒少雨雪,气候宜人;黄色黏土,土层较薄,土中有裂浆岩石子,土地肥力差。水源为深度150m地下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距离村庄200m,周边为耕地。经流行病学调查区域内无野猪,村周边有小型猪场,不存在钝缘软蜱。

2.2 猪场环境监测

光照为自然光照时间+灯光补光,春季13~14h:空气质量一般,白天开门窗通风后较好,晚上闭窗后较差;卫生状况感官一般。该场和普通猪舍环境区别不大。共有猪舍6栋其中母猪舍(带保育舍)2栋,育肥舍4栋。

2.3 猪场2018至2021(前3个月数据)猪死亡数量

表内看出死亡在正常范围,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2.4 猪的饲喂管理

每天向饲槽内投放饲料2次,分别为早上8点、下午5点,由于是液态饲料,饲槽内经常有料,在喂完猪后约早上9点、下午6点投料发酵,发酵时间8~14h,pH值3.8-5.8之间。猪喜欢吃的饲料pH值为5.0-5.8左右,过酸的饲料pH4.5-3.8不喜欢吃。饲喂方式搅拌均匀后用泵抽取直接饲喂。发酵窨井内剩余部分发酵料(如蒸馒头留下的老面酵一样)用作下次发酵的菌种。

2.5 免疫情况

按照程序免疫猪瘟、口蹄疫、蓝耳、伪狂犬等。免疫前投放老陈自拟的增强免疫力的补气活血、利胃健脾助消化的中药,经200目筛网粉碎的方剂粉末连同饲料一块投到发酵窨井内发酵。

2.6 阶段性保健用药情况

在母猪料、小猪料内投放老陈自拟的增强免疫力的补气活血、利胃健脾助消化的中药,经200目筛网粉碎的方剂粉末,连同饲料一块投到发酵窨井内发酵。育肥阶段的猪基本不用药物,药房内没有化药,不做所谓的三针保健。每窝仔猪哺乳阶段大约死亡2-3头(和母猪舍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有关,死猪多为弱仔),仔猪在3天内断尾、剪牙。母猪乳房发育好,奶水充足,小猪生长良好,除了死亡的弱仔猪外,大部分生长较好,可能是分群时大小没有分开的原因,猪群整齐度稍差。度过保育期后,基本上不死猪,死猪大部分是保育期几十千克的猪,50kg以上死亡的基本上是打架死亡的。虽然在不通风的情况下,母猪舍基本上无氨气味道和臭味,育肥猪舍内大猪150kg以上有近百头,快要出栏,育肥猪舍内氨气,臭味也有但都不大,但是呼吸道道疾病很轻几乎上无有,可能和密度有关吧。育肥猪没有腹泻病、便秘性疾病。粪便软性条状,尿液清亮微黄。

2.7 对其猪场不同阶段的猪抽血采样30份

对猪场周围100m、50m、20m、10m大门口及其场内环境、饮用水、猪舍地面及墙壁1m以下、料房地面及墙壁1m以下、饲料和走道等部位采样,检测结果如下:

经过检测所有血清样品(图1)及环境样品和水样品(图2)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所以老陈猪场没有感染非瘟疫病。

图1 该猪场30份血清样品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报告

图2 该猪场85份环境拭子样品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报告

3 讨论

目前该猪场成功抗击非洲猪瘟的效果,经分析笔者认为:

3.1 液体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

3.1.1 有效保持了黏膜系统的完整性,保全了黏膜的防御系统和免疫系统

有益菌发酵消除了饲料的霉菌毒素,保护了胃肠道黏膜,呼吸道黏膜、眼结膜等猪的黏膜,相对提升了猪的免疫力,减少了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并有效解决了猪群便秘问题,减少毒素蓄积。

3.1.2 改善了猪的消化系统,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强了猪的体质

饲料发酵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饲料发酵有人称之为体外消化,可视为常规饲料的预消化,就像牛羊的前三个胃室。饲料在生物发酵过程中,益生菌代谢产生各种酶、维生素、有机酸和可被直接吸收的活性小分子等产物,同时有很多不易被猪消化吸收的大分子支链淀粉和蛋白被有益菌分解为易被猪胃肠吸收的小分子营养成分。胃肠黏膜得以保护,增加了胃肠吸收面积。增加了胃肠道的有益菌群数量,占据了胃肠道内的广大位置或说是占位效应,对营养物质吸收率、利用率得以极大地提高,有效营养得以充分地应用,提高了哺乳母猪的食欲、奶水数量和质量、促进各阶段猪只的生长。

3.1.3 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长期使用酸性液体发酵饲料,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了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含量,保护了呼吸道黏膜,眼结膜等黏膜,筑牢了免疫系统。

圈舍长期使用酸性液体发酵饲料,以保持圈舍环境相对干爽,或者环境定期喷洒益生菌发酵的有机酸,培植环境益生菌优势菌群。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很多养猪人冬季只重视保温,猪舍的空气质量很差或氨气浓度高,导致猪群出现呼吸道病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只处于亚健康状态,抗病能力差,生长缓慢或死亡等问题。

生物发酵饲料的使用,猪群对饲料的转化利用率更高,营养物质得以充分利用,更节省饲料,同时减少了氨、氮、硫等物的排放。避免了养猪生产中,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硫化氢和氨气等代谢物有害气体的排放超标,对猪群呼吸道黏膜的破坏。生物发酵饲料使营养物质充分被吸收利用,营养物质随粪便排放到环境的量减少,尤其是含硫和含氮物质成分最高的蛋白质的排放减少,避免被环境里的菌体诸如大肠杆菌再次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和氨气等有害气体,减少猪场或猪舍环境中氨臭味对猪群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的刺激与损伤,降低了病原经损伤的黏膜入侵机体的机会,缓解了有害气体的压力。

3.2 不用化药消毒培养了猪舍内外的有益菌群,建立了大环境小环境的有益菌群屏障

由于饲喂了液体发酵饲料,猪体内外布满了有益菌,再加上猪只的活动,长期不清粪,有利于有益菌群的生长建立,所以整个环境内形成了长满有益菌的大环境,就像整个养猪场都在有益菌群的大包围之中,形成了一个大的有益菌群的厚厚的铠甲,所以有害病毒细菌隔绝在场外。

3.3 让猪恢复生物本能,怀孕母猪自然分娩,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母猪的生产性能,延长了母猪的使用年限,减少母猪的淘汰率

液体饲料的饲喂,猪场坚持自繁自养,母猪全部采取无病原的精液人工授精,猪场怀孕母猪自然分娩,尊重了猪的天性和固有的繁殖生产习性。母猪产程1.5~2h,没有难产,不用接生和助产,避免了母猪分娩过程中的过度紧张与应激,避免了人工助产对母猪生殖道黏膜的损伤,避免了产后炎症。而现在很多猪场片面追求初生胎重,营养过剩,导致胎儿过大,怀孕母猪产程长,难产,多实施人工助产,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无乳或少乳症严重,母猪有效使用年限缩短,仔猪细菌性腹泻顽固,能繁母猪淘汰率高。通过长期实践生物发酵饲料避免或减少了怀孕母猪难产,自然分娩,减少应激。

3.4 液体发酵饲料营养丰富

用面饼或次粉替代玉米,因面饼下脚料为厂家生产包裹烤鸭的面饼富含植物油脂属于高能量高蛋白饲料,次粉为小麦面粉富含多种优质氨基酸,又没有玉米的变质形成霉菌毒素,经过发酵形成了各种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借用酒店大厨的术语发酵好的液体饲料称之为富含营养的“高汤”一点也不过分,所以营养充足,能够很好地吸收利用,也不存在过去农村养猪稀汤灌大肚影响猪的体型的现象。母猪奶水无毒素,哺乳仔猪生长良好,育肥猪长得也快。从母猪到小猪,再到育肥猪身体健康,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所以为抵抗疫病形成了坚固的疫病防御系统。

3.5 避免或减少注射应激

由于液体饲料的饲喂,除了必需的疫病预防外,及时使用中药防治季节性疾病,做到了少打针少用药,根据自己的猪场制定免疫计划,摒弃不必要的、有争议的、不稳定的疫苗注射和抗生素注射,减少对猪的应激和对皮肤天然屏障的损伤。

3.6 猪舍形成了干净舒适的环境

该猪舍环境和空气相对干净舒适,有利于防控猪群疾病感染,包括非洲猪瘟。由于长期用液体发酵饲料喂猪,不清粪,不用化学消毒剂,猪舍内外环境布满了益生菌,形成了适宜益生菌空间的大环境,猪感到舒适,心情愉悦,利于生长;可以一定程度抑制猪舍的病原菌滋生,使环境保持很低的病原载量,避免猪群原发感染致使更严重的黏膜损伤,可以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等其他传染性病原继发感染的机会。

3.7 对该猪场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几点建议

3.7.1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对猪场的参观

有关部门按照防控措施于2019年6月专门下发了通知,告知全县大中小型养猪场,为应对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的压力,减少人流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影响,保证浚县不出现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对浚县境内的种猪场、规模养猪场以及两个生态养猪示范场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相关企业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生物安全管理,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对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不力的养猪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请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配合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保证我县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3.7.2 进一步改善猪舍环境

母猪舍(含保育舍)增加精量通风、控温控湿设备,防暑、防寒保温设备,昼夜温度保持一致,维持在25℃以上,仔猪保温箱铺设保温板,保证仔猪温度适宜,提高成活率。

3.7.3 增加发酵窨井数量

保证发酵时间发酵效果,pH相对稳定,长期保证每批的pH在一个稳定范围,相信防病抗病能力会更好。

3.7.4 猪舍进行改造

如果猪舍改造成低床碳钢网,增加通风、温湿度的精确控制设备,再加上液体发酵饲喂,更有利于大环境有益菌群的生长,起到更好地防治非洲猪瘟等疫病的效果。

总之,目前非洲猪瘟强毒、弱毒和变异毒株共存的大环境背景下,防控非洲猪瘟,在控制好非洲猪瘟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生物安全管控措施的同时,养猪人也应重视通过保护猪群黏膜完整性来预防非洲猪瘟,提升猪群免疫抗病力,提高猪群的健康度,发挥猪群免疫力在防非中的“主动性”,虽然该猪场饲喂液体发酵饲料初衷是节约成本,无形之中达到了成功抗击非洲猪瘟的效果,追本溯源这也和国家制定的防范规范高度契合,相对来说成本更低操作相对也较简单容易,该方法适合普遍存在的饲养场。

猜你喜欢

发酵饲料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三种因素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能量收支、生长、酶活性及其养殖水质的影响*
生物发酵饲料,禁抗大旗下的“爆点”已经来临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