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自我表露干预对青少年骨肉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效果

2021-10-29韦荣泉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亲子条目书写

韦荣泉 邵 笑 廖 丹 杨 锦 陈 英

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广西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广西南宁 530021

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好发的原发恶性肿瘤[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关注青少年肿瘤患者身心健康和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已成为临床重要的课题。创伤后成长[2](post-traumatic growth,PTG)是指暴露于压力事件后个体认知与行为积极的应对和改变。自我表露是指个人通过言语交流或书写形式表达对创伤性事件及其影响产生的感受和想法[3]。研究证明,自我表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并促进个人成长[4]。家长作为青少年骨肉瘤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和支持者,是其倾诉和表露的主要对象。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亲子自我表露对青少年骨肉瘤患者PTG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促进PTG 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软组织外科住院收治的60 例青少年骨肉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为骨肉瘤;②年龄12~24 岁,完成新辅助化疗≥4 个周期;③具备书写和沟通能力,知情同意自愿参加;④家长为其主要照顾者和陪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或严重并发症;②因故无法完成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行骨肉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亲子自我表露(言语表露和书写表露)为主的干预,具体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查阅国内外文献,共同制订评价指标,完善干预措施,确定干预方案。

1.2.2 干预阶段

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自我表露技巧的培训,分4 个阶段共12 周进行,每个阶段围绕一个主题:情感表达、认知评价、创伤后成长发现、展望未来。

1.2.2.1 住院期间:每个化疗周期(约每3 周)1 次,化疗前1 天的16∶00~17∶00 进行,时间30~60 min。研究者根据访谈提纲引导患者进行言语自我表露,鼓励患者表露,家长反应性倾听,记录亲子双方在言语表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言语表露结束后,研究者根据制订的主题指导患者进行书写表露,表露结束后收回笔记并针对书写表露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阶段目标及内容见表1。

表1 亲子表露干预各阶段目标及内容

1.2.2.2 化疗间歇期:研究者通过电话或微信提醒家长进行亲子表露,每周至少1 次,每次20~30 min。鼓励患者言语表露对PTG 的积极看法,家长耐心倾听;书写表露让患者记录当下内心的主要想法和感受,重点记录对疾病积极正面的想法,于下次回院化疗时交回。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例如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等)和家长的一般情况(与患者关系、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等)。

1.3.2 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

采用中文版PTGI,由汪际等[5]修订。PTGI 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包含5 个维度20 个条目:与他人关系(条目2、5、11、13、15、19),个人力量(条目10、12、18),新的可能性(条目9、14、16、17),自我转变(条目1、3、4、7),人生感悟(条目6、8、20)。采用Likert 6 级评分,依次记分为0~5 分,总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PTG 水平越高。PTGI 量表Cronbach’s α=0.874,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

1.3.3 依从性评价

以12 周内书面表露完成的次数(共12 次)为标准,高依从即书写表露次数>10 次,中度依从为8~10 次,低依从为4~7 次[6]。

1.4 资料收集

在干预前、干预12 周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告知填写的注意事项并现场回收问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两组依从性情况

住院期间试验组全部完成了4 次亲子自我表露干预;93.3%的患者在化疗间歇期每周都能完成1 次书写表露,其中高依从性共有16 例(占53.3%);中度依从性共有12 例(占40.0%);低依从性有2 例(占6.7%)。

2.3 两组干预前后PTGI 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PTGI 总分与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亲子自我表露干预后,试验组PTGI 总分与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PTGI 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PTGI 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TGI 得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TGI 得分比较(分,)

注:t1、P1 值表示两组治疗前比较;t2、P2 值表示两组治疗后比较。PTGI:创伤后成长量表

3 讨论

3.1 亲子自我表露干预在临床运用的可行性

本研究显示,亲子自我表露干预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发现,言语表露有助于抒发情绪和缓解心理困扰,帮助患者改变认知、增加亲密关系等[7]。书写表露是以书写的形式将语言情感化,帮助披露患者内心深处压抑的情感、缓解心理压力[8-9]。家长不仅是青少年骨肉瘤患者最主要的照顾和陪护者,而且也是他们倾诉和表露的主要对象,在PTG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0]。研究证实,家人和朋友没有以支持的方式做出有效的回应,是影响癌症患者情感表露的最常见外部原因[11],而亲密关系是自我表露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12]。因此,本研究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自我表露干预,从患者的角度探寻并引导其表达个人的情绪和想法,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帮助患者舒敞心扉,正确认识自身情绪,积极改善认知和应对策略,促进了PTG,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参与治疗的依从性[13-14]。

3.2 亲子自我表露干预能有效促进PTG

本研究结果显示,亲子自我表露干预后,试验组PTGI 总分较干预前提高(P <0.05),提示该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PTG 水平。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15],研究发现,41.13%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存在PTG[16],挖掘青少年正性心理与潜能[17],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并有助于提升PTG水平。

本研究通过亲子自我表露干预提高了青少年骨肉瘤患者PTG 水平,与Langer 等[18]结果一致。研究证实,青少年PTG 与自我表露、认知评估、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19,20]。亲子自我表露有助于减轻青少年的心理困扰[21],维持与发展亲子关系[22];而书写表露通过意义重构进一步促进了PTG 的发生[23-24]。本研究通过干预引导患者表露对癌症积极的看法,探寻生命意义与个人成长[25],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该干预措施操作方便,易于实施,增强了患者表露的主动性,能有效促进PTG。

本研究对青少年骨肉瘤患者运用亲子自我表露干预,有效提高了PTG 的水平,为进一步开展PTG 支持应对策略提供了参考。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挖掘各年龄成长阶段PTG 的影响因素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促进PTG,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亲子条目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书写春天的“草”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