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10-24吕华许晓璇谢敏珆曾悦

智慧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切口

吕华,许晓璇,谢敏珆,曾悦

(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福田)手术室,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胃肠道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胃肠道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阑尾炎、结直肠癌、胃癌及肠梗阻等胃肠疾病治疗方式,疗效较好,但手术对机体均会引起不同程度上的创伤,术后感染极易发生,影响到患者机体组织循环及代谢等正常功能,甚至发生组织损伤性病变,若未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将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身心负担[1]。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种围绕手术室展开的护理服务,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完成,并尽快预防术后并发症[2]。为此,本次研究对胃肠道手术患者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展开相应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收治的100 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临床相关检查符合胃肠道手术治疗指征,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疾病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 例,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8~75 岁,平均(47.24±1.65)岁;其中阑尾炎20 例、肠梗阻2 例、结直肠癌16 例、胃癌13 例。对照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7~75 岁,平均(47.67±1.82)岁;其中阑尾炎19 例、肠梗阻2 例、结直肠癌18 例、胃癌11 例。两组患者对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做好术前检查,胃肠道准备,手术相关器械消毒,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等。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①术前:手术室护士术前需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并为其讲解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术前禁食原则,并进行全面检查;同时护士需确保掌握手术操作与相关注意事项,准备好手术需要用到的器械及药品,并严格消毒手术室环境,对有特殊感染者及手术台均使用含氯消毒剂全面消毒,并做好对手术医师止血无菌操作的监督;同时在进入患者手术室前给予心理疏导、支持及鼓励,缓解内心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所有参与手术人员需在术前做好消毒工作,穿戴好手术衣与手套等。②术中:手术操作前需严格消毒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消毒面积需>手上切口15cm,并将保护膜覆盖在切口区域,在切开腹腔后使用全层保护器避免感染,使用保护垫预防保护胃肠道切口,在缝合腹膜时使用碘伏与生理盐水先后冲洗1 次,同时手术需避免有头面部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参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全程由巡回护士监督,尤其是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情况,若在手术操作时有手套破裂现象发生,需及时更换手套与锐器;并注意切勿向手术操作者身后传递器械,若有此情况发生需不得再使用该器械;在手术室需要更换位置时,需要先各后退行背对背交换。同时加强手术室管理,在清洁非急诊创口时严格遵循清洁区、污染区先后顺序;对于连台手术需确保手术间隔时间>30min。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腹胀发生情况。②记录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③两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比较。于护理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样6mL,置于抗凝管中,后使用医用低速离心机离心10min,后获上血清,置于冰箱中贮存备用。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④两组护理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血样制备方式与凝血指标检测一致。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TL)。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腹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腹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腹胀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凝血指标APTT、PT、D-D、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4 两组护理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胃肠激素GAS、MT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护理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3 讨论

胃肠道手术在临床外科手术中是常见的一种腹部手术,由于胃肠道菌群较多,术后极易发生切口感染,使得患者产生切口疼痛、脓肿等现象,严重还会引起腹部器官衰竭,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降低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在胃肠道手术中做好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3-4]。

术后切口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切口造成感染所致,与手术室环境、器械消毒及相关人员等有关[5-6]。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切口感染及腹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与郭元元[7]等研究结果类似,由此可见,手术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防止细菌感染皮肤与胃肠道,减少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手术室护理通过全程确保手术室的无菌控制,并监督与辅助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操作,为患者提供术前心理干预,增强手术配合度,严格按照标准消毒清洁,做好手术室空气及物品消毒,从而减少手术危险因素[8]。同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更佳,由此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通过术前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给予心理疏导,加强手术室管理,遵循无菌操作等原则,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有效加快术后疾病恢复,避免不良情况发生[9-12]。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护理后观察组凝血指标APTT、PT、D-D、FI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胃肠激素GAS、MT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证实手术室护理干预可辅助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胃肠激素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性,加快术后恢复,因此在胃肠道手术的围术期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快速止血,降低激素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切口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