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瞬目反射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2021-10-24杨萍黄慜苻晓慧劳传梅

智慧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脑干符合率检查

杨萍,黄慜,苻晓慧,劳传梅

(东莞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110)

0 引言

后循环缺血(PCI)是指因后循环血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PCI 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约占20%,占比相对较高[1]。目前,PCI 的诊断及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及争议[2]。当前用于鉴别后循环缺血疾病所用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瞬目反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在其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准确性也比较高。但是单一的诊断方式在鉴别后循环缺血上,存在漏诊、误诊等情况,导致其诊断的准确性难以提升。因此,研究两种诊断方式联合鉴别,对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主要目的为探究BR+BAEP 检查联合诊断方式在检查PCI 方面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PCI 患者25 例(后循环缺血H 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0 例(健康K 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来自东莞东华医院,收治时间为2019 年4 月至2020年11 月,所有研究对象均行BR 检查、BAEP 检查,并收集所有研究者临床检查结果资料。后循环缺血H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男19 例,女6 例,患者年龄分布42~87 岁,平均(59.87±2.13)岁。健康K 组性别分布情况男21 例,女9 例,年龄分布42~87 岁,平均(59.86±2.1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中纳入患者均经过CT 检测,并与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②所有患者自愿入组,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排除标准:①脑部肿瘤、听力障碍等患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④存在严重认知障碍与精神障碍者;⑤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者;⑥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者。

1.2 方法

采用专业KEYPOINT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检测中确保仪器接地良好,具体检测操作根据检测方式不同,其操作也各不相同。

BAEP 检查:患者取平卧位轻闭双眼,记录电极置于颅顶,参考电极置于声音刺激同侧乳突,地线置于前额正中,采用短声(Click)刺激,刺激频率10Hz~11Hz,刺激强度105dB~110dB,对侧耳以白噪音40dB 掩蔽,滤波带通100Hz~2000Hz,平均叠加1000 次,每侧重复2 次,分析时间10ms。对患者I、Ⅲ、V 波波幅,峰潜伏期,I~Ⅲ、Ⅲ~V、I~V 波峰间潜伏期行记录。BAEP 检查结果符合以下任意一条为异常:①I、Ⅲ、V 波波形分化不良、缺失;②I、III、V 波峰潜伏期异常和或I~V、Ⅲ~V、I~ Ⅲ波峰间潜伏期大于();③Ⅲ~V/I~Ⅲ的峰间潜伏期在1以上;④V/I 波幅比在0.5 以下[3]。

BR 检查:患者取平卧位轻闭双眼,刺激电极置于眶上切迹,记录电极置于下眼轮匝肌,参考电极置于眼外眦。电流刺激使用方波脉冲,刺激强度10mA~15mA,刺激时间0.2ms,刺激频率1Hz,滤波带通20kHz~10kHz,10ms/D 扫描时间,测量测试者R1(早反射)、R2(晚反射)、R2´(对侧晚反射)的波幅和潜伏期,对双目眼眶分别刺激5 次左右,取均值。BR 检查结果符合以下任意一条为异常:①R1、R、R2´侧间差或潜伏期大于();②波幅患侧消失或低于健侧1/2[4-5]。

1.3 观察指标

对后循环缺血H 组和健康K 组的BR、BAEP 检查异常率行观察,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等情况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中产生数据需统计处理与分析,所用软件为SPSS 24.0。其中,计数资料患者异常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用n(%)表示,组间统计比对使用χ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异常率情况

后循环缺血H 组、健康K 组患者BR、BAEP及两种方式联合检查异常率情况如表1 所示,自表中数据可知三种不同诊断方式均有后循环缺血H 组>健康K 组,并瞬目+脑干听觉>脑干听觉>瞬目反射,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检查异常率情况[n(%)]

2.2 三种诊断方式循环缺血检查情况

三种诊断方式循环缺血检出情况,如下表2 与表3 所示,在诊断符合率与诊断灵敏度方面有BR+BAEP >BAEP >B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种诊断方式循环缺血检出情况

表3 三种诊断方式循环缺血诊断符合率、灵敏度[n(%)]

3 讨论

目前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大多数诊断方式均存在或多或少不足,为此症的科学准确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通过对BR、BAEP 检查等诊断方式进行研究,对于准确鉴别后循环缺血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将BR、BAEP 检查应用于后循环缺血症上,其二者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

BR 是一种脑干反射,主要是由三叉神经第一分支眶上支传入、两侧面神经传出,并同脑干组成了反射(反射弧),其中枢传递途径是:当刺激同侧眶上神经时,其冲动沿着三叉神经传入,到达脑桥内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在脑桥和延髓内经过一系列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冲动最终到达同侧和对侧面神经核,再沿两侧面神经传出[6]。其中R1 属于少突触反射,中枢位于脑桥,而R2 为多突触反射,广泛分布于延髓外侧和脑桥[7]。通过BR 检测,分析R1、R2 及R 2´是否存在潜伏期延长或波幅降低/消失,反应脑干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损害,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缺血梗死、血流灌注不足等情况。此种方式鉴别后循环缺血等疾病应用较为广泛,也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

BAEP 反映的是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由Ⅰ波、Ⅱ波、Ⅲ波、Ⅳ波和Ⅴ波构成,其中Ⅰ、Ⅲ、Ⅴ波最为重要。Ⅰ波反映听神经颅外段电活动,Ⅲ波反映脑桥上橄榄核的电活动,Ⅴ波反映下丘脑中的中央核团电活动。此外,Ⅰ、Ⅲ、Ⅴ波波形稳定,重复性好,不受患者意识和药物等因素影响,在临床上反映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上不同水平的功能状态。由于脑干由后循环供血,因此,BAEP 的检测能间接反映脑干缺血和脑干神经核团血流灌注改变,预测PCI 患者早期更多的亚临床改变[8-9]。

BR 结合BAEP 能从电生理角度早期反映脑干的缺血程度,从而提高后循环缺血诊断的阳性率[10]。本文研究以25 例此病患者与30 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主体,分别对BR、BAEP 检查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在诊断后循环缺血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循环缺血H 组三种诊断方式均有异常率>健康K 组,并BR+BAEP >BAEP >BR,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在诊断符合率与诊断灵敏度方面,明显高于单独采用一种方式诊断,组间数据统计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采用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充分利用两种诊断方式的各自优势,能够满足临床后循环缺血鉴别实际需求。在进行后循环缺血鉴别上,BR 检查可以对患者延髓一面神经传导、三叉神经一脑桥通路等情况进行反映,以便于医护人员掌握了解检测者脑干功能的具体情况。而BAEP 检测技术可以对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进行监测,以观察检测者脑部情况。BR 检查和BAEP 检查结合应用,可以利用前者去弥补后者在延髓缺血、脑桥缺血损害等诊断上存在的不足,规避可能出现的误诊与漏诊,全面提升诊断准确性。另外,两种手段在进行后循环缺血诊断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便于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患者实际情况,为后循环缺血科学鉴别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在诊断后循环缺血上可以使用BR+BAEP 的联合诊断方式,有效提升诊断符合率与灵敏度,更为准确鉴别后循环缺血疾病,有很高的应用与研究价值。本文研究中仅对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准确性进行探讨,在后循环缺血病情细致化分析上还不够到位,下次研究可从此入手,更为深入与细致分析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与鉴别。

猜你喜欢

脑干符合率检查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检查版
检查版三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婴幼儿耳聋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