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化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2021-10-24余彩红

智慧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脑外伤专科血流

余彩红

(鹤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鹤山 529700)

0 引言

外物对头部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被称为脑外伤,也称作颅脑创伤,这类损伤多数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其致死与致残率极高。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指的是下肢深静脉的血管中的静脉血液发生凝结的情况,其病因包括血液高凝、静脉的血流速度缓慢、静脉壁损伤,症状表现为患者的一侧肢体突然发生肿胀,走动时疼痛加剧,而且还会引起出血、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较大[1]。而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若在患者昏迷期间不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致患者死亡,因此为了提高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概率,并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而选择为其实行专科化护理。实践发现,专科化护理的效果非常好,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显著减少[2]。本文针对100 例脑外伤术后昏迷的患者,为其实施专科化护理,分析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鹤山市人民医院接受颅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治疗的100 例的患者,根据抽签法分组为专科组(n=50)和常规组(n=50)。专科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26~79 岁,平均(52.59±15.12)岁。常规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7~78 岁,平均(52.47±15.61)岁。对比两组样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取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与批准。

入组标准:①符合脑外伤术后昏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家属了解本研究的方法及目的,并自愿加入;③同期未开展其他临床试验;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患恶性肿瘤;②患其他重症疾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中途退出或无法全程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专科组实行专科化护理,如下:①病情评估和基础护理:由专科护士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于患者的专科护理方案,并为患者定时的进行四肢按摩、拍背、翻身等基本护理操作[3];②下肢静脉护理:上肢静脉为首选输液部位,如果患者如长期输液,则要避免对同一位置和静脉进行反复的穿刺,静脉留置针的时间需<3d;③心理护理:患者恢复意识后,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教育,提高他们的配合度,并消除患者紧张感,若患者有烦躁、易怒等不良的情绪状态,应及时运用科学的方式疏导;④踝泵运动:绕环运动:伸展下肢,中心点为踝关节,脚趾环绕运动,角度为360°,尽量使动作的幅度保持最大;屈伸运动:伸展下肢,慢慢的将脚尖勾起,脚尖朝向自身,到最大的程度之后保持10s的时间不动,然后脚尖慢慢的下压,到最大的程度后仍然保持10s,最后放松脚趾,此动作需反复练习,每天练习5~10 次,每小时的练习不可超过5min[4]。⑤饮食干预:对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要进行控制,患病期间需多饮水,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⑥其他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的2~3d 应该每天穿着弹力袜,踝部至大腿的弹力袜压力应逐渐降低。

1.3 实验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护理前后血流状况[5]。

(1)护理满意度可在患者苏醒后自行测评也可以由患者家属代为测评,通过自制调查表开展满意度调查,满分100 分,高于85 分则为特别满意、低于60分则为不满意,介于60 分和85 分之间则为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特别满意占比与一般满意占比之和。

(2)血流状态主要评估血流高峰值与平均流速。

(3)生活自理能力:应用本院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为患者开展测评,包含梳洗、进餐、活动、穿衣、如厕五项,满分37 分,得分低于3 分为可生活自理,得分处于3~18 分为部分自理,得分大于19 分为无法自理,总自理率为可生活自理与部分自理的占比总和。

1.4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19.0 中输入全部样本资料,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血流状态)检验方式为t,表示形式为();计数资料(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护理满意度)检验方式为χ2,表示形式为n,%。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分析的价值[6]。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和护理满意度

专科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专科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对比两组的血流状态

护理前,专科组和常规组的血流高峰值与平均流速数据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专科组血流高峰值与平均流速均好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血流状态比较()

2.3 对比常规组和专科组的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专科组的总自理率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专科组与常规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比[n(%)]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的领域中,脑外伤是非常多见的一种急症,若类型为重型,则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且此类型的存活患者,近乎所有人都会存在永久的残疾。脑外伤的病因以撞伤与跌坠伤多见,昏迷、丧失意识为主要表现。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患者的肢体功能会发生障碍,因为患者长期卧床,缺少肢体运动和肌肉收缩,这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流速度减慢[7]。而且此类患者在术后需对输液量进行限制,并使用某些脱水药物,会使得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升高,同时卧床、昏迷、尿床、呛咳等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以及肺炎,这会导致血管的内皮损伤状态加重[8]。上述几种因素都会导致患者下肢的静脉血流速度变慢,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并于下肢静脉处淤积,血栓也因此产生,同时这也是临床护理以及预防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专科化护理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干预方式,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和相关技能。专科化护理可以从病情评估、饮食干预、基础护理、下肢静脉护理、踝泵运动、心理护理等角度对脑外伤手术后昏迷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效果也非常好,同时患者也更满意这种护理方式[9]。

经研究可得:专科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0%,常规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6.00%,对比可知专科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更低(P<0.05),这与赵艳军[10]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实行专科化护理的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是1.43%(1/70),这说明专科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同时也说明本研究的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参考价值;专科组护理总满意度是94.00%,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是72.00%,对比可知专科组对其护理方式的认可度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血流高峰值与平均流速数据相仿,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护理后,专科组血流高峰值与平均流速均好于常规组(P<0.05)[11];专科组的总自理率(96.00%)更高(P<0.05)。

综上所述,为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实行专科化护理能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血小板计数以及血流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患者也更认可这种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脑外伤专科血流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