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对车祸患者急救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

2021-10-24林丽琼

智慧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生存率车祸

林丽琼

(博罗中医医院 院感科,广东 惠州 516000)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交通业、机械制造业发展非常快速,车祸发生的频率也逐年上升。车祸对人体的伤害较大,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安全,有数据调查结果表明,因为抢救不及时导致车祸创伤死亡的占比约为20%,比重较大,超过2/3 的患者死于事故发生的25min 之内[1]。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与院前急救效率有很大关系,所以在临床中,需要医院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2]。院前急救是危急重症患者进入医院之前的医疗救护,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前往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护、运送患者回医院等,开展有效地院前急救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3]。本试验主要分析院前急救对车祸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博罗中医医院在2019 年1~12 月收治的68车祸患者,根据急救开展的时间将其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为23~71 岁,平均(44.25±2.16)岁。创伤类型包括,颅脑创伤12 例、胸骨碎裂3 例、骨折4 例、颈动脉出血7 例、内脏破裂8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为21~72 岁,平均(44.32±2.13)岁。创伤类型包括,颅脑创伤11例、胸骨碎裂4 例、骨折5 例、颈动脉出血8 例、内脏破裂6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选择标准:患者的分组情况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试验,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存在异常;资料缺失;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救:医院在接收到求救信号之后,及时赶赴现场;到达现场之后,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好心肺复苏等急救;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将具体的信息传送到医院,根据信息,开展急救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补液,常规处理之后,迅速将患者运送到医院。

观察组为院前急救优化,优化内容主要为:①对急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等内容,对院前急救工作做出调整,制定出更详细合理的应急机制,车祸救护车所配备的救治工具以及药物要完整,分配专员,定期检查和补充。对医院周围的交通详细地掌握,熟知路线等,并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对信号指示灯进行调整,在接收到电话之后,立即出诊,出诊人员保持电话畅通,根据患者所在地点,合理选择路线,快速到达急救现场[4];②将患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对伤势进行检查,伤势较轻患者可以后救治,按照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急救,如果患者出现开放性伤口,要及时止血,做好伤口的包扎,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补充血液;呼吸困难患者要给予氧气支持,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呼吸骤停,要开展心肺复苏,并建立静脉通道;四肢骨折患者,要对患处包扎固定[5];③在运送患者时,要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患者要平卧,身下放置软垫,头部朝向车头方向,昏迷患者头部要偏向一侧,防止出现误吸,休克患者头部朝向车尾,在运送的过程中,做好生命体征检查,观察患者瞳孔、呼吸、脉搏的情况,做好紧急处理[6];④对伤者要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借助语言进行安慰,减轻心理上的压力,给予患者自信心,勇敢面对车祸,双手紧握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减轻恐惧感受。

1.3 评价标准

(1)在抢救的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标准为抢救有效和无效两种。抢救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生命指标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死亡。计算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有效率标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患者康复出院未伴有残疾情况;有效:治疗后患者仅伴有轻度残疾,可生活自理;无效: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2)在急救开展的过程中,记录拨打电话到救治时间、院内反应时间、现场处理时间、运送时间。

(3)对护士急救质量进行评估,相关指标包括急救理论知识评分、医疗设备准备评分、初诊速度评分、止血速度评分、用药安全评分、心肺复苏效果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及急救流程规范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 21.0 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χ2检验,()为计量资料,检验值t,检验水准α=0.05,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率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率及治疗效果生存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指标对比

观察组拨打电话到救治时间、院内反应时间、现场处理时间、运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对护士急救质量评估对比

观察组比对照组急救理论知识评分、医疗设备准备评分、初诊速度评分、止血速度评分、用药安全评分、心肺复苏效果评分、沟通能力评分及急救流程规范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士急救质量评估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对护士急救质量评估对比()

3 讨论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导致车祸等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车祸的发生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大型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7]。因此,在出现车祸之后,要及时开展急救工作,在救治的过程中,要提高对细节的重视。在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优化之后,实现了急救质量的提升[8]。使院方能够在接收到求救信号之后,及时做出反应,并对路线等进行规划,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在到达现场之后,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分析,开展救治处理。在救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住伤者的生命,并根据现场的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治工作,并在处理完成之后,及时将患者运送到医院开展救治。在运送的过程中,需要对路线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必要时,对医院周围的信号灯进行控制,实现运送效率的提升[9]。此外,在救治的过程中,还应对伤者进行心理上的指导,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配合程度。

院前急救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医院提高重视程度,制定出更完善的院前急救制度,科学地开展紧急救护,尽可能地缩短院前时间,做到争分夺秒。此外,医院也要提高对急救人员能力的重视,做好与之相关的培训工作,定期对医护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规范,从而实现急救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10-11]。院前急救培训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①加强护理人员的院前急救技术。院前五大急救术包括搬运、固定、包扎、止血及通气,这些急救方法虽然简单,但在救治现场由于情况复杂,很难实行准确护理,很多时候错误的安放及搬运位置,会增加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院前急救护理培训应要求护理人员在任何场合都可精准判断,及时抢救;②培养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和快速反应能力。急救车的初始速度就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速度。因此,需提前准备好急救设备,做好保养工作。在急救时可带上完整的设备于现场救治,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快速反应能力[12];③提升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院前急救培训的关键是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可对车祸现场的突发状况予以冷静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救治生存率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反应时间、救治时间、运送时间等短于对照组;护士急救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科学的院前急救对车祸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影响。医院要重视院前急救工作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生存率车祸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车祸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车祸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生命安全教育背景下学校武术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