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质量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

2021-10-23郭晓博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练员篮球球员

郭晓博,王 玮

1 前言

中国的耐克高中联赛、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通过2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好多优秀的球员已经在CBA中崭露头角。但在技战术、体能和意识方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虽然青少年学生的竞技能力相比于学生联赛创世之初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纵观世界篮球的发展进步依然相对滞后

中国青少年学生球员除了每日的球队日常训练之外,很少能够自己加练,中国青少年球员表现出的运球技术不够熟练,很多球员左手运球还运不好;身体对抗差,遇到强力对抗很容易出现技术动作变形。体能不足,全场40分钟净时间的比赛往往20分钟之后就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这也是中国男篮的通病。

科比布莱恩特在2020年1月27日一次直升飞机坠毁事故中遗憾去世,科比自我训练意识,在NBA球员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在进入NBA之前,科比常年坚持每天12小时的训练,即使在NBA赛程最密集的常规赛期间依然保持每天凌晨4点到5点起床训练。这在当前中国大学生球员中几乎没有听说那位中国青少年学生球员自我训练刻苦而成为励志对象的。通过笔者观察,包括科比在内,欧美大多数球员,都有自我进行身体技能训练的习惯,以美国大学生球员为例,一位在美国的大学训练师来中国某高校讲学时曾经说过,美国大学生NCAA一级联盟的球员在学期开学阶段每天训练6小时,寒暑假每天自己训练时间超过9个小时。单单依靠球队教练组织的每天的球队日常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球员往往自己加练或者聘请训练师进行训练。中国青少年学生球员在自我训练意识以及训练效率方面和篮球强国的大学生运动员相比差距很大,如何提高,亟待解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耐克高中联赛;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中的主力运动员、资深教练员参与运动员的自我训练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百度百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搜集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相关的信息,并对网上与研究对象的时事新闻、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当前研究对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方面的科研成果较少,其中国外文献2篇。国内文献3篇。因此本研究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2.2.2 录像观察法

观看耐克高中联赛,CUBA比赛录像,当前大学生运动员日常训练和自我训练的视频,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研究对比。

2.2.3 现场观摩法

对当前部分中国青少年学生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和自我训练进行现场观摩,并寻找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2.3 数理统计法

对得到的有关数据按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用EXCL2010和SPSS19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相关结论。

2.2.5 专家访谈法

对耐克高中联赛,CUBA联赛中的资深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各大体院学院的相关教授;外籍成功人士进行访谈,对其观点进行研究。

2.2.6 逻辑分析法

根据收集调查的资料统计数据,采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的意义

自我训练是运动员按照教练员的要求和意图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要求、自我检查的过程;是把教练员的要求、意图付诸实际行动的过程;也就是充分发挥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掌握和运用技术、战术的最佳状态。

3.2 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的作用

1.通过自我训练,篮球运动员可以自己在常规训练的同时查漏补缺。可以于自己在日常集体训练时技术、体能方面的无法涉及的短板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弥补短板方面的差距,比如运动员上肢力量不足、左手运球技术运动不好,就在自我训练中主练上肢力量和运球技术。

2.可以更好地练习自己的特长技术。通过自我训练,运动员的特长技术可以变得更好,在比赛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3.在赛事密集或运动队休假时保持好自己的运动状态。当篮球赛事过多或赛后球队休假调整时,球队的日常训练将无法进行,通过自我训练,可以极大地保持好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已能够在今后的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3.3 当前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的意识和效率的现状分析

3.3.1 部分青少年学生运动员自我训练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分析当前青少年学生运动员自我训练意识和效率的现状,本研究对河南省、广东省、山西、上海市等6个省市的15所高校中的18名教练员和150名运动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如表1所示,被调查的150名运动员中,有52名运动员有自我训练的习惯,其他运动员不参与自我训练主要是由于课业负担重、日常训练太累等等,其中日常训练太累占的比率稍大。如表2所示,52名有自我训练习惯的运动员,大多是以体能力量性训练为主,自我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的队中,训练方式大多以投篮为主。只有16名运动员自我训练较为系统、全面,并且有详细的自我训练计划(在问卷中,根据调查者要求夹带了训练计划)

表1 运动员是否愿意参与自我训练调查情况

表1 实验者体育素质分类结果

表2 52名有自我训练习惯运动员的训练方式

3.3.2 参与被调查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有无自我训练习惯竞技能力对比分析有无自我训练习惯竞技能力对比分析

如表3所示,通过对被调查的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耐克高中联赛,CUBA省内预选赛和全国赛区分区赛的成绩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先发次数、上场时间、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等方面。有自我训练习惯的运动员均好于无自我训练习惯的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其中上场时间和场均得分方面差异非常具有显著性。

表3 参与被调查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

如表4所示,18名教练员中,有8名教练员在运动队日常训练之余,对运动员自我训练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单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之余很多选择休息、学习。能够有恒心有毅力的坚持自我训练的运动员不是很多。

表4 部分CUBA教练员对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自我训练的态度

3.4 当前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意识和效率不足的原因

1.青少年学生球员自信心不足,很多中学生、大学生球员发现自己的身体天赋、竞技能力,不足以媲美国内职业运动员,即使通过刻苦的自我训练也难以减小其差距,便缺乏了自我训练,自我提高,自我向上的信心。

2.由于人种方面的差别,不少运动员认为黄种人在体能、身体素质方面,再怎么努力也难以与欧美强队队员相媲美,有研究表明,从人种、血糖含量、肌纤维类型等方面对比。白种人高大威猛、黑种人身体劲爆,更适合篮球运动。中国男篮在近十年奥运会,世锦赛中的战绩已经显而易见了,因此好多大学生球员在关注世界大赛、了解相关知识之后,也就缺乏了自我训练自我提高的动力。

3.中国的职业篮球体制限制了中国青少年学生球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CBA人才库尚未和学生篮球联赛完全接轨。好多CBA球队第一选择还是自己的青年队选拔出的队员。虽然每年的CBA选秀,吸引了好多大学生球员但真正在被选上并能有机会上场的球员却凤毛麟角。2019-2020CBA赛季只有状元王少杰有充足的出场机会。耐克高中联赛中也只有齐麟,较为突出,好多中学生、大学生球员感觉进入职业队、并获得一定上场机会的希望渺茫,也就失去了自己不断提高的动力。

4.传统的家庭观念体制限制了青少年学生球员自我进行训练与提高,中国家庭大多不是非常富裕,生活上又比较现实,很多家庭并不愿意让子女练习篮球,这项投资大、周期长、又难以见到汇报的体育运动。即使从小接受了篮球训练,一旦看到成才希望渺茫也就不再支持孩子练篮球了,因此好多中学生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受传统家庭观念影响,也就失去了自我训练、自我提高、不断发展的动力。

5.中国的学校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保障体制难以成就高水平的篮球人才。中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校期间,训练和各项费用均是自己承担,有部分名牌大学可以给队员免学费,提供一些小额的补助,大多数大学球员自己需要承担所有的费用,没有哪所大学能够经常性地提供专项奖学金或者完整保障体系保障学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在一次校园篮球研讨会中,来自美国NCAA的训练师介绍说,在美国NCAA球队中,有1/3的球员有全额奖学金;1/3的球员有半额奖学金。全额奖学金就是在大学上学期间学校承担训练和比赛产生的所有费用。NBA球星杜兰特在上大学期间,每年学校花在培养他的身上超过了10万美金。这几乎是中国几所CUBA高校一年的经费。有了经费保证、运动员可以更加科学、更加投入的进行自我训练。

6.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保障体系难以吸引高水平大、中学生运动员。当前中国男篮职业联赛中,外援的待遇非常高,但国内球员的待遇相比来说逊色很多。青少年学生球员在成为CBA边缘球员之后,一年所得还不如自己在“行业联赛”所赚的外快多。CBA联赛也没有球员退休金。NBA球员只要在NBA效力三年之后就可以拿到NBA的退休金,如巴特儿,每月可以拿900美金,虽然不多,但可以减缓生活压力,这一点在我国还难以实现,职业球员终身生活难以保障,也影响了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的主动性

3.5 提高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意识、效率和方法的策略分析

1.教练员和体育指导老师多向大、中学生球员传授自我训练,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人民始终能够不屈不挠地坚持斗争。不管是新中国的成立还是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绩,都是先人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救国。凡事都一样,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难以成就大业。

2.通过学习体育成功人士的精力,教育青少年学生自发地进行自我训练,姚明、易建联,包括田径运动员刘翔、游泳运动员孙杨,都是在集体训练之余通过科学的自我训练方法,获得了最终的成功。有研究现实,姚明胳臂相对较短、躯干较长,身体条件并不太适合篮球运动,刘翔在同一时期的队员里面,身体素质也不是最出众的。但通过科学的自我训练,最终都获得了雅典奥运会跨栏金牌。国外的NBA球员,如科比、詹姆斯,以及霍华德等球员,经常自费聘请高水平私人教练员进行训练指导,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令人瞠目结舌。

3.教练员通过生理学、人种学等方面教育,督促大学生运动员通过刻苦的训练,即使缺乏超群的运动天赋同样可以成功。黄种人虽然缺乏大刀阔斧的身体形态、劲爆的肌纤维类型和身体素质,但通过科学的日常训练、自我训练和饮食,提高完全可以缩小其差距。有研究显示,姚明的在NBA2007-2008赛季的血糖指数已经和优秀的黑人运动员相差无几。黄种人小、快、灵的技术风格,也是欧美球员所不具备的,同样是黄种人的林书豪在NBA出道时期正是通过自己科学的训练加上小、快、灵等特点的充分开发,让众多NBA球星吃尽了苦头。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篮落选赛中,中国女篮在不被外界看好的前提下,击败了强大的英国、西班牙和韩国女篮,特别是对阵里约奥运会亚军、世界排名第三的西班牙女篮,在面由高大威猛的白人和黑人组成的欧顶级球队,中国女篮在领先对手十五多分分钟的情况下,最后顶住对手反扑,并最终获得了胜利。从CCTV5视频直播中可以看出女篮队员身体强壮,对抗丝毫不逊色于欧洲球员、技术细腻纯熟,配合行云流水。这与平时大强度的科学的自我训练不无关系。

4.制定出适合大、中学球员自我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自我训练必须是科学的有计划的,不能是盲目的,无针对性的。青少年学生运动员相比职业运动员,由于文化基础相对深厚,能够快速高效的理解、学习、执行所要学习接受的文件。但由于学习任务也不轻,加上训练经费、保障等因素,超高强度下的运动恢复工作也难以跟上。因此制定出适合大学生自我训练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必须要针对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体能差、对抗不足,技术不过硬,特别是左手运用不好等特点有针对性性的制定。

5.教练员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运动员自我训练的督促、监督与指导。教练员可以根据情况,以身作则,加强大学生运动员自我训练的督促、监督与指导工作,避免球员由于惰性、兴趣不高或者其他因素分心而降低自我训练效率,训练中出现错误问题也可以及时纠正。避免自我训练时由于错误动作动力定型的加深影响竞技能力的发展。

6.根据自我训练内容定期进行测评和考核。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在自我训练之后,必须定期对训练项目进行测评和考核,一方面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训练与提高进度,另一方面,如果提高了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运动员自我训练成果的肯定,激发其继续刻苦努力自我训练。

4 结论

当前中国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量和强度严重不足,自我训练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的提高,也阻碍了大学生球员进入职业队乃至国家队的前进的步伐,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要通过思想教育;与国内外成功人士的对比;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来提升运动员自我训练的意识和效率。学校和国家层面也要通过有效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给大学生球员一个自我训练、自我提高的有利空间。

5 建议

1.在高中,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大力宣传篮球运动员自我训练的优势和必 要性。让自我训练成为运动员日常生活训练的一部分。

2.高校体育科研人员积极研究出适合青少年学生运动员自我训练、自我提高的训练项目、方法和手段。提高训练员的自我训练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运动员要建立吃苦耐劳的、艰苦奋斗的训练作风,为了能够更高的提高而去渴望去自我训练。

4.教练员也要为运动员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训练做足工作。

5.专业队和国家队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强调运动员自我训练和自我提高的益处和方法,为希望能够成为世界顶尖的青少年学生篮球运动员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教练员篮球球员
街头篮球文化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快乐篮球进山乡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