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下的策略构建

2021-10-22劳愉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32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成本控制融合

劳愉

摘要:供电企业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衡量可以用“产出/投入”关系评价,即在以货币为评价的基础上,应追求产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投入最小化。文章主要探讨供电企业在电力基建财务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实施策略。二者融合下的实施策略为:借助大数据分析提升专项预算的精准度、合理授权增大基建部门层级的资金支配权限、创新预算执行模式内化成本控制的红利、定向开展成本控制培训并辅助成本分解、加强与电力客户联系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策略;融合

在供电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今天,传统供电企业需增强财务管理能力,应以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导向,使自身在主营业务范围步入内涵式发展的轨道。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衡量可以用“产出/投入”关系在评价,即在以货币为评价的基础上,应追求产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投入最小化。随着供电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电力基建施工已外包给有资质的实施单位具体执行,所以作为建设方需在“财务部门—基建部门—施工单位”三者关系的逻辑路径中,探討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的策略。面临施工单位户外作业所带来的空间隔离状态,财务部门似乎难以对施工单位作业的资金使用效益做有效的跟踪评价,即使基于财务信息化平台能够动态监控资金往来信息,也不能充分了解作业资金投入与作业质量之间的匹配程度。因此,探究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下的预算资金使用问题,便成为了供电企业管理层、财务部门所需直面的议题。从而,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以电力基建施工为例,此时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资金预算安排的精准性不足

电力基建施工或许为改造区域电力系统而展开,或许为检修区域民用电线路而为之,或许为帮助企业扩容而进行。无论以何种目的来完成电力基建施工任务,供电企业都需根据具体事项完成资金预算安排。然而,受制于施工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资金预算安排的精准性面临着挑战:1. 主观因素主要反映在施工单位成员的工作绩效方面,如施工中的成材率若是显著下降,便会直接增大对预算资金的消耗;2. 客观因素主要反映在天气条件的变化方面,如雨季会使施工被迫中断,这将会影响供电企业整体预算资金的划拨与配置绩效。

(二)预算资金使用监管效能不高

目前,供电企业以二级账户管理来监督各部门的资金往来情况,并配合财务审计制度来督导各部门责任主体的经济行为。然而,电力基建施工所内在的专业性、空间隔离性,以及因客观因素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都将弱化财务部门对基建部门往来资金的监管效能,同时,在会计凭证合规的情况下,旨在以会计要件为对象的财务审计活动,也难以洞察出其中所存在的资金使用问题。由此,上文所提到的施工成材率问题乃至单位工效问题,都可能在资金监管效能式微小情形下被显著放大。

(三)作业质量评价存在职能壁垒

似乎作业质量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不存在关联,实则不然,作业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社会声誉,也涉及到供电企业履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效程度。由此,作业质量与预算资金使用效益间存在着联系。实践表明,供电企业财务部门只对全面预算管理负责,基建部门则对物理形态上的电力基建施工质量负责。这种受制于供电企业部门职能化管理下的工作壁垒,将弱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产出/投入”关系的关注度。甚至在现行的外包模式的作用下,施工单位中的员工更为关心施工进度,而忽略对施工质量的重视。

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建立融合机制的目的

二者所建立的融合机制,根源于破除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和所面临的挑战。围绕上文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挑战,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二者建立融合机制的目的。

(一)提升资金预算的精准度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之所以能够达此目的在于:1. 以价值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和以实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成本控制,实则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它们二者之间建立融合机制,能够为资金预算提供成本控制的经验数据。2. 相对财务管理而言,成本控制工作能够下沉到施工单位层面,所以这就能使消减资金预算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干扰。3. 以统计学和管理学方法为导向的成本控制手段,能够以权变思想降低施工中追加预算的风险。

(二)增强资金预算监管效能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为施工单位成员能够内化由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能,这就使资金预算由第三方监管(供电企业)转换为了施工单位自我监管。其中的逻辑为:单纯以岗位绩效考核来倒逼施工单位成员重视资金使用效益,会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难以被基建部门、财务部门所客观评价。随着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相融合,就在明确施工单位成员成本控制目标(资金使用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来使他们分享因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红利,这样就能激发出他们践行资金使用自我监管的意愿。

(三)完善作业质量管控机制

随着施工单位资金使用自我监管意愿的激发,这就能激励他们在施工中权变管控施工进度和工作质量。所谓“权变管控”是指,根据施工过程中内外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最终按照目标完成施工任务。那么,这与完善作业质量评价存在联系吗?当然存在联系,即施工单位若是被动的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将在资金预算约束下人为降低作业质量(以降低施工成本来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通过激发出施工单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权变管理施工进度),便能显著消减因客观因素所带来的施工困境,从而完善供电企业作业质量的管控机制。

三、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策略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策略构建如下。

猜你喜欢

供电企业成本控制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