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云景台项目施工监测方案研究

2021-10-22李明然张秋明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点位监测点基坑

李明然,张秋明

(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116;2.福建省港航管理局勘测中心福建省港航勘察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9)

0 前言

徐州云景台项目属于以居民普通住房为配套附属相关商业住房的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90070㎡,总建筑面积326841.44㎡,位于铜山区发展核心位置,自成黄金立体交通体系。项目主要包含13栋高层和小高层建筑,分布相对比较密集,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情况。项目周边紧邻楚河生态景区和正在施工的徐州轨道交通地铁3号线湘江路站和铜山新区站,周边还有无名山公园、铜山区政务大厅及多个居民生活小区。云景台项目的坐落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位置图

1 监测依据和等级

1.1 监测依据

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17);

②《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③《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

④《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16);

⑤《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⑥徐州市轨道交通及建设局相关管理办法,条例或者其他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规定。

已有的点位高程控制点有A1(3785630.157,515413.801,31.251)和A2(3785593.667,515418.281,31.324)

1.2 监测等级

见表1~表3所示。

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1

垂直沉降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

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表3

2 沉降监测

2.1 项目内部施工监测

项目内部施工主要分为基坑施工和地面以上部分施工,监测工作也围绕其两个方面来进行,分为基坑监测和建筑物主体施工监测。基坑工程自2018年10月开始开挖,到2019年11月填埋完毕,工期1年1个月。基坑监测的点位根据项目设计方(上海方大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的建筑物基坑设计图进行部署。项目基坑范围长210m、宽160m的长方形基坑,基坑最大深度6.9m。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每隔30m的距离安置一个沉降监测点位。其中基坑沉降监测点位布置图见图2所示。监测工作可以以A1或A2为起点,采用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对所有27个主体沉降监测点进行沉降监测工作。

图2 基坑监测点位图

其中监测点的点位采用电钻进行钻孔至地面以下1m深,然后插入一根0.95m左右的钢筋,并灌入水泥混凝土砂浆,待完全凝固后可以开始测量工作,如图3所示。点位以JK+序号的形式进行命名。

图3 基坑监测点位

自2019年11月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基坑进行回填工作,各建筑在各自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施工工作,这时需要对±0以上部分进行监测工作。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各建筑物平面设计图,对各个建筑进行监测工作。图4为各建筑的监测点位布置图,可以以A1或A2为起点,采用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对所有27个主体沉降监测点进行沉降监测工作。27个沉降观测点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埋设,如条件允许,可采用L型测量标志埋入建筑物主体结构,并用凝固剂固定,条件不允许可以将沉降读数标志贴在相关位置的建筑物表面,如图5所示。点位以ZT+序号的方式进行命名。

图4 主体沉降监测点位图

图5 主体沉降监测埋设

2.2 周边建筑物监测

2.2.1 周边道路监测

对项目周边40m范围内的道路进行沉降监测,每隔20m布设一组沉降监测点,点位埋设方法和上文中的基坑监测点埋设方法一致。由于属于市政道路,通过车辆较多,为避免不便,可以将监测点位布设在道路两边不受车辆碾压的地方。点位以DL+序号的方式进行命名。

2.2.2 地铁设施监测

项目距离新建的徐州轨道交通3号线浦江路车站施工工程不足100m,为了及时监测本项目施工对地铁施工的影响,需要对车站主体布设沉降监测点。点位以20m~40m的间隔对车站主体布设监测点,点位埋设的方法和上文中项目内部主体建筑物监测点埋设方法一致。点位以DT+序号的方式进行命名。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项目内部施工监测分析

3.1.1 基坑监测

基坑施工期限共13个月,自2018年10月开挖前开始进行点位的埋设。1周后待各点位稳定之后,测量得到13个点的高程初始值。整个观测期间,有7个点位因为施工的进行而产生破坏,后面又在原有位置附近恢复了5个监测点。监测点位基本上覆盖了基坑一圈,能够完整地反映基坑施工出现的各种非正常形变。

沉降呈现出了三个阶段性特点,我们以其中的JK09的点位高程时间序列来进行说明(见图6)。2018年10月到2019年2月沉降速率最大,这与10月~11月开展的基坑开挖施工工作是对应的,随着土体荷载的释放,基坑周边点位急剧变化。从2019年2月~7月属于缓慢沉降时期,施工中增加的荷载变化不大,导致沉降的速率也比较缓慢。自2019年7月~11月,沉降速率基本上不再变化。

图6 JK09沉降图

总体来说,基坑沉降基本符合规范要求,未出现比较大的安全问题。在开挖过程中,对基坑西南角采用爆破作业对周边支护结构造成了损坏,该位置的JK07点在局部时间内点位沉降速率过大,接近了触发报警的程序。为避免造成停工和其他安全隐患,监测小组及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发出预警。两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措施,避免了事态恶化。

另外,在2019年7月开始降雨量增加,基坑南侧监测点位沉降变化渐大,经向施工和监测单位反映,各部门讨论初步判定原因为南侧毗邻浦江路地铁站施工工程,排水管受施工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地下水位较高,及时增加4台大马力抽水机加强对场区的排水力度,效果明显。

3.1.2 建筑物沉降监测

2019年11月开始±0以上部分的施工,待建筑物结构工程施工到2楼以上时,埋设建筑物沉降点位,并且等到点位稳固之后采集初始值,并按照监测方案对各点进行监测工作。

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位均符合监测规范的要求,未出现问题。

3.2 周边建筑物监测

3.2.1 道路沉降监测

对周边道路布设了17组点位,每组含3个监测点位,构成一条垂直于建筑物基坑边的分布形式。

经过监测发现,大部分点位沉降量和沉降速率都不大。工程东侧埋设的6组道路沉降点位,沉降量相比其他位置点的沉降量要大,但是均在监测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该路段下方是轨道交通3号线无名山站到浦江路站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

3.2.2 地铁车站监测

经过监测发现,所布设的8个车站沉降监测点位,其沉降量和沉降速率都不大,符合监测规范的要求。

猜你喜欢

点位监测点基坑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浅谈相邻双基坑开挖相互影响性状分析
浅谈舞台灯光工程配电回路设计
大盘仍在强烈下跌趋势中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文本教学:寻找文本的语文意义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淮南市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