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改革背景下校内BIM工作室建设探析

2021-10-22许影杨泽平刘晓勤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竞赛校企工作

许影,杨泽平,刘晓勤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0 前言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4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证书入围。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被认为是建筑业发展的未来,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可以将各种信息集成到建筑模型中,帮助实现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作室(Studio)规模一般不大,是一处创意生产和工作的空间,形式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组织结构的雏形。工作室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学习、努力的集体。校内工作室主要是由教师牵头,招收学生作为成员,主要目的是为服务学校的主要职能——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以及人才培养等。在“1+X”证书制度下,校内BIM工作室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和职责。

1 BIM工作室定位及组织架构

1.1 BIM工作室定位

工作室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成立的,BIM工作室的共同理想和愿望是学习BIM技术、应用BIM技术、研究BIM技术或简言之BIM工作室成立的初心使命便是推动BIM技术的发展。结合“1+X”证书制度,校内BIM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就是推动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落地。

1.2 BIM工作室组织架构

每个组织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BIM工作室主要由教师牵头,学生为成员,可以采用线性组织结构,按工作内容或者职责划分。工作室由一个主要负责人教师牵头,可以组建一个BIM教师团队,不同的教师按工作室工作职责不同分别负责工作内容的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又由学生组成一个工作组,工作组的学生在相应分组责任教师和组长的带领下工作。BIM工作室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BIM工作室组织架构图

2 BIM工作室工作任务划分

2.1 秘书处

秘书处接收教师团队的指令,可以由1个会长和2个副会长共3名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工作室各项事务的管理、组织、宣传、推进、协调等,比如负责工作室学生的日常管理,组织“1+X”考证的学生报名、学习、考试,组织竞赛队伍参赛,宣传工作室和BIM技术、协助教师推进各组具体工作,以及工作室学生的招新、培育、考核等。

2.2 A组:“1+X”考证组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行,各院校都在努力推进落实此项政策。但是短期内存在许多现实困难,比如师资力量薄弱、配套软、硬件设备欠缺,学校制度保障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日常的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以及学生管理工作,已经让教师身心疲惫,再腾出手做“1+X”工作确实很难。这时候BIM工作室就可以利用起来,新形势下,BIM工作室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为“1+X”政策落地提供强有力支撑,服务于“1+X”考证。从“1+X”政策的宣传、组织学生报名考试、报名考生的BIM培训、后续证书的取得等全程参与,可以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比如每两个月一个循环组织学生考证。这个循环包括宣传“1+X”考证制度,组织学生报名考试、系统性组织已经报好名的学生学习、直至考试完毕等。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主要考核中级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于中级证书的4个方向,考虑到涉及专业知识和软件的具体情况等、可以考虑先从中级结构工程的方向先做起,后面再逐步推进中级建筑设备、中级工程管理等方向。

图2 A组工作逻辑图

图3 B组工作逻辑图

图4 C组工作逻辑图

2.3 B组:竞赛组

参加竞赛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逻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也可以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另外如果取得不错的竞赛成绩,还可以提升专业和学校知名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BIM工作室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参加竞赛,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目前关于BIM的竞赛非常多,竞赛组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可以按竞赛种类把竞赛组进行再次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每年负责2~3个竞赛,竞赛以大二学生为核心,适当带几个大一的学生,形成老带新的模式,如此循环。作者整理了目前BIM工作室竞赛主要涉及的BIM竞赛见下表所示。

2.4 C组:校企合作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办职业教育,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才能培养出适合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节能型人才。BIM工作室的构建必须以建设校内外BIM实训、实践中心为责任。校内结合教学需求构建BIM实训中心,校外结合企业性质和特点构建企业BIM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校内BIM实训中心,可以为学校教学服务,为工作室以外的学生提供BIM技术服务。建设企业BIM人才培育基地,需要校企双方合作,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BIM技术服务,同时企业BIM人才培育基地也可以作为学生校外实践的基地,达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互利共赢的目的。此外校企合作组还可以开展BIM技术培训,提供从报名学习到拿证的一条龙服务,为企业培育BIM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

3 BIM工作室人才建设

任何工作能否干得好前提是要有合适的人来干。工作室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人才的建设和培育,在于工作室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于工作室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3.1 教师

3.1.1 本校教师

本校教师是工作室的核心,BIM工作室应该以一位教师为核心,组建教师团队。工作室负责人,总揽工作室各项工作,不同工作组设置一名专职责任教师带队。在秘书处的组织协调下做相应责任范围的事。

BIM竞赛一览表

工作室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形成梯队,结合工作组的职责,划分清楚责任范围,同时也要多交流,教师之间可以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交流各组工作情况,相互交流BIM技术心得,也要多走出去,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师资培训等,学习好的经验。

3.1.2 企业导师

工作室引进企业导师,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校企合作工作组。无论是建设校内外BIM实训中心和人才中心,还是开展企业培训、服务地方都需要企业导师的参与。学校教师一般很少有企业经历,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对BIM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情况了解都是较为欠缺的,这时候企业导师就能很好弥补这方面缺陷。另外企业导师在学生竞赛上也能给到学生更为贴近工程实际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竞赛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3.2 学生

3.2.1 工作室学生的选拔

工作室的学生选拔可以在大一新生刚入校第一周开展,由秘书处会长和副会长牵头,准备好宣传材料,在新生晚自习期间到各个班级宣传。对于有意向的同学,先拉一个QQ群,后续再在入学后第一个周末,利用学校的BIM机房对这些有意向的同学做一些更具体的交流。比如BIM的概念、应用、未来的前景,以及BIM工作室的基本情况、职责、制度等,这样就可以确定一个大体的意向名单。

3.2.2 工作室学生的培育

大体的意向名单确定后,就可以制定一个月左右的BIM培训课程,前三次课由老师亲自上课,后面的课可以由工作室大二、大三的学生开展,利用周末或者晚上时间,让这些同学来学习BIM初级建模的知识。学习完成之后设定一个考核,过程中坚持不下来的或考核不合格的及时从工作室学生队伍中去除。这样就能确定其比较稳定的工作室新生名单。

新生名单确定后,再组织一个月左右的学习,这时候可以把三个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设计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情况都做一个系统的概述。比如可以讲一讲BIM中级考证的知识、可以讲一讲竞赛的基本情况、也可以讲一讲校企合作的内容等。同样学习完成之后设置考核机制,双向选择,一方面教师团队要看学生适合哪个工作组,另一方面也要看学生喜欢参加哪个工作组。

经过双向选择,确定各个工作组的名单之后就要按各自职责工作,学生们在教师团队、秘书处和各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工作,会长、副会长和组长要做好日常工作的管理,各组组长做好本组学生管理协调工作。教师团队给学生们提供平台,发掘他们自身的潜力,也可以将实战项目引进工作室,让学生们在实际的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和技能。

4 结束语

“1+X”改革背景下校内BIM工作室建设,先要明确工作室的定位,采用合理的组织结构,结合改革现状和职业教育所处的大背景设置教师团队、秘书处、“1+X”考证组、竞赛组、校企合作组。各组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工明确职责范围,创新工作方式,推进“1+X”改革的最终落地,提高学校BIM竞赛水平,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日常的工作室管理中,要完善工作室制度,严把工作室学生选拔关,制定科学的学生培育机制,让学生能在工作室的工作中找到归属感,释放自己的潜能。工作室的教师团队,更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与企业导师和工作室的学生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出适合“1+X”改革新形势的BIM工作室,小到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添砖加瓦,大到为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竞赛校企工作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不工作,爽飞了?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选工作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