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改变轮理论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21孙悦包涵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戒毒社工动机

孙悦,包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2)

《2019 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1]中提到,2019 年共查处吸毒人员61.7 万人次,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2 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30 万人次,禁毒部门积极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专项工作,吸毒人数继续下降。2017 年开始实施的广东省全民禁毒工程中提出要求,到2020 年要实现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明显提高。如何更有效地改变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提高戒毒效率、维持戒毒康复成果是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行为改变轮(Behaviour change wheel,BCW)理论最早应用于戒烟和改善肥胖症状等医疗领域及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上,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较多,实验表明,改善公共卫生取决于群众行为的改变,而行为改变需要一个系统来描述干预措施的特征,并包含所有可能的干预类型。经过假设发现,系统应以行为模式和影响行为模式的因素为基础,将这些模式和因素与行为目标、目标人群和干预实施的环境相匹配。以往的行为改变理论通常存在应对措施不完全的问题,相应干预措施的设计通常没有佐证,也没有对目标行为或理论上预测的行动机制进行正确分析。BCW 理论从行为的本质出发分析干预功能以及干预政策,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归问题本质。因此,改变行为的干预措施能够给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完善带来实践上的启发,希望通过行为干预理论对戒毒康复中面临的问题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 BCW 理论的概述

BCW 理论是2011 年由Michie 首先提出的,理论由19 个相关行为系统、干预功能和政策类别的干预行为构成,它们包括在一个框架中[2]。政策只能通过自身所支持的干预措施来影响行为,所以用“行为改变轮”来表示整个分类系统更容易做出解释。“行为改变轮”由内到外由行为(Capability、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Behaviour,COM-B)系统、九大干预功能和七大干预政策三层内容组成,行为系统中的组件与干预层中的功能和策略层中的类别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的闭合环状结构,见图1。

图1 BCW 理论模型

1.1 “COM-B”模型

“行为改变轮”的内部存在着一个基本的“行为系统”即“COM-B”系统(图2), 在这个“行为系统”中,首先最基本的是能力、机会和动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行为,进而影响这些组成部分。能力(Capability)是指个人从事有关活动的心理和身体能力,包括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动机(Motivation)被定义为激发和产生行为时的大脑过程,而不仅仅是大脑中突然拥有目标或进行有意识决策的过程,它包括习惯形成、情绪反应以及进行决策等反应过程。机会(Opportunity)被定义为所有存在于个人之外的、使行为成为可能或促使行为发生的因素。图2 中的单头和双头箭头表示系统中组件之间的潜在影响,例如机会和能力均可以影响动机,行为可以改变能力、动机和机会[3]。

图2 “COM-B”模型

在产生行为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可以进一步细分发现更加重要的区别:能力方面,分为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机会方面,对由环境提供的客观机会和由文化背景提供的社会机会进行了区分;动机方面,分为反思性动机(包括评估和计划)和自主性动机(包括来自后天学习和先天倾向的情绪和冲动),其中反思性动机可以通过增加知识和理解能力,引起对行为目标的积极感受来实现;自主性动机需要通过联想性学习来实现,联想学习可以影响模仿学习、习惯或自主动机等的形成过程。因此,可以确定行为系统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并且除了条件反射情况之外,动机会引发相应的行为,形成一个以实现某个行为目标为终点的循环结构。

1.2 九大干预功能

“行为改变轮”的中部是“九大干预功能”,其是指能够改变行为的九种活动,包括教育、说服、激励、强制、培训、限制、环境重建、树立榜样以及赋能九种干预功能,每种干预功能都有其独特的定义,见表1。结合动机理论,从反思和自动两个方面解释问题,可以将内外部环境对行为的控制、内外部环境反过来受到的行为以及导致行为产生过程的影响两方面联系起来,也就是可以将“干预行为-行为系统”的组成部分相联系,见表2。

表1 九大干预功能

表2 COM-B 要素与BCW 干预功能间的关系矩阵

1.3 七大政策分类

“行为改变轮”的外部是“七大政策”,其是指有关部门能够干预或支持干预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宣传、指导、财政措施、规定、法律、社会或环境规划以及公共服务,代表着不同的公共政策,见表3。政策通过其能够提供或支持的干预措施来影响行为,如沟通或政策、指南准则、法律和服务可以支持教育干预功能的实施,干预功能可以借助政策完善干预方案。

表3 七大干预政策

1.4 BCW 理论的应用现状

BCW 理论作为一种设计行为改变干预措施的理论,在国外通常应用于医疗护理、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领域,基于所研究的特定行为入手,通过相应的行为特点设计干预方案,并将方案进行干预实验,通过方案的实施效果评定干预政策是否有效[4]。

1.4.1 医疗护理领域

BCW 理论在医疗护理领域应用广泛,通常用于病人与医护人员对外部压力、心理压力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用来说明病人想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医生提供相应的支持。Webb J 等将BCW 理论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活动频率上,通过迭代的方式利用干预政策设计训练干预措施,为癌症患者提供体育运动的能力、机会与动机[5];Loft MI 等采用BCW 理论来加强护理人员对住院中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的干预政策[6];Horppu R 等采用BCW 理论解释说明医生通过进行临时工作,调整重返工作状态时的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并提出达到期望行为的干预措施[7]。

1.4.2 公共健康领域

国外利用BCW 理论改变微观环境以达到改变人口健康的目的,为选择干预结构提供证明基础。Daoud N等通过BCW 理论研究少数民族群体吸烟情况与戒烟的阻碍和促进因素,将社会、机构、社区和个人分为两大类,从政策制定和戒烟计划两方面解决少数民族吸烟问题[8];Beleigoli AM 等通过BCW 理论设计了一个基于行为改变的减肥干预方案,开发了健康减肥在线平台“POEmaS”[9];Atkins L 将BCW 理论应用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实践中,在健康心理学研究工作时建立了“伦敦大学学院行为改变中心(UCL)”[10];Seppälä T 等利用BCW 理论分析芬兰国家级卫生政策的身体锻炼和维持营养的政策,并根据政策建议拟订干预措施,增加政策文件的影响[11];Cassidy C 等研究为改善大学生性病传播、意外怀孕及其他健康风险利用BCW 理论研究干预政策[12]。

1.4.3 社区领域

有学者也将BCW 理论应用于特定区域社区的行为研究以及行为改变上,以某个社区为研究整体,将在社区中具有特点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研究。Thomson G 等通过BCW 理论针对英格兰西北部某地区母乳喂养同伴支持行为,提出影响行为因素的理论分析[13];Direito A等利用“City4Age”项目作为案例研究,确定干预模式帮助和锻炼老年人独立生活[14];Smits S 等通过识别阻碍和促进因素,应用BCW 理论对生活在社会经济贫困社区的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完善癌症早期的医疗保健系统[15]。还有Gilchrist EA 等利用“COM-B”模型对吸毒伴发的情侣间虐待行为进行干预行为设计[16]。

2 BCW 干预方案在戒毒康复工作中应用

BCW 干预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发现更多可能适合于特定环境和特定人群中,特定行为目标的干预措施。因此,需要利用行为改变的科学理论,对那些设计干预措施和规划政策的主体产生正面影响。

2.1 规范强制戒毒康复治疗工作

在强制隔离戒毒阶段,强制隔离戒毒所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戒毒方法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戒除毒瘾、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在对强戒场所扩容改造、提高硬件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增强戒毒康复人员的戒毒信心,强化戒毒工作的专业化以及科学化。

2.1.1 生理上的干预

吸毒行为对个体的身体机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长期吸食毒品可能会破坏吸毒者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身体机能,体质是否健康对戒毒康复人员重新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在BCW 理论中提出,生理能力主要是通过外部培训以及自我实现来干预更为有效,所以可以通过建立指南准则或制定或修改法律等干预政策来达到目标。

除用药物进行戒断治疗外,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戒毒康复人员身体素质提高。黄善彬等[17]研究选取特定数量基本情况类似的样本在2 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对照实验,通过不同强戒时间和干预方式的强戒人员体质结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可以构建分级分类的强戒人员运动干预模型。从生理上选择研究不同运动对于戒毒康复人员戒毒康复效果的影响,可以为戒毒康复提供新的工作方向。

2.1.2 心理上的干预

戒毒康复人员的戒毒效率也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是否有戒毒动机、对吸毒行为的认知、戒毒中心理情绪的波动以及自我控制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戒毒康复是否能顺利进行。在BCW 理论中,对于心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实现来干预,选择改变指南准则、提供服务等干预政策进行干预。

有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发现[18],认知重构可以提高戒毒动机并优化动机结构,而动机结构的状态决定了戒毒康复人员是否能保持积极动机的持续。在戒断过程中,大部分毒品的戒断反应都伴随着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在强制隔离戒毒时可以组织曼陀罗涂色练习、音乐疗法或其他负性情绪团体干预等方式缓解焦虑,平复抑郁情绪[19],同时可以制定专业的心理评估量表准则,定期请心理医师进行心理疏导和评估,强化戒断效果。

2.2 完善社区戒毒康社区康复模式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是对于戒毒康复人员影响最大的一个戒毒程序,如何使戒毒康复人员坚持戒毒,维持戒毒动机,是戒毒康复工作中的重点。这时要通过社工组织、戒毒康复人员的家庭成员以及生存环境中有共同经历的人去引导、支持和监督,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戒毒康复人员产生戒毒动机,维持戒毒行为。具体可通过社区组织、家庭以及同辈等方式进行干预,提高戒毒效率[20]。

2.2.1 反思性动机干预

社工干预:BCW 理论对于外界环境所提供的改变动机称为反思性动机,可以通过教育、说服、激励和强制等增加戒毒康复人员的知识以及加强对吸毒行为的理解来进行积极干预。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环节中,社区服务、社工组织的干预可以使得戒毒康复人员认识到吸毒行为的危害,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产生戒毒动机。自从全民禁毒工程开始实施以来,各地政府在购买社工项目上投入加大,国家规定购买禁毒社工项目要达到“禁毒社工与戒毒康复人员比例为1 ∶30”,以广东省为例,参加禁毒工作的社工组织从2016 年的90多家增长至2019 年的180 多家,全省共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领导小组1 600 多个,而如何将社工服务效果最大化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社工服务中,社工或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可以近距离面对面与戒毒康复人员长时间相处,建立信任关系,可以通过日常谈话对其行为动机进行干预。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向戒毒康复人员揭示毒品的危害、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识别并远离毒友圈、督促其按时进行脱毒治疗,对他们进行预防教育并提供其他服务,从而达到戒毒效果[21]。

家庭干预:家庭是一个人相处最多,也是对一个人影响深远的地方,拥有健康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可以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更有力量地面对戒毒治疗,重拾对生活的热爱。社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依托亲情和血缘关系,利用家庭结构治疗、家庭辅导方法等,澄清家庭问题。同时可以对家属进行引导,让家属了解戒毒的相关知识,引导家属分析戒毒康复人员既往的成功戒毒经历以及目前针对戒断毒瘾有哪些具体措施,增强家庭对戒毒康复人员戒除毒瘾的信心。同时,评估家庭压力,强化家庭成员正向的情感依附,修正家庭的互动关系,发挥家庭正向支持可以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更好地对抗毒品的诱惑。社工也将不同戒毒者的家人组织起来开展小组工作,透过小组动力促使受困扰的家人获得情绪支持。这项工作需要戒毒康复人员家人的配合与支持,重新定义戒毒康复人员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防止戒毒康复人员自暴自弃,重新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利用家庭建立无毒氛围,预防复吸。

2.2.2 自主性动机干预

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过程中,建立互助型治疗社区是基本的社区戒毒模式。朋辈心理辅导最早起源于美国,主要训练非专业的人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通过社区戒毒中的同辈互助对戒毒康复人员采取干预措施,以达到吸毒康复人员自立自强的个人治疗效果和社区关系排斥到同辈互助关系建立的社会关系融入效果。根据BCW 理论,自动性动机需要通过联想以及对目标行为的模仿学习来实现,可以通过说服、激励、强制、环境重建、树立模范以及实现的干预方式进行干预。同辈互助作为一种互帮互助以及榜样树立的干预方式,可以更好地达到干预目标,帮助完成行为改变。

因为都有吸毒的经历,同辈之间往往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在同辈的说服和激励下学习戒毒方法、适应无毒生活。由同辈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关怀教育,使其远离之前的毒友圈,赋予其新的身份。同时同辈互助可以鼓励戒毒康复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戒毒工作中,参加小组活动,增强戒毒康复人员的贡献感、参与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和他人的联系,重建社交环境,增强自动性的改变动机,巩固戒毒成效。

2.3 完善社会生态系统

毒品问题不是简单的犯罪问题,而是国家问题。所以,强化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生态综合治理的优势,形成社会共治,将社会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BCW 理论中的机会层面,包括环境提供的机会和文化背景提供的机会,可以通过限制、环境重建以及实现进行干预,环境的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社会的帮助才能更加有效推动戒毒康复人员再社会化进程。

2.3.1 环境提供的机会

财政干预:社会支持是完成戒毒康复工作的重要依托,构建社会化禁毒治理模式,将社会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结合成为强大合力,利用社会和环境规划等政策进行干预,以点带面,通过禁毒委员会进行协调。在财政方面,要积极汇聚社会资源,尝试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组织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禁毒相关公益事业,努力形成社会共治,在吸毒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地区可以设立禁毒基金会或者具有本地特色的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禁毒委员会应督促财政部门保障重点地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建设的经费补贴,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供经费支持。

帮扶救助干预:戒毒康复人员因吸毒问题常与社会脱节,并被贴上“瘾君子”的标签,导致找工作困难,尤其是被采取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的吸毒人员,至少两年都处在与社会隔离的状态。在帮助就业方面,可以进行戒毒人员失业登记,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支持戒毒康复人员自主就业,并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戒毒人员的谋生能力。此外,落实救助工作,政府可以购买禁毒社会服务,增设禁毒服务种类,利用社工全面介绍各类帮扶救助政策,提供相应的培训咨询服务。在就业方面,设置就业安置点,除戒毒康复场所提供的就业安置地点外,可以通过企事业单位分散安置、公益岗位安置等就业安置途径重新就业。在社会补助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将吸毒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畴,帮助其了解低保救助政策及申请流程,引导戒毒康复人员形成合理期望;同时可以借鉴“精准扶贫”的做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以及财力水平进行禁毒扶贫工作。在自愿治疗方面,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的建设,坚持开展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强化戒毒药物维持治疗转介工作,为自愿戒毒人员提供基本保障。

2.3.2 文化背景提供的机会

预防教育干预:很多吸毒人员都是因为好奇或者对毒品带来的危害了解不到位而开始吸毒,或抵挡不住毒品的诱惑无法戒毒。所以社会各部门应做好毒品危害的宣传,在学校、社区、公司等地点普及《禁毒法》《戒毒条例》重要条款的内容;请志愿者讲述吸食毒品给人身体带来的损害和容易引发的不良生理反应;介绍违反法律后给个人以及家人甚至自身在社会层面带来的不良后果。由此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一个更加接近于“无毒”的环境,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远离毒品。

去“标签化”干预:在传统观念中,吸毒行为不仅仅是普通的违法行为,并且是一种被社会传统观念所唾弃的行为,所以吸毒人员往往会被打上“瘾君子”的标签,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排斥,给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完成带来了挑战。《禁毒法》第52 条中虽然明确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但调整社会对吸毒人员的排斥情绪是解决歧视问题的首要任务。所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舆论、减轻大众对认真进行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的排斥,保障戒毒康复群体的基本权利,减轻戒毒康复人员被社会歧视而产生的自卑感,增加在稍微宽容的文化背景下,重新融入社会、戒除毒品的机会。所以社会工作者在禁毒宣传中,应对社会面客观宣传禁毒知识,在讲述毒品危害的同时,不要过度宣传,影响社区舆论,对有戒毒康复人员的社区成员进行适度引导,使社区成员逐渐接纳戒毒康复人员,给戒毒康复人员创造有包容性的康复环境。

3 结论

BCW 理论是一种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具,通过对行为性质的分析,以及对行为改变机制的研究,来设计和选择干预措施和干预政策。所以,一般BCW理论在实践中通过设计干预方案,用实验的方式来证实干预行为是否有效,并发现影响因子的具体作用,使工作效果最大化。这个框架最重要的是为制定特定环境和特定人群中特定行为目标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更多选择。BCW 理论通过分析戒毒人员戒毒和吸毒行为,提出不同的干预功能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政策,将干预措施与潜在的行为目标联系起来,防止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制定者忽视重要的干预方法和政策,对戒毒康复工作的开展有促进意义。但这种理论应用于戒毒康复工作并不是完美的,首先,干预功能或框架可能不是非常全面;其次,理论是一种健康行为理论,但是将其运用到吸毒行为变为戒毒行为的一种行为改变中是否恰当还有待讨论。但毫无疑问, BCW 理论的系统方式应该能够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一个更新颖的角度以及起点。

猜你喜欢

戒毒社工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A Social Crisis
青春社工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动机不纯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