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2021-10-21郭峻梅李雪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重症新生儿患儿

易 欣 郭峻梅 李雪娇 樊 伟 高 虹

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免疫机制不完善,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新生儿肺炎病程进展快[1],若出现缺氧会影响膈肌功能,并进一步影响换气功能。目前文献[2]报道了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对成人呼吸功能评估的价值,但缺乏对儿童甚至新生儿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84例,日龄0~28 d,根据临床诊断分为3组,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胎龄37~40+4周;出生体质量2.6~3.9 kg,平均(2.90±0.29)kg,临床均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无核黄疸)。肺炎组:男22例,女6例,胎龄37+1~40+6周,出生体质量2.7~3.8 kg,平均(3.30±0.34)kg;临床均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不合并或合并新生儿黄疸。重症肺炎组男20例,女4例,胎龄37~40周,出生体质量3.3~3.4 kg,平均(3.30±0.39)kg;临床均诊断为新生儿重症肺炎不合并或合并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与重症肺炎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3]中相关标准诊断。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二、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Acuson X 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10 MHz。患儿取仰卧位,于静息状态下将探头置于右侧腋前线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以肝为声窗测量右半膈肌移动度,将探头置于左侧腋前线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以脾为声窗测量左半膈肌移动度。于二维超声模式下找到膈肌,取样线垂直于膈肌顶弧,然后切换至M型超声检查模式,超声探测膈肌运动幅度,测量3个呼吸周期内膈肌运动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距离,取平均值。肺炎及重症肺炎患儿于未吸氧及未上呼吸机前进行检查。

图2 肺炎组同一患儿双侧膈肌移动度超声检查图

三、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同组左、右侧膈肌移动度及男、女膈肌移动度比较行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图3 重症肺炎组同一患儿双侧膈肌移动度超声检查图

结 果

重症肺炎组新生儿胎龄与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各组双侧膈肌移动度超声检查图见图1~3。对照组、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的膈肌移动度分别为(0.817±0.109)cm、(0.866±0.068)cm、(1.159±0.195)cm,重症肺炎组膈肌移动度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肺炎组膈肌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1 对照组同一患儿双侧膈肌移动度超声检查图

图1 移植肾下极极低回声区,CDFI可探及红蓝相间涡流信号

对照组左、右侧膈肌移动度分别为(0.850±0.093)cm、(0.872±0.12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3,P<0.05);肺炎组左、右侧膈肌移动度分别为(0.811±0.095)、(0.823±0.102)cm,重症肺炎组左、右膈肌移动度分别为(1.186±0.204)cm、(1.133±0.187)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男、女患儿膈肌移动度分别为(0.868±0.114)cm、(0.850±0.101)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7,P=0.533)。

讨 论

膈肌是人体主要呼吸肌,可产生60%~80%的呼吸动力[4],膈肌运动1~2 cm就能提供75%静息肺通气[5]。目前常用的呼吸功能评估往往忽略了膈肌功能,而膈肌功能测量方法有创,且新生儿无法配合,因此限制了临床使用。超声检查安全、无辐射、可床旁操作,具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测量新生儿肺炎患儿的膈肌移动度,探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低于健康成人,表明其静息时肺通气不如成人,且低氧可导致膈肌功能受损,膈肌受损会影响呼吸功能。新生儿肺炎时,缺氧不明显,因此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不明显,当病情加重,呼吸加深,膈肌运动幅度也随之加大。本研究重症肺炎组患儿膈肌移动度较肺炎组和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在判断新生儿重症肺炎中有一定价值,当发现膈肌移动度增大时,需警惕病情加重。

Boussuges等[6]研究表明成人双侧膈肌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膈肌无损伤的情况下,无论肺炎组还是重症肺炎组,新生儿双侧膈肌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左、右侧膈肌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有关,需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对照组中,男、女患儿膈肌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新生儿男女体质量差异不明显。由于本研究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男、女例数相差太大,故未对不同性别患儿进行比较分析,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经验总结:新生儿呼吸频率不规律可能会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建议临床在患儿静息时进行测量,但不建议使用镇静剂,因为镇静剂可能会对膈肌移动度产生影响;也不建议在哺乳时进行检查,哺乳时患儿虽处于安静状态,但因吮吸过程中膈肌移动度会增大,可能影响测量结果。此外,在检查肺炎及重症肺炎患儿时,需在其未吸氧或未上呼吸机之前进行,以避免吸氧或上呼吸机后因缺氧的缓解而导致膈肌移动度的改变,影响测值的准确性。本研究仅对各组患儿膈肌移动度进行组间比较,未对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儿治疗前后情况进行分析,今后将收集相关数据进一步研究,甚至对上呼吸机的患儿进行撤机前后的监测,总结撤机时机及撤机后呼吸功能的预测等。

综上所述,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重症新生儿患儿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