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楝素对甘薯小象虫的拒食作用测定

2021-10-20明如倩史谊君何龙飞任立云

乡村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苦楝薯块甘薯

明如倩 史谊君 何龙飞 任立云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饲料和食品加工原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甘薯小象虫(Cylasformicarius)是甘薯上一类重要的害虫,幼虫主要在薯块内为害,成虫咬食嫩芽、叶子、薯藤和薯块表面,受害的薯块会分泌萜类和酚类物质,造成甘薯味道苦涩,不能食用和饲用[1]。甘薯小象虫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的损失可达40%,个别田块损失在80%以上[2]。

为防治甘薯小象虫,人们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使甘薯小象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对环境友好的植物源农药。川楝素(Toosendanin)是从楝科苦楝的树枝皮中分离出来的植物源杀虫剂,为白色结晶粉末。川楝素具有驱虫抑菌、治疗肉毒毒素中毒、抗肿瘤等作用[3]。苦楝素是一种绿色安全药剂,对环境友好,可作为植物源农药的添加剂使用,对害虫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关文献发现,苦楝素对轮虫、蚜虫等昆虫具有拒食作用[4-6],但苦楝素对甘薯小象虫的拒食作用未见报道。因此,研究苦楝素对甘薯小象虫的拒食作用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甘薯小象虫在广西大学昆虫研究所室内饲养,挑选发育健康的成虫供试。

1.1.2 供试品种。供试甘薯品种为巴马小蜜薯(从网上购买)。

1.1.3 供试药品。1%川楝素从陕西昂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购进。

1.1.4 主要仪器。试验所需仪器有罐头瓶、烧杯、纱网、电子天平。

1.2 试验方法

将1%川楝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00、600、800mg/L的溶液,以丙酮为溶剂。将新鲜且没有病虫害的甘薯切成标准块(长3cm,宽2cm,厚1cm),放入药液及对照组中浸10s后取出,自然晾干后,分别将经过药剂处理的和未经药剂处理的甘薯块放入同一个罐头瓶中,每个罐头瓶放入10头饥饿3~4h的试虫,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别于24h、48h、72h观察薯块被取食孔数,并记录结果、计算拒食率。以丙酮处理为对照。

选择性拒食率=(对照薯块被取食孔数-处理薯块被取食孔数)/(对照薯块被取食孔数+处理薯块被取食孔数)×100%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8.0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3个不同浓度的川楝素对甘薯小象虫均表现出较好的拒食作用,最高拒食率为81.34%,最低拒食率为38.30%。在同一浓度下,处理薯块被取食孔数明显小于未处理薯块的取食孔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被取食孔数在减少,拒食率则在不断增加。

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薯块被取食孔数逐渐减少,拒食率随之增大。由表1可知,川楝素在1600mg/L的浓度下对甘薯小象虫的拒食作用最大,拒食率达到81.34%。由此可以试想,将川楝素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植物源农药中配制成复配剂,不仅可以保护环境,降低害虫抗药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对甘薯小象虫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表1 苦楝素对甘薯小象虫选择性拒食作用测定

3 讨论

通过测定川楝素对甘薯小象虫的拒食作用发现,川楝素浓度为1 600 mg/L时,药剂处理24、48、72 h甘薯小象虫的拒食率分别为73.76%、80.76%和81.34%,对甘薯小象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近几年,为防治甘薯小象虫等害虫,人们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使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还导致许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7]。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康平研究指出植物源农药的应用可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和竞争力[8]。川楝素是一种绿色农药,对甘薯小象虫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低毒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国外研究学者在对川楝素的提取方面进行过较多研究[9-11],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川楝素对甘薯小象虫的拒食研究几乎未被报道,因此,对川楝素拒食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广阔的空间。川楝素可作为植物源农药的添加剂,对甘薯小象虫及其他害虫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为植物源农药复配剂的研制提供新思路,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 结语

川楝素对甘薯小象虫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在对甘薯小象虫及其他农业害虫防治、植物源农药研制和天然产物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猜你喜欢

苦楝薯块甘薯
试析鲜食甘薯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措施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小村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苦楝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甜甘薯
我不能再作比喻了
介绍三种优良种子/甘薯良种“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