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树上洒满花香鸟语

2021-10-18陈志音

人民音乐 2021年7期
关键词:白杨音乐会声乐

陈志音

进音乐厅,舞台上方一片绿叶青葱, “ 永远的小白杨”六个大字分外醒目。

从2015 年7 月“ 幸福义乌行”开始,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阎师高徒”师生音乐会曾先后在北京、南京、青岛、太原等地举办过26场。2021年5月23日,也已是五年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的第四场“阎师高徒”音乐会。这一次以一位作曲家作品为主题,他就是阎维文的亲密战友、已故军旅作曲家士心。众所周知,相当数量的士心作品皆由阎维文首唱,其中,《小白杨》(梁上泉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唱到今天,走入军营哨卡、千家万户,深受官兵百姓喜爱,可谓影响面知名度最高的经典。经鄂矛编配的管弦乐《永远的小白杨》也成了“阎师高徒”音乐会开场必演的序曲。这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叶小钢、韩新安分任总顾问、总监制;阎维文亲率王凯、赵越、刘大成和徐晶晶、董小涵、张其萍等28名学员担任独唱、领唱、重唱士心20首歌曲,彭家鹏指挥大同市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阎师高徒”合唱团倾情助演。

全场观众以热烈的掌声迎候阎维文闪亮登场,他,虽已头顶华发却仍英姿挺拔。照例端坐于三角钢琴前,一串琶音一组和弦,全体学员跟随琴音,开口舒喉上下贯通《练声曲》。这个仪式、这种场景,在一般音乐会上并不常见。他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体验,舞台上的歌者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琴房里练声,一副好的歌喉、一首好的作品,需要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带给听众最美的演唱。

序曲《永远的小白杨》已经多次奏响,堪称当晚音乐会的点题之作。彭家鹏驾轻就熟、一路顺畅,熟悉的旋律如一根引线迅速点燃观众的热情。全体男学员率先上台,“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他們刚一张嘴发声,下面观众就激动不已互动感应,只差没有应声而起随歌和唱。应邀担任主持人的刘小娜和刘炽炎是歌唱家和作曲家的亲密战友,应该是最了解阎维文和士心的人,炽炎更是同士心并肩合作的默契搭档。他们的解说里藏着作品后面生动感人的故事。《格桑花》《小岛蔷薇花》就是炽炎和士心一起深入基层,在雪山哨卡、海防前哨采撷的种子萌芽,倾注心血养育的两朵美丽之花。前一首带有浓郁的藏地风情,用“红似火美如霞”的格桑花颂赞边防战士为祖国贡献青春年华;后一首则抒发海防官兵以岛为家“花开小岛最风流”的战友情爱国情。

刘炽炎回忆当年乔佩娟将军慧眼识珠,从解放军“王牌”38军112师把两名有文艺天赋、有创作热情的青年军人调到北京、调入总政,希望他们为全军将士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现场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大都听过士心写的歌,但多数人却并不了解士心这个人。他出身于音乐世家,原名刘志, 父亲为前辈弓弦乐大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明源;士心,这个名字意为“士兵之心”。这颗心,纯粹而赤诚、滚烫又火热,从1970年9月参军入伍,在部队得到淬炼、磨砺,始终在为官兵跳动、燃烧。大家对作曲家士心或许还有些印象,但普通百姓有谁听过士心精彩的板胡、二胡、高胡、京胡独奏?有谁看过他的山东快书和相声表演说学逗唱?所有这些舞台艺术实践,无不为士心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毫无疑问,作曲家士心既有天资禀赋、勤奋用功,更有在早年学习弓弦演奏和民间说唱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否则,怎能写出《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郁钧剑词,士心与双江、明秦合作谱曲) 浓郁醇厚的河南戏曲韵味?在士心短短38年生命中,从事音乐创作不过十余年,他竟然谱写过近千首歌曲,充分表达了他爱国爱党爱兵爱民的真挚而崇高的感情。他的优秀之作基本都是通过CCTV 春节晚会、国庆晚会等重大节庆晚会,经由国内最优秀的歌唱家首唱传唱,天长日久闻名遐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阎维文作为士心作品首场传唱最多的歌唱家,最有心得体会也最富理解表现。因此,但凡经过阎维文在民族声乐大师班精心调教过的学员,演唱士心的作品, 可谓深得真传、非同凡响。因此,我们听到青年男高音赵越演唱“穿上绿军装,牢记妈妈的话:军队是咱军队,国家是在国家”,那种腔调、那个味道,真叫绝了!

有人称士心为无宗无派、无师自通的作曲家,但那应为在他进入音乐学院之前。从1979年3月借调五年后调入总政歌舞团,29岁的士心终于获得在中央音乐学院三年学习作曲的机会。他的主科老师苏夏教授作为作曲系最早任职的教师, 曾以其卓有成效的教学为中国音乐界培养出沈亚威、李西安、施光南、鲍元恺、郭文景、苏聪等几代优秀作曲人才。重要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夏教授已大量创作抗战歌曲,是我国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之一,所以今天我们应当正视专业学习对士心音乐创作提供的必不可少的理念意识与技术装备。

在1986年CCTV国庆晚会上,李谷一演唱了《铺满鲜花的国土》(晓光作词)。青年女高音陈思、吴梦雪、陈沛沛女声三重唱让这首35年前的歌曲重放光彩,新意盎然;新疆风格的男声独唱《我的母亲叫中国》(张东辉词),藏族歌手扎西顿珠的声音造型和克里木的原版不一样, 他和马小明、贾双辉、刘涵臣等民族男高音也有明显差异,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学习背景使其演唱别具一格自成一派。可见阎维文大师班,面向专业团体民族声乐演员、艺术院校民族声乐青年师生,从未按照一种规格、一个模式教学,他并不希望培养出来几个、十几个、几百个“小阎维文”,而是根据学员个自的嗓音条件与优势特色,力求以适合每个学员的发音感觉和演唱方法因材施教,和而不同。全国各地满、回、藏、瑶、土家族、蒙古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学员慕名求学,学而有成,立竿见影。

从军营到校园、从舞台到讲堂、从演唱到教学,阎维文自觉承担起一位艺术家的高度责任。2014年第一期开班以来,十一期、七百多名学员获得了更多舞台实践的机会,在声乐艺术的舞台、讲堂、赛场上争奇斗艳绽放奇香。要说也是阴差阳错,笔者从未关注过前26场“阎师高徒”音乐会,更没到过现场。虽也曾在总政“八一”晚会等一睹阎维文舞台风采,而大多也是通过电视节庆晚会实况转播欣赏他的演唱。如果没有记错,最近十年唯一听他的现场,还是2016年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演出时。开演前曾有些担心,这把年纪的民声男高音,还能领衔歌剧男一号?结果舞台上的“彭政委”让我对阎维文声乐艺术造诣成就心悦诚服,加了不少分。

现在又过去五年了。这场士心作品音乐会20首男女声独唱歌曲, 如, 《共同的风采》(邹友开词)、《太阳从你手中升起》《老师的心》(高峻词)、《在这欢乐的夜晚》(曹勇、韩伟词)等均以男女声重唱形式表现。如此安排也是用心良苦,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在舞台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所谓二、三、四重唱,基本听不出分声部立体效果,无非你一句我一句、她一段他一段分唱对唱,还是能够听辨个体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院团高校,曾师从各自的声乐专业教师,但他们在音乐会上的演唱,无不突出共同的特点:上下通透气息稳定、音色纯净音区统一、咬字清楚行腔流畅,重点是情感投入而淳朴真挚。扎西顿珠和傲日其愣,一个藏族一个蒙古族,两个少数民族歌手比较特殊,他们歌声的辨识度更高,个性特色更鲜明。两首士心作品或许并不那么适合他们演唱,所以其优势发挥也显得不那么理想。

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歌者、同一首歌曲相同的歌者,在不同时空表现都不尽相同。同台演出的歌者、舞台下面的观众, 因组合结构层面上的差异,无形中也会对歌唱的情绪与心理造成影响, 可能是良性互动也可能是干扰压力,一切皆有可能。重点还是作品,作品对歌者的现场发挥至关重要。同样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一定会有理解程度和表演水准的不同。所有的学习尤其声乐学习,谁都无法保证永远进步,很有可能反复回旋甚至重归原点。何况经典作品犹如双刃剑,原唱范本或可参照更是对照。青年男高音李勇军演唱《在中国大地上》(晓光词),歌声美妙气息通畅、情绪丰沛字正腔圆,似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原唱首版早已深入人心,新人翻唱的努力和魅力,如若无法超越有效覆盖,原作应有的表现力感染力,恐怕不足以提供最为充分的审美体验。

现场体验种种未知对于听众更富于吸引力。从士心所有原创歌曲里精心挑选出20首作品集中展示,一曲一曲唱出来、一首一首听下来,毫无疑问,谁都能辨识普通观众最爱的正是这场音乐会的“ 主题歌”《小白杨》和《说句心里话》( 石顺义词) 。无需和别人类比,相对作曲家自身创作心态状态与质量水准,在他1993年6月病故前后,演出频率最高的还有《我们是黄河泰山》(曹勇词)、《在中国大地上》(同前)、《你会爱上它》(晓光词)《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和《峨嵋酒家》(梁上泉词)。

从2015年7月10日“美丽义乌行”,到2017年5月23日“阎师高徒” 国家大剧院首场演出,再到2020年12月30日“幸福大同2021”新年音乐会,通过所能找到的现场录像视频发现,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的教学成果,你不听不知道,听一场两场也不能妄下结论。第一场邓和一台“斯坦伯格”三角钢琴担任伴奏,第一个出场的青年男高音李东海演唱《大江南》(廖勇词 赵季平曲)。所有10名学员两位嘉宾演唱结束,阎维文踏着如潮掌声出场讲话,那一次他演唱了《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王磊词,印青曲)和《母亲》(张俊以、车行词, 戚建波曲)两首抒情歌曲,在铿锵有力的《一二三四歌》(石顺义词,臧云飞曲) 之后, 倾情演唱《小白杨》,学员嘉宾随之上场歌声谢幕。从那时起,《小白杨》就成为“阎师高徒”音乐会的保留终曲。

如果有谁听全了前面26场“阎师高徒”音乐会,应该就会清晰明了地看到,阎维文教学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今天的成果。笔者特别感佩他的坚持不懈,帮助多少歌坛新秀实现人生追梦。2021年5月23日那个夜晚,士心作品又让他们再度星空灿烂,闪耀光彩。

总体感觉学员表现男声胜于女声。女声独唱中徐晶晶的《你会爱上它》(晓光词)让人最舒服,“它的胡杨林如诗如画…… 牧人弹起了冬不拉……”,青年女高音对词曲的理解诠释准确到位,既有西北大漠的豪放,又有内心情感的释放,歌声清润圆融悦耳入心。青年男高音李超是第一期学员,从“阎師高徒”第一场独唱《儿行千里》到这一场两首重唱,在舞台上的状态越来越自信。他的自信来自其声乐艺术上的不断精进。李超可喜的进步应为阎维文大师班教学成果颇具说服力的一个例证。

在男声独唱节目里以刘大成、郝亮亮、王凯三名优秀学员表现最为出色。《唰啦啦下起小雨》(石顺义词)不算士心作品最经典之一,刘大成却非第一次演唱。通常太过熟悉顺溜的曲目容易唱得油腔滑调, 刘大成仍然特别用心投入, 而且比他前面几场更有水准质量。他乐感极好特别会唱,全曲张弛有度弹性十足,从“唰啦啦下起了小雨,轻柔柔细密密湿了军衣”到“我变成了一棵绿树,绿树上洒满花香鸟语”,所有乐句里那些小拐弯儿、小滑音,无不处理得精微细腻,音乐文辞应有的情绪感觉意趣味道尽在其舒展灵动的歌声之中。

曾几何时, 在声乐舞台上、在歌手大赛中,《峨嵋酒家》都是民族男高音演唱频率极高的一首作品。在“永远的小白杨”音乐会上,郝亮亮的现场演绎让观众为之大声喝彩。音乐文辞中那浓浓的川渝范儿、巴蜀味儿,他都唱得非常纯正地道,一副美妙动听的青春歌喉,够范儿、够味儿!身材高挑形象俊朗的王凯登台演唱《人生第一次》,想起前几年“阎师高徒”音乐会,有着满月般的圆脸高大壮硕的青年男高音如今不仅是脱胎换骨般易容变身了,重要的是他的歌声更加漂亮迷人,音色更纯净甘润、高音更通透结实,强而有力弱而不虚,一首颂赞母爱的赤子之歌被他演绎得声情并茂。十分感人。

终于轮到大师压轴踏歌而来, “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第一句开声舒喉,台下观众赞叹不已,听,大师就是大师, 可不是浪得虚名。“说句心里话”再一句翻高亮嗓,全场观众屏住呼吸,这就是大师的真实水平。阎维文,他的腔体听他任意使唤、他的气息由他控制稳定,他的吐字咬字、他的行腔润腔,无不为要啥有啥、想哪到哪,天成自然随心所欲,这就是站在艺术峰巅达及自由王国的歌唱。今晚的他,无需再像当初在义乌剧院以四首独唱助力支撑。这场音乐会22位学员和六十余位合唱团员将逐步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舞台的中坚力量。终曲合唱《小白杨》推波助澜高潮叠涌,在鲜花掌声中,阎维文师生颔首谢幕, 欢颜如花。士心,你听到了吗?“永远的小白杨”风雨兼程挺立舞台,青葱翠绿生机勃勃……

猜你喜欢

白杨音乐会声乐
白杨
搞砸的音乐会
白杨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白杨 西部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