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体现

2021-10-18于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陶行知

于洁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逐步落实的推动下,我国各大教育院校正在逐渐革新教育思想,愈发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育工作。语文这门科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质,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细致分析了这一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践行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86-02

一、引言

当前,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与学习技能时,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用固化的教学模式,磨灭了学生的天性。基于这种现状,我国的教育界学者陶行知先生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解放学生思想是当前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简述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陶先生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陶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对其学习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陶先生指出,要从孩童时期开始落实创造力方面的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才能使其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持续涌现创造灵感。除此以外,陶先生还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重视解放学生的双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其能够持续迸发创造力;解放学生的双手,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放学生的双唇,使其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解放学生的时间以及空间,使其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知识。我国各大院校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践行

方法探讨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双手和大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双手都被用来记录课堂内容以及举手回答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方案,在语文课堂上加入动手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解放双手,使其能够对语文课程的内容、思想、主旨等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半杯水和一堆石子,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水杯和石子,学着乌鸦的方式往水杯中扔石子,直到杯内水的高度即将接近杯口为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强化学生的质疑精神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当学生对某些知识内容以及事物产生疑问时,就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问题答案,创新解决方法,积极地发散自身思维。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世界上的大多数发明最初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疑问为开端的,只有给予学生提问自由的权利,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中,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之间建立和睦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勇敢地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通过观看相应的影像、图片,阅读文章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抗日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白求恩医生的敬业精神,并在学生心中产生大量的疑问,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提出质疑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善于提出疑问。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问题是学生创造力迸发的源头,当内心存在问题后,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发散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独特的思考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要采取合适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勇于提出质疑,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索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1.在预习课程时提出质疑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质量都较为优良,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要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将自己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在课堂的准备环节针对自己记录的內容开展讨论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功底各不相同,提出问题的水准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学生在这一环节的积极表现反映了其对语文学习的认真态度,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开动脑筋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质疑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相应的物质、精神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发散自身思维的动力。

2.对文章标题提出质疑

对于一篇文章来讲,标题是其点睛之笔,精炼的文章标题可以使整篇文章散发活力。小学生在学习一篇语文课文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标题,小学语文教师采取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标题提出疑问,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梅兰芳蓄须》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或者多媒体设备)上展示这一标题,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对这一题目有什么疑问呢?”抛砖引玉,一些学生会问:“梅兰芳是谁呢?”还有一些学生会问:“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通过引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专注地听教师讲解文章内容,并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理想的课堂效果。

3.在课程结束后提出质疑

即使小学语文教师将一篇课文讲解完成,也不代表学生的内心没有疑问。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行发表个人意见,使学生能够发散自身思维,对文章内容以及主旨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讲解完成后,一些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在课文开始的第一句话末尾使用了一个感叹号,并对作者的这种符号用法感到好奇,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使学生能够自行感悟到,作者之所以使用这一符号,是因为对圆明园毁灭这一结果感到惋惜。

(三)为学生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想要充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实行民主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这一点加以足够的重视,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民主思想,那么,如何实现民主教学呢?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授课活动中,要用和藹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用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用宽容的态度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将民主思想全程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就要真心地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秉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理念,不能将自己看作是课堂上的权威人物,不能用自己的思想禁锢学生的创造思维,要针对一些语文问题与学生开展共同讨论活动,从而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对学生有层级方面的划分,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搞“特殊化教育”;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提出自身看法的权利,即使学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能横加指责,而是要给予学生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民主教学,为学生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题临安邸》这首诗时,一些学生会对“只把杭州作卞州”这一句产生疑问,在民主教学的环境下,学生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为什么作者将杭州当作卞州了呢?”此时教师可以顺藤摸瓜,向学生说:“对呀,为什么作者将杭州当作卞州了呢?我们大家共同讨论一下吧!”在教师的提倡下,学生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将诗中的内容在头脑中进行二次加工和创造。由此可见,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民主化特点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创造和想象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迸发自身的创造力,形成创新思维。

(四)利用学习兴趣对学生加以引导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要为小学生的身体、心理提供充足的养分,才能使其充分激发自身创造潜能。古话有云,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学生对一些事情感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和探索。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在一些领域功成名就,大致都是因为这些人对自己涉足的领域充满了兴趣。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如果在创造这条路上缺少发明的欲望,那么则无法到达更高的创造境界。由此可见,兴趣是创造力的源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工作重视起来,使其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提升自身创造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用一些诙谐、有趣的语言将文章内容导入课堂,使学生能够快速地将专注力集中于教材内容,由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因此,学生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探究,最终得出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和个人感受。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父爱之舟》这一篇课文时,学生通常会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思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一些学生会觉得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过于松散,对于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不适用,还有一些学生会觉得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很民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将充足的热情投入到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将其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制定详细的教学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质疑精神,着手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造出具有民主特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持续迸发创造力,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静.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启示[J].冶金管理,2020(9):224+226.

[2]沈宁.引生活之源 促语文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78+39.

[3]王演.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9:399-400.

[4]张晨.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91+120.

[5]田静.给孩子的写作插上灵感的翅膀——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8):120-121.

[6]吴周泽.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119-12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