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0-15姚琳琳

高教探索 2021年9期

摘 要:本研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发现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些问题:约三分之一的导师对协商制定培养计划的责任履行状况一般;少数导师指导时间精力投入不足、分寸拿捏不准、指导态度和能力不尽人意,对研究生重使用、轻培养,管理方式简单、缺乏弹性以及对研究生实验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尊重或侵占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甚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角色理论和研究生社会化理论,导师需协同指导小组、研究生履行学术指导责任。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学术指导;责任限度

近年来,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延期畢业的现象引发人们关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清退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另外,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与导师产生隔阂,学业无望而自寻短见的案例屡见报端。2019年某演员博士学位论文出现学术不端,舆论一片哗然。诸如此类事件,研究生责无旁贷,人们不禁要问:导师是否需要承担责任?2017年出台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1]鉴于某艺人学术不端事件的负面影响,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敦促导师做学术训导人和人生领路人。[2]导师作为研究生学术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履行学术指导责任首当其冲,其履责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对学术职业的认同度、科研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位论文的完成时间与质量,甚至关系到其日后的职业发展。本研究试图厘清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数据来源

(一)问卷调查数据

基于预访谈结果、相关文献、高校制度文本,编制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责任调查问卷》,根据试测结果,对题项进行了适当调整。问卷含有3个Likert5分量表,分值越大,表示越赞同。以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并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高校的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12大学科门类(军事学除外)为分层依据,选取各校在学科评估中排名靠前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进行整群抽样。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和各研究生院高校的协助下,于2017年5月向抽样院系发放学生卷10000份,剔除填答效果不佳的无效问卷后,从36所研究生院高校回收3275份有效学生卷(详见表1),有效率达到了32.75%。3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值分别为0.788、0.857、0.916,表明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佳、甚佳、非常理想,总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值为0.886,表明其内部一致性信度高(详见表2)。

为探究导师态度倾向、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意义诠释,需依托师生互动的具体情境,站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审视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限度,实现量化数据与质性资料的相互验证和补充。

(二)访谈调查数据

本研究采用熟人引荐、滚雪球介绍,主动联系受访者等多种渠道接洽访谈对象。共访谈了上海7所“双一流”高校和1个研究所的70位师生,涉及导师、研究生和服务部门教师(详见表3)。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每人平均访谈1小时,通过教师个人公开信息浏览、“守门员”事先介绍、访谈过程中的现场(实物、人员、突发事件等)观察等多种方式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三角检验。

二、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现状

(一)导师对学术指导责任各部分的履行状况存在差异,总体状况一般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4)显示:在学术指导实际状况层面上,有11个题项,该层面的单题平均得分为3.94,高于量表中值3,76.8%的研究生选择符合,20.4%的研究生表示符合程度一般,2.8%的研究生选择不符合,故认为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总体状况一般。将该问卷中导师履行的学术指导责任分为9个部分,按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学术道德规范教导(4.18)、尊重知识产权(4.03)、学位论文指导(4.01)、学科前沿引导(3.99)、科研方法指导(3.98)、实验安全教育(3.90)、优化培养条件(3.88)、指导课程学习(3.86)和商定培养计划(3.74)。表明导师对学术指导责任各部分的具体履行状况存在差异。原因在于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时,主要以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科研项目为载体,而在制定培养计划、指导课程学习方面,除导师因素外,既有的培养方案、选课制度、任课老师、教学秘书、研究生自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导师对学术道德规范教导的责任履行状况甚佳

如表5所示,导师履行“学术道德规范教导”责任的均值为4.18,高于量表中值3,在“比较符合”水平之上。83.7%的研究生表示“导师教导其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与其情况相符,根据均值和赞同百分比这两项指标,其在学术指导责任各部分都处于前列。大多数受访师生表示导师高度重视学术道德规范的教导和示范,由此认为导师对学术道德规范教导的责任履行状况甚佳。原因可能在于导师这方面的责任意识突出,认同度高;当下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学生出现学术不端,问责导师的规范,在实际生活中,追究导师消极责任的情形屡见不鲜,导师对此怀有警惕、防范之心,正如某学者指出导师普遍重视对自身声誉的维护[4],其所指导的学生一旦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无疑会对导师的声誉带来一定的冲击,导师出于自身利益和学生利益考虑,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比较留心。

导师在做学问方面,应该遵守一定的规范,即所谓的模范带头、引领人的作用,对学生的要求,我觉得首先是学术道德。一般学生来以后,我首先要给他们讲一下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另外,我会讲我们国家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这些东西我都会发给学生,让他们先看。一二年级科研训练初级阶段,更多是给他意识方面的提醒,反反复复告诉他不能抄袭,不能把别人的话直接照搬,引用有出处,数据有说明。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让他形成一种自觉。(HSD1-S&G,硕导兼管理者)

(三)四分之三的导师对学位论文指导责任的履行状况较好

如表5所示,导师履行“学位论文指导”责任的均值是4.01,高于量表中值3,略高于“比较符合”水平,76.2%的研究生表示导师履行学位论文指导责任符合其实际情况,18.7%的研究生表示符合程度一般,5.1%的研究生表示不符合其实际情况。大部分受访导师都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指导,涵盖了每个环节:其一,指导、确定、调整、把握研究方向;其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经历、知识结构、科研基础、职业意向,结合导师自身的项目来指导、协商或直接给定选题,理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往往是导师项目、课题中的一部分;其三,指导文献书籍查阅、管理、记笔记,并将相关文献书籍等推荐分享给学生;其四,指导论文框架、结构,研究设计、思路、方法,做实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其五,从开题到答辩每个时间节点的过程管理。导师能够较好履行学位论文指导责任,可能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政策文件明确将导师定位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把关的第一责任人”,上至教育部,下至各培养单位日益强调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各培养单位实行严格的过程管理,教育部加大抽检力度,即便研究生已经毕业,抽查一旦被认定为不合格,仍可撤销学位,导师轻则接受培养单位约谈,重则被取消年度招生资格,甚至会影响到学科点。

(四)大部分导师能够按学生贡献度大小合理安排署名顺序

如表5所示,“导师根据我的贡献大小,合理安排科研成果的署名顺序”与实际相符程度的均值为4.03,高于量表中值3,在“比较符合”水平之上,76.9%的研究生表示符合其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有44.8%,非常符合的有32.1%)。师生访谈结果进一步表明:现实中,大部分导师能够严格按照贡献度高低,安排科研成果的署名顺序,理工类、医学类等学科的导师一般做通讯作者,学生做第一作者,课题组其他参与工作的学生按贡献度依次署名;人文社科的研究生可独立发表文章,若与导师合作发表,主要执笔者或思想价值的主要提供者做第一作者。

像我们这边,我觉得是最合理的,导师是通讯作者,学生是一作。导师他会帮你把握大方向,真正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大部分内容可能是你自己做的,然后他会指导你写文章,或者后续的一些东西,资金是他提供。像我们做实验的话,还是蛮费钱,他指导了,而且他提供了钱,所以他作通讯作者,我觉得无可厚非。学生作为付出最多的一方,放第一作者也是无可厚非。(TSS1-M,硕士生)我就带着学生一起做,做完以后,第二个名字就是他的,我到哪发文章,第二个名字都是他的。(FBD11-H&G,博导兼管理者)

(五)大部分导师尊重学生人格,总体状况良好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作为导师,其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尊重每个学生并平等对待之,是其基本的職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导师能尊重并平等对待我”与实际相符程度的均值为4.1,高于量表中值3,略高于“比较符合”的水平。80%的研究生选择符合,其中,36.8%和43.2%的研究生分别表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详见表6)。这说明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大部分导师能够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人格,总体状况良好。

我从来没把自己当老师,和他们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相处。(HBD3-S&G,博导兼管理者)导师对每个学生都付出一样的关心,没有什么偏颇。(JSS2-H,硕士生)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70位师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导师在履行学术指导责任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导师未履行学术指导责任

极少部分导师虽身处导师岗位,但未担负起培养研究生的责任,甚至连基本的学术指导都无法提供,学生的学术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他们多醉心于私人事务,学生长时间见不到导师,或导师“近在咫尺”,但徒有虚名,未履行指导之实。

我们这个同事,他基本上人也不来,学生都没见过,那么怎么培养学生啊?他的学生基本上都拿不到学位证的,也没发论文嘛。(FBD2-E&G,博导兼管理者)

原因可能在于:其一,导师缺乏育人的责任心,不重视研究生培养;其二,现有的导师考评机制偏重科研绩效,导师的职称晋升、薪酬福利待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科研成果,研究生指导时间难以量化,在少数导师看来,指导研究生只是出力又出钱,还得不到半点“实惠”的差事,权衡之下,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利益攸关的科研工作中。

(二)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不力

1.约三分之一的导师对协商制定培养计划的责任履行状况一般

9.8%的研究生表示“导师基于我的知识基础和兴趣,与之共同制定了个人培养计划”不符合其情况,23.3%的研究生表示符合程度一般,其均值为3.74,高于量表中值3,综合百分比、均值两项指标,得出:约三分之一的导师对协商制定并执行培养计划的履行状况一般,可能与少数导师对培养计划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研究生主观能动性不足有关。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师生共同协商的结果,研究生应对自身个性、特长、优劣势、职业意向和需求有清晰了解和基本的体认,师生双方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之初,就应该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3],共同履行协商制定培养计划的责任。

2.少数导师指导时间精力投入不足

32位受访研究生,有10人(占比31.25%)表示导师对其学术指导时间投入不够。当被问及“您觉得导师在您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怎么样”时,受访者的回答是“极少,我感觉好几个月他都没问一下我的情况”(FBS2-E,博士生),“多少是有一点疏忽的”(HSS1-E,硕士生),“现在的学生,他们甚至都没有和导师单独见面的机会了”(JBS3-E,博士生),“投入不多”(TBSS4-E,硕士毕业生),“相对来说,只能说会顾及到,但说实话还是会少一些”(HBS2-N,博士生),“大导师基本上只是重要的事情签个字,不可能在学生身上投入太多时间”(ZBS1-E,博士生),“跟我来读研究生之前的设想,肯定是差了一大截的,时间比较少,跟别的导师比,我觉得也是有差距的”(HSS4-S,硕士生)。

原因在于:其一,导师指导人数较多,平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精力相对较少;其二,导师担任行政职务、社会兼职等对其学术指导时间造成挤占。研究显示:导师带的学生“过多”和“太忙”的问题分别在31.3%和42.0%的师生交往中存在着。[4]另外,有研究人员提到导师出差、出国导致指导力度不足[5],导师出差、出国或挂职锻炼,客观上会造成面对面指导频率的下降,但在通讯发达的当今社会,可借助聊天软件、视频会议、电话等方式保证指导时间精力的投入。

3.少数导师拿捏不准指导分寸

一是包办代替、大包大揽。研究生阶段旨在通过科研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该过程更强调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师更多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访谈过程中,发现少数导师从想法提出、方案设计、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甚至学位论文撰写等都亲力亲为。

往往有时候导师课题里面的有些成果要给学生的,让他来参与啊,……像我前面都是有现成的课题,基本上我都做好了,然后我让学生跟在后面研究一下,等于我们老师帮学生收集数据啊。实际上反过来讲,我们导师也帮学生打工,你要保证学生有东西,要毕业啊,然后文章也让他来写,数据也在这了,做的方法也在这了,实验结果也在这了,你来总结一下,去投个文章。(TSD3-S,硕导)

导师的出发点是保证学生顺利按期毕业,其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关爱之心令人钦佩,但他们无意中也剥夺了研究生科研成长的机会。科研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是通过一整套训练,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指导跟外边咨询是不一样的,学生一定要通过自己学习,所有东西一定要自己滚过、爬过,才能够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中間说不定又有另外的发现。(TBD2-E&G,博导)

二是一概不帮、任凭学生孤军奋战、独自求索。研究生在科研探索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前路的未知、研究的不确定性,他们也会茫然无助,当他们求助于导师的时候,有些导师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将问题又抛给学生,未能提供任何指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地试误,经历多次失败,这中间的周期越长,临近毕业的压力就越大。导师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时刻指点迷津也是必要的,尤其是研究方向上的调控和指引。

4.少数导师指导态度不尽人意

少数导师在为研究生提供学术指导的过程中,流露出不耐烦的语气、不屑一顾的表情、冷漠的态度,甚至手里一刻不停地忙着自身事务,头也不抬地回应,会令学生产生被忽视、不被尊重之感。还有些导师并无恶意,本着严格把关的初衷,一旦遇见研究生的科研表现不尽人意或未能达到其所期望的要求和标准,就会批评、苛责学生,不顾及学生情面。诚然,布置挑战性任务,给予批评性反馈,对研究生的学术成长都是必要的,但实践中,少数导师仍秉持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未能掌握好批评的“度”和“火候”,不分时间、场合,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考虑不够,无意中滑向了“语言暴力”的禁区,有学者将其细分为显性的语言暴力和隐性的语言暴力。[6]

在研究生师生相处中,隐性的“语言暴力”更常见。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语言暴力,都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考虑到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过分苛责,容易削减其不甚牢固的学术自信,而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占据一定分量,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和反馈往往十分在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7]他们从内心深处更渴望被导师肯定、认可和欣赏。导师对学生不带任何技巧和智慧的赤裸裸批评,不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盲目比较,会让心理弹性弱的学生陷入深度的自我怀疑和无力感,给学生的心灵蒙上一层隐性的、迟滞的阴霾[8]。张辉等人指出导师健全的人格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以及奖惩制度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9]因此,导师需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谨防自己一些无意识言行给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

5.少数导师未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如表5所示,在“导师能尊重并平等对待我”题项上,15%的研究生表示符合程度一般,4.9%的研究生表示不符合,具体表现为按亲疏关系区别对待学生。“组内按学术成果或者按亲疏关系来对待的态度还是很明显。你成果比较多,导师就和你关系比较好。包括各种奖学金、出国的机会、参加会议的机会,可能体现得非常明显,就会有所偏向。”(HBBS2-N,博士毕业生)其严重背离了履行责任的基础——平等对待原则,即履行责任时,对所有责任对象一视同仁[10],不偏袒、不怠慢任何一方。导师在履行学术指导责任过程中,按照个人主观偏好、学生科研表现区别对待学生,不仅会使受冷落的学生内心滋生不平衡、不公正之感,还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更严重的是,学生长期不被公平公正对待,心态容易失衡,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养成。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在当前竞争激烈、压力倍增、营利化日益突出的学术环境下,相比师生感情,少数导师更看重经济利益。

6.少数导师对研究生重使用,轻培养

少数导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每个环节、每一步具体做什么,都有自己的预案,学生如同机械执行的操作工,只是其想法、课题任务的被动执行者,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更遑论研究生创造性的发挥,与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偏离。研究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大量时间都被导师分派的科研任务,甚至与学业无关的事务所挤占,以至于无法抽出整块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导师“用”学生还表现为: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中低技术含量的工作[11],如查找复印资料、录入数据、文字校对等。研究生在师生相处中,平等感缺失,较容易滋生廉价劳动力之感。某研究显示:27.8%的研究生表示导师与自己是老板雇员型关系。[12]受访博士生HBS3-N面对此类指导风格的导师,感到纠结和无奈。

Y:您觉得您的导师在学术指导方面,是否尽到了他应尽的职责?

C:我觉得他太过。他没有意识到大家没有任何自由的感觉,从生活习惯到作息规律,到实验习惯和实验设计安排,没有任何自由的。我们导师基本上要做哪个很具体的东西,他都会告诉你,都是他的意思,你要按他的要求来,发挥的余地很小,你一定要一模一样。导师掌控欲比较强,从高度概括的方向到小的细节,基本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在管。他的观点是,我来就是给你安排任务,你来就是做任务,不用跟我讨价还价,完全是他主导。

7.少数导师管理方式简单,缺乏弹性

对于理工科、医学类研究生而言,课题组、实验室是他们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导师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不得不面临课题组成员的管理问题。科研要想做出成绩,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有些导师为了多出成果,采取类似公司上下班打卡、按压指纹,考核出勤情况的管理制度,有的导师实行签到制,明确规定早到晚归的时间,虽说出了不少成果,但是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这套生硬、刻板的企业化管理方式,内心叫苦不迭。他们感到较多约束,科研工作演变为完成任务,毫无激情可言,甚至引发研究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少数学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会选择换导师或退学。

早晚打卡这种,我觉得是不对的,因为搞研究跟你上班按部就班做事情不一样的,你不可能说我早八点到晚八点一定要来打卡,然后在这做实验,开始做研究。因为你研究的灵感是很奇怪的,有时候我们八点之后才会有灵感。你如果把人限制死了,就会变成一种完成任务,他被逼着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事情就做不了。(JBS3-E,博士生)

8.少数导师的学术指导能力不尽人意

具体表现为无法对研究生的选题和论文质量进行把关,有的导师对学科前沿跟踪不够,授课内容过时,让学生做的选题缺乏研究意义和价值,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當学生遇到研究困境,求助于导师时,导师只能给予极其宽泛的指导,无法提供正面反馈和有效指导。有的导师给学生的指导意见经常前后不一致,想法飘忽不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原因在于:其一,多年脱离科研一线,科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自身学术水平有限;其二,没有相对明确、聚焦的研究方向,研究过于分散;其三,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没有持续更新,未做到与当前国际主流范式密切接轨,仍沿用过去的研究范式;其四,学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并非导师的研究专长,导师能提供的指导有限。访谈过程中,多位研究生通过分享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事例,表达了对学术水平有限导师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系里有个导师在学术指导方面,不能说不好,就是有一点点推卸责任。因为有开题答辩、预答辩,他难以把关学生的方向,他会让学生写两到三个选题,到时候把两三本开题报告拿过去,给系里的老师看,觉得哪个合适就选哪个,没有在开头就给学生把一个很好的关。……学生的工作量特别大。(HSS7-S,硕士生)我找过他一次,通过和他交流发现:我们做的方向,他其实研究得并不太深入,因为他已经好久没看文献嘛,……比如我上次在组会里提到一些问题,结果都没能解决,有时候他提了一点,你如果想验证,是需要时间的,大部分是不靠谱的,还不如自己好好想想这是哪方面问题。(HBS1-N,博士生)以前可能有些期待,现在我觉得别找我麻烦就行了,可能以后我就觉得最好能够远离她。还是有点失望的,学术如果给她打分,在2到3分那样的。(HBS5-E,博士生)

9.少数实验学科的导师对研究生实验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研究生因实验安全事故遭受人身伤害的负面事件屡被曝光,引发人们对研究生实验安全问题的关注。访谈结果显示:在实验学科中,大部分导师能够切实做到加强实验安全教育,但少数导师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对研究生安全教育不到位,甚至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存在一定侥幸心理,未能提前干预。

就春节前一个月里面,我们学校有几起火灾,而且是我们学生做实验引起的,很危险的化学品,稍有火星就爆炸,整个人都会炸没了,还不是说受伤的问题,他为了方便就放在那,多危险,难道你导师没有责任?你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了。(TBD2-E&G,博导兼管理者)

有些高校、学院或系所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常态化制度,切实加强实验安全工作,比如组织专门的安全培训;实行“安全责任分区、具体落实到人”的制度;配备安全设施;出台安全规章和实验操作规程;发放安全手册并予以考核;对实验室进行突击检查等。由于外围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再加上时间精力被其他事务挤占,致使少数导师忽视对研究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未将其纳入自己的责任范畴。

实验安全不归他管,我们这边有一套完整的工业线,也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法,还有安全保障方案。由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安全设备的采购及监控,不需要导师操心。实验室归谁管,出了问题肯定是找这个负责人,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有毒气体的检测,防火以及事故发生之后进行补救之类的东西都是有的。(ZBS1-E,博士生)

(三)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失当

1.少数导师不尊重甚至侵占研究生的科研成果

如表4所示,4.6%的研究生选择不符合,18.5%的研究生表示符合程度一般,由此说明少数导师并未严格按照贡献度大小合理安排署名顺序。这一点在研究生访谈结果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具体情形包括:一是将毫无贡献的学生或者其他单位成员也加入到署名中;二是出于私心,安插另一学生与成果主要完成人共享第一作者的位置;三是导师出于评职称需要,将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写成自己。

我们有篇文章做的并不是他们这方面,但是可能出于合作,(导师)要把他们这个单位挂上作者。其实我们做的,并不是跟他们有关系的,他们本身对这篇文章的贡献也是没有的,如果把他们列为作者,我觉得是不合理的,是不可取的。(HBS5-E,博士生)一作一开始说就是我的,但是后来因为我的同门直博了,他需要这篇文章,虽然是我的文章,……因为我在找工作,导师后来让他不断加入修改过程中,完了之后,我导师有一天说:“他在你这篇文章里面,也花了很多精力和功夫,这篇文章对他也很重要,是不是可以让你们俩做共同一作?”(HSS5-S,硕士生)看是什么文章吧,像EI或者会议,第一作者都是学生;SCI的第一作者都是挂导师的名字,而且导师作一作的话,对导师帮助比较大,我们老师比较年轻嘛,对于评职称这些,也比较需要。(TSS2-E,硕士生)

2.少数导师存在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言行

早在2016年網上就曾曝光过某校研三学生毕业前夕坠亡的事故,据知情人反映该生死前曾遭受导师的巨大压力。虽然这并不是造成该生坠亡的导火索,但导师的言语已偏离文明范畴,侵犯了研究生的人格尊严,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访谈结果显示少数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不尊重研究生人格的言行,具体表现为情绪失控时的肆意谩骂,歧视、贬低,甚至侮辱性言语。

我有个师姐,她母亲生病了,就想回家看一看,然后导师说得非常非常难听,“你母亲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就根本不拿学生当人看嘛。(HBS1-N,博士生)

由于导师在研究生能否毕业问题上,享有较大话语权,学生往往敢怒不敢言,除少数学生选择向心理咨询服务部门求助或向研究生院投诉外,多数学生采取忍气吞声的应对方式,负面情绪压抑久了,易在某个时刻集中爆发出来,师生正面对峙,矛盾全面升级。严重情形还会给学生造成难以排解的心理困扰和障碍,甚至诱发某种心理疾病。心理咨询老师JX4就提到“学生如果来到咨询中心,可能他受到的困扰就是导师表现出比较多的苛责,很多来访者他们用的词叫作‘被导师骂傻”。导师则认为现在的研究生太矫情、娇生惯养、集体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并坚称这样做是为学生好。

他觉得本校学生的特点是自尊心很强,比较自我,没有集体观念,没有凝聚力,也不太尊重老师。(FBS2-E,定向委培博士生)从导师的角度来讲,觉得这是一个指点,或者说“我的导师就是这样对我的,现在的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太差了”。(JX4,心理咨询部门教师)

四、保障导师有效履行指导责任的策略

导师扮演的社会角色主要有公民、亲属、研究者、教学者、服务者、指导者。由这些不同类别的社会角色所赋予,导师需要履行的对应责任分别为公民责任、亲属责任、研究责任、教学责任、服务责任和指导责任。导师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同一角色内部会发生冲突,由此也引发了导师履行责任的冲突。通过前文梳理,发现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实践和学理两个角度审视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的合理性及限度。研究认为未来高校教师实现知识技能社会化,需要导师履行学术指导责任。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重要培养人,在帮助其发展教师工作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概念性理解、培养其从事学术职业的态度和习惯方面[13],可以通过行为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国外访谈调查显示:博士生通过观察导师和高年级同龄人的活动,习得学术职业社会化过程的大部分。[14]本研究对师生的问卷、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导师对学业指导者具有高度的角色共识,有效指导学术是研究生对导师角色的首要职责期望,研究生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成年人,理应具备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意识,故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需协助导师共同履行学术指导的主体责任,对导师而言,具体的底线性要求可包括保证学术指导时间精力的适度投入;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方向予以严格把关;秉持适度原则;对学生的研究进度予以全面了解和必要督促;积极营造开放自由、信任支持的科研氛围;协商制定并灵活调整培养计划,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人格;教导、监督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并以身作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7-01-20)[2018-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EB/OL].(2019-03-04)[2019-07-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904/t20190412_377698.html.

[3]赵姝明,李正熙.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25-27.

[4][12]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19-22.

[5]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博士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61-64.

[6][8]曹珊.高校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策略:以教育沟通为视角[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3):119-123.

[7]哲学诗画.美国教育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人性洞见[EB/OL].(2017-12-20)[2019-07-06].https://www.jianshu.com/p/d1f364fd0cd3.

[9]张辉,焦岚,牟宏晶.研究生健康人格的剖析和塑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21-124.

[10]谢军.责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76.

[11]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13]AUSTIN A E,MCDANIELS M.Preparing the Professoriate of the Future:Graduate Student Socialization for Faculty Roles[M].Netherlands:Springer,1998:397-456.

[14]AUSTIN A E.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aculty:Graduate School as Socialization to the Academic Career[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2,73(1):94-122.

(责任编辑 赖佳)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姚琳琳,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杭州/310023)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限度理论视域下新时期研究生导师指导责任的研究”(2021SCG238)、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GZ20511080006)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