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军事训练育人功能研究

2021-10-12许嘉武剑英刘悦恺

速读·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军事训练爱国主义教育

许嘉 武剑英 刘悦恺

◆摘  要:高校學生军事训练工作已有35年历史,其特殊和重要的育人功能在高校不断地实践中得到了反复验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防意识、培养受挫抗挫能力、增强组织纪律意识、储备国防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军事训练工作并非一成不变,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行变革。进入新时代,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变化,党和人民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这就为学生军事训练增添了了新的时代内涵,高校与时俱进,不断探究学生军事训练的特殊育人功能,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军事训练;育人功能;爱国主义教育

军事训练工作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同时也是必修课,是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思政教育,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伟大使命的重要途径。从1985年1月14日,六总部联合下发《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至今,高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已有35年,从无到有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但进入新时代,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有了新变化,党和人民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这就为学生军事训练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现阶段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继承发扬优势,创新组织形式,扎实做好军事训练工作,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意义重大。

一、把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新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加需要强大的国防做支撑,更加需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青年携笔从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的军事训练工作只有把握新形势,着眼新特点才能贴近“军”味,训有所获。

(一)国家更加重视,顶层设计日渐完善

近年来,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习近平强军思想、抗战胜利日阅兵、朱日和阅兵等提振了人民士气,增强了人民自豪感,更凸显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重要作用。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2019年1月,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19年9月,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学生军事训练以及军事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三个政策性文件的发布实施为学生军事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前进方向,明晰了教考标准,凸显了国家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高校更加普及,开展形式趋于多样

军训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必修课”和“开学第一课”,在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军训教学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个部分,在35年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从阶段性走向普及性,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两门课程共计148学时,4学分;军事训练内容和方式不断推陈出新,随着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慕课、微课、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生动形象的专业教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军事训练效果和质量,培育了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当前我国高校的军事训练从训练模式、训练内容、具体标准、教学方法和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三)学生更加多元,训练方式贴近军味

“00”后逐渐走进大学校园,个性、自信、多元的他们不仅是军事训练受训者,也应该是军事训练的受益者,自信张扬和压力迷惘造就了00后身上的矛盾气质,他们对未来有态度、有想法、有主张,并且已经在行动,他们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发展和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的伟大变革,他们是“新兴”的一代,对军事训练有着独特的向往和理解,我们在摸索军事训练规律的同时,要了解“00”后善表达、爱表现、接受能力强,但身体素质相对薄弱等特点,完善练法,变通教法,创新训法,因材施教,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只有管理者的理念和方法要对的齐,跟得上,贴近部队的“军”味施训,才能达到高校军事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刻目的。

二、探究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新功能

高校军事训练工作经过35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实效和丰富的经验,证实了军事训练工作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新时代的背景下,还需要与时俱进,重整行装再出发,赋予军事训练工作蓬勃的生机和动力。

(一)实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时代变迁,中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爱国主义是几代人前仆后继,实现飞跃梦想的精神源泉,是永不过时的时代“潮流”。

大学生通过军事训练,能够掌握军姿、起步走、跑步走等队列动作,培养优良的作风,增进对军人铁血生活和热血军营的直观了解,有利于后备军事力量的培养;军史馆、军事基地的参观可以增进大学生对党史、军史和我国“高精尖”军事装备的了解,在实践中感悟中国军人为保卫国家安全付出的艰辛努力,感悟祖国7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热血担当,爱国精神的培育变得更加具象化、主观化;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延伸到日常,要求大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国内外形势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等,培养其大局意识,大学生要能够从国际事务中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分辨西方“普世价值”背后侧丑陋嘴脸,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观,升华居安思危的爱国热情,最终实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二)培育艱苦奋斗精神,增强受挫抗挫能力

00后生活在祖国繁荣发展的时期,享受着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和优越,被两代人“捧”起来的他们,缺乏必要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受挫抗挫能力。

严格的军事训练对大学生的考验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与身体上的疲累相比,心理的压力可能更锻炼人。对于初次离开家人,独自生活的大学生来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高压的军训难免使他们心里恐慌,而合理军事训练可以锤炼永不言弃的意志,磨练勇往直前的斗志,增强受挫抗挫能力,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成长的机会。军事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帮助他们“系好第一粒扣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相比中学时代,管理上更加宽松自由,很多大学生会产生懈怠,但其实,大学生活也是丰富、紧张的,大学生面对未来的就业,要学习基础知识、参加实训课程、锻炼社交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培育职业素养等,军事训练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能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提高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三)培养科学生活习惯,储备国防后备力量

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一部手机走天下时代已经到来,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有着诸多负面影响。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和诱人的网络游戏等在方方面面腐蚀着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

科学合理的军事训练不仅有利于磨炼大学生意志、增强大学生抗挫能力,还有利于督促大学生放下“互联网”,走进“锻炼场”, 培养科学的生活习惯。除了可以储备体能、锻炼体魄、增强体质之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激发他们“比学赶帮超”的热情和竞技精神,增加工作学习韧劲儿,培养“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凝聚力。一定程度上也为后备国防储备了力量。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在新的世界战略格局和科技兴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携笔从戎,提高部队整体素质显得十分必要。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对于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研究和使用更加契合,这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军事训练则是国家实现培养国防后备人才长远战略的重要环节。

三、研究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新方法

(一)贴近部队,突出“兵味”

习主席在视察部队时,多次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其实军训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作为大学的必修课,军训应该起到必要的作用和效果,在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统一组织、科学施训,避免在训练时瞻前顾后,松劲儿、泄气儿,高校军事训练工作应该更加贴近部队和军营生活,除了日常队列训练外,要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条令条例的学习、体能训练等,而不只是白天练一练,晚上歇一歇,这样虎头蛇尾式的训练方法很难使军事训练工作起到真正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也需要练出 “兵味”“军味”甚至是“战味”,在摸爬滚打中激发他们的血性和拼劲,提高班级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多少课本上都学不来的知识和宝贵经历。

(二)创新形式,巩固“效果”

近年来,很多高校倾向于组织本校学生通过短期训练承担军训任务,这样的方式锻炼了学生,选拔了优秀人才,同时节约了成本,有利于骨干力量的更新迭代,可谓一举多得。但是部分高校在军训结束后缺乏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导致“效果”差强人意。河北省某高校(因保密要求不便明说)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将承接军训工作的学生和退役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勇士连”,连队成员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宗旨加入到新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当中,利用他们在军训中的威信和群众基础巩固军训“效果”,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爱国教育,打造“兵”味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丰富课程,扩大“战果”

高校军事训练工作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但仅仅扣好第一粒扣子是不够的,军事训练工作不应该定义为一种“活动”,新生搞,老生不搞;九、十月份搞,其他时间不搞。应该把它作为贯穿大学生活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展开,在校期间大学生要完成一定课程的必修课,同时也应当有适量学分的选修课,军事训练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来发展,这样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也有利于扩大军训“战果”。

我国高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已有35年, 它特殊和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得到了反复验证,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防意识、培养受挫抗挫能力、增强组织纪律意识、储备国防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伟大的发展机遇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我们亟需一批“身怀绝技”同时又“赤诚爱国”的国防储备人才。高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军事训练工作,摸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方法,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军事训练爱国主义教育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
建国以来我军的军事训练法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