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移性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征及预后
——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

2021-10-12胡浩强申淑景李醒亚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回顾性转移性病灶

胡浩强,申淑景,李醒亚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52;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疗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pulmonary 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肺癌的一种较为罕见的病理类型,最早于1991年由Travis等[1]报道。根据2015年WHO肺癌病理分类,LCNEC属于肺神经内分泌癌中的一种类型,其病理特点表现为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形态、瘤细胞体积较大、可见组织坏死、多见细胞核分裂、免疫组化可见嗜铬素、突触素或CD56等表达。Shah等[2]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LCNEC约占肺神经内分泌癌的3%,在整体人群中的发病率由2000年的0.16/100 000增长到2015年的0.41/100 000,由于受小样本取材等影响,其与部分低分化癌难以鉴别,在人群中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对于早期LCNEC,手术治疗是基石,以手术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可以获得约50%的5 a生存率[3-4]。但事实上,与小细胞肺癌类似,LCNEC分化程度比肺神经内分泌癌中的典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更低,同时细胞核有丝分裂易见,这些都导致LCNEC易发生转移。Yang等[5]的研究显示,约52.23%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肝、骨、脑、肺是最为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因转移性LCNEC较为罕见,缺乏关于全身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并实施针对性干预十分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通过SEER数据库(版本8.3.9)收集2010—2018年诊断为转移性LCNEC患者相关信息。纳入标准:(1)原发肿瘤位于肺及支气管;(2)具有远处转移病灶;(3)病理类型为LCNEC(ICD-O-3编码:8013/3)。排除标准:(1)存在多个原发肿瘤;(2)缺乏随访数据。筛选出5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原发病灶具体位置、原发病灶大小、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等。OS定义为患者从确诊到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31日。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比较。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各组患者生存期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13例转移性LCNEC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变部位、原发肿瘤直径、转移情况等。见表1。

2.2 生存分析结果年龄<65岁、无骨、肝、淋巴结转移患者OS更长(P<0.05)。患者的性别、种族、原发肿瘤部位、原发肿瘤直径、有无脑、肺转移均非影响OS的因素(P>0.05),见表2。将单因素分析中对OS具有影响的指标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无骨、肝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好,见表3。

表1 513例转移性LCNEC患者的临床特征(n,%)

表2 单因素分析转移性LCNEC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表3 多因素分析转移性LCNEC预后相关因素

3 讨论

LCNEC作为一种相对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预后差,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平均OS仅为5个月[2],分析转移性LCNE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共纳入513例患者,转移性LCNEC在男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并且发病年龄相对较大(≥65岁)。既往文献报道LCNEC发病年龄较大,男性患者居多,并且大多有吸烟史[1,3,6],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因SEER数据库未记录患者吸烟史,本研究未能对转移性LCNEC患者吸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既往有研究表明,约90%的肺癌与吸烟相关,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0倍[7],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对每年吸烟≥20包,未戒烟或戒烟时间<15 a的50~80岁人群进行肺癌筛查[8]。我国2021肺癌筛查指南也建议对50~74岁的高风险人群行筛查[9]。因转移性LCNEC发病年龄较大,患者大多有吸烟史,并且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为预后的有利因素,提示早期规范的肺癌筛查能有效改善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转移性LCNEC原发部位大部分位于肺野外周,位于肺上叶最多,与Filosso等[10]的报道结果相符。有研究发现LCNEC原发病灶位于肺野中心(中央型)或肺野周围(周围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周围型原发病灶者OS更长[11]。但在本研究中,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未观察到原发病灶位置与预后的联系,这可能与不同研究对于中央型LCNEC与周围型LCNEC的界定并不完全相同有关。且本研究仅纳入了具有转移病灶的LCNEC患者,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尽管如此,鉴于目前对转移性LCNEC的治疗并无统一的标准,同时有研究表明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可将LCNEC划分为不同的亚组进行治疗[12-13],所以,对不同的转移性LENEC,根据基因型的划分进行精准治疗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

LCNEC骨、脑、肝转移较肺转移更为常见,提示LCNEC易发生远处转移。Wang等[14]的研究显示,Ⅳ期LCNEC骨、脑、肝转移率分别为31.6%、34.2%、36.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肝、骨转移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提示LCNEC伴肝、骨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与Yang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未观察到转移性LCNEC脑转移与患者OS之间的联系,Rieber等[15]的研究显示,各分期LCNEC患者治疗后仅有25%的患者会发展至脑转移,所以并不推荐对所有LCNEC患者常规行预防性脑放疗。而对于已经存在脑部转移病灶的LCNEC患者,Kawabe等[16]的研究指出,脑部放疗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状态,延缓患者因神经系统病变而导致的死亡。目前对LCNEC脑转移的预防及治疗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局限:(1)回顾性收集SEER数据库中的病例信息,可能因回顾性研究的属性而导致偏倚,同时SEER数据库仅收录约30%的美国人口,不能分析整体人群发病情况;(2)SEER数据库未能记录如患者功能状态评分、吸烟史、合并症、肿瘤标志物情况、Ki-67表达情况及基因突变情况等,也不能获取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信息,而这些都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综上所述,转移性LCNEC预后差,多见于老年男性,年龄≥65岁、骨、肝转移是转移性LCNEC预后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及对骨、肝转移病灶监测和预防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

猜你喜欢

回顾性转移性病灶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回顾性评估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小肝细胞癌的准确性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