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保教育策略分析

2021-10-11韩志辉

教育界·A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策略分析高中地理

韩志辉

【摘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环保教育引入其中,不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习惯。文章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中心,探讨了有效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力争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德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共同构建美好、清洁的家园。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保教育;策略分析

现如今,环境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综合国民素质的关键步骤。新课标要求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高中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尽力找到地理学科知识中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将地理学习和环保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高中地理教师开始重视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地渗透环保教育,不但可以更容易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现阶段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最终会反馈给人类自身。因此,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才会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以指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更健康的行为方式参与到日常的环境保护中,树立对环保事业的责任心。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现状

(一)太依赖课本,难以与生活联系

高中教育是应试教育,使得很多教师太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提高考试成绩上,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忽略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太过于注重课本内容,硬性遵照地理教学大纲,将地形、气候等自然知识以及城市能源等社会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生活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枯燥,而且无从对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二)受传统观念影响,忽略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在众多學科中属于文科的范畴,与语、数、英、物、理、化等学科不同,该学科考查学生的开放思维以及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很多地理教师觉得地理学科比其他学科简单,所以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够,不重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地理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然后根据相关大纲要求安排学生背诵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很难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可是很难形成健康的人格,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三)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面临着高考应试的压力,太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无法从理论教学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并且,很多学生虽然接受了理论性的环保教育,但是缺乏实践,无法真正体会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造成环保教育的效果不太乐观。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一)注重环保教育切入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新时期的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应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入手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相关的教学内容与环保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例如,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这一专题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包括对宇宙、海洋以及资源等的相关研究。教师在讲解这一专题时,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地球生态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的好坏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对生态环境的看法,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加深对大自然的印象。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增进对大自然的感情,感受生态环境对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在学生讨论完以后,教师可以引入环境保护教育,告诉学生既要不断发展经济,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不能盲目地掠夺式发展,始终秉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恰到好处地引入环保教育,可以更直接教给学生环保知识,使学生感同身受。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将环保付诸行动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将地理学科按照文科来教授,让学生对地理课本进行背诵学习,极大限度地限制了地理学科的开放性。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想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除了对学生开展理论教育,还应注重开展第二课堂,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现在的环境状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等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比如去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或者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感受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有关部门对治理环境污染所做的相关努力。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入教材内容,比如观察到一些环境污染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让学生从气温、空气等方面对环境污染做出合理解释,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引起环境问题的成因。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做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借助互联网,拓宽环保教育的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中课堂教学中。高中学科知识复杂难懂,将互联网运用到高中课堂中,不但可以简化教师的讲解过程,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互联网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上,给学生讲解一些环境保护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太过于局限教材内容的弊端。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分享一些环境热点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发表建议,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

例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章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了解,让学生对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的统一化概念,掌握自然环境地域分布的规律。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一些自然环境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这些图片和视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环境热点问题,比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列举一两个让学生讨论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成因,然后从生活实际出发,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白色污染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环境污染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其成因,并且提出减少白色垃圾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搜索互联网知道白色垃圾主要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塑料制品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与水质造成极大的危害,处理白色垃圾时,可以采用填埋、焚烧或者回收利用的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树立了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关心的重要问题,环境好坏涉及人类的切身利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将环境保护教育灵活地渗透进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到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行动中感受环保的力量;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信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一定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郑章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C].南宁: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仇君.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4):83-84.

王丽彬.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17(19):245.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策略分析高中地理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