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红剧生存现状与学校传承研究*

2021-10-11方思成许伟欣梅旭东

大众文艺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宿迁戏曲音乐

方思成 许伟欣 梅旭东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淮红剧是江苏苏北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历史悠久,题材丰富、曲牌多样,曲调优美。其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传统。

一、淮红剧概述

淮红剧被江苏省戏曲志纳入淮阴地区七大剧种之一,二十世纪早期流行于苏北宿迁地区的地方剧种,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其曲调来自淮安的《满江红》所以得名淮红。淮红剧又叫淮红调、旱船调,集明、清以来,苏北、皖北一带的民歌和近百种的民间小调逐步发展而成,所以我们又称淮红剧为“百曲”。

(一)淮红剧发展的历史进程

淮红剧最初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坐唱,运用曲牌联唱的方式来表现民间的传统故事;其二,在大型集会,传统佳节等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唱词表现简短故事或赞扬功绩。

明清时期,宿迁地区受到黄河水灾,百姓民不聊生,民间艺人为了养家糊口在河、湖岸边搭台演出,随意做场。此时的艺人流动性较强,每到达一个地方就会吸收当地的戏剧文化并和自身文化相融合,故当时的淮红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曲调。到了乾隆年间,水灾被控制,艺人逐渐稳定,淮红剧这才得到迅速发展。清朝后期,淮红剧在宿迁地区正式形成,舞台遍布于宿迁、沭阳、泗阳、泗洪以及周边地区。

清末民初时期,淮红剧在唱法上形成了东西两个流派。东派以宿城梁邦杰为代表其唱法较为柔和,委婉缠绵,韵味无穷。西派以宿迁县罗运章为代表,唱腔以刚见长,响而不噪,浑厚朴实。东西两派刚柔并济共同发展,相互形成鲜明的对比。1928年由东派梁邦杰组成“清音演出组”,淮红剧第一次在戏曲舞台上大放光彩。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社团解散,淮红剧团也随之凋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挽救这一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江苏省文化局多次派遣专业人士对淮红剧进行挖掘和整理,整理出曲牌百十种、唱本数十个,并编制成册。1954年底再次成立淮红剧团,淮红剧再次在民间流传。

(二)淮红剧的曲调渊源

宿迁附近的淮红调音乐绝大多数是以扬州清曲为原型,主要是通过扬州清曲的母曲进行转变而出现的。清朝时期,宿迁街头卖唱的歌妓都住在宿迁城中的火神街区,这些歌妓基本上都是来自扬州,所唱的曲调属于扬州的曲调。这样就导致宿迁的民间艺人吸收了这样的小曲的曲调,甚至结合这样的一种曲调丰富了所在区域的民歌。近百年来,当地的民间艺人,尤其是宿迁艺人,如梁帮杰、藏玉堂、杨瑞芝等人经过不断地艺术实践和长期的研究、探索、改革与创新,使苏北平原上这朵“淮红调”的音乐之花越开越鲜艳。

二、淮红剧传承现状

宿迁是淮红剧的发源地之一,亦被誉为“淮红剧重镇”,淮红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生存现状以及传承价值得我们关注。

(一)淮红剧的传承模式

淮红剧最初的传承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其模式是“家族传承”为主和“师徒传承”为辅。“口传心授”重点在“传”和“授”即师父教学的方法;“心领神会”重点在“领”和“会”即徒弟学习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970年宿迁市文化部门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对宿迁地区内的淮红剧进行发掘和整理,将淮红剧的传统剧本、曲牌、唱本等资料建立专门的淮红剧档案资料库。之后,地方政府大力加强淮红剧的宣传,开展淮红剧进校园的活动,培训学员。

(二)淮红剧在当地学校传承情况

宿迁市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是宿迁地区第一所将淮红剧引进校园的学校,该校于2008年举办了“淮红剧进校园”活动,获得圆满成功。该校设立了一个“淮红剧陈列馆”,馆内陈列淮红剧的剧本、唱本200多册,道具服饰等众多。国家一级作曲家王安顺先生被该校聘请,撰写了《三借芭蕉扇》《龟兔赛跑》《家乡的淮红剧》等课本剧。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戏曲氛围,学校还加大资金投入,聘请国家淮红剧传承人杨秀英为学校开设淮红剧社团,指导学生们学习淮红剧;邀请沭阳县淮海剧团的王美娟团长给学生们进行演唱指导、剧目编排。淮阴、泗阳的一些小学也先后举办了“淮红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音乐课堂将淮红剧传授给学生们。

三、淮红剧传承路径探析

淮红剧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其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来自民间生活,保留了所在区域的特殊的文化。淮红剧的音乐给所在区域的音乐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淮红剧的传承不仅能够提高淮红剧的艺术价值,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能够保障江苏省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淮红剧传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媒体宣传

通过调查发现,35岁以下的人民群众大多不了解这一剧种;35岁到60岁的人群中只有极个别的了解;六十多岁的老人多数都了解,可是很多年都没有接触了。这就需要结合媒体的手段进行宣传,因为媒体宣传具有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可以让群众快速了解淮红剧。

(二)创新淮红剧

通过调查发现,戏曲一旦离开了观众就不会有任何的价值。戏曲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以满足大环境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传统的地方戏曲,如果按照固有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必然无法吸引观众,只有适应时代的需要对戏曲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学习淮红剧。

(三)抓住传承的主体

当今传统文化回归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很多的学校都将戏曲纳入课堂中。淮红剧传承的当务之急是要选择宿迁地区的学校作为教学传承试点,让学生对淮红剧的认识及理解得到丰富,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将戏曲艺术和相应的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于戏曲艺术的接受感。抓住学生作为淮红剧传承的主体结合淮红剧自身的特点找到一条适合传承发展的道路。

四、淮红剧的学校传承

从20世纪的20年代开始,由于众多外来音乐文化的涌入,本土音乐在学校的音乐教育里逐渐地被忽视。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音乐教育是对人开展的教育,核心就是达到人的音乐素养提升。淮红剧和本土音乐教育课程结合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对学生开展本土音乐文化素养完整性的打造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淮红剧的学校传承问题分析

不少学校较重视文化课,轻视音乐课,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接受淮红剧教育的时间较少,这也加大了音乐教师的戏曲教学难度。一些学校的老师对教学的内容也缺乏创新,在淮红剧理论认知以及演唱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淮红剧教学效果不佳。还有一些音乐教师对于现代教学技术过分依赖,仅是让学生们观看有关淮红剧的视频,让课堂变成了呆板的“电影”课,这就使学生无法参与戏曲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积极性较低。

(二)淮红剧的学校传承意义分析

淮红剧的学校传承促进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淮红剧为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淮红剧的音乐文化是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所在的区域文化的特色。淮海地区属于北方文化以及南方文化的过渡地区,所以淮红剧的整体特点不单单有北方戏曲的豪放,同样也具有南方戏曲的婉约。选取这样的一个剧种作为音乐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和所在地区的文化进行紧密结合,同样也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相应文化的学习,令音乐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五、淮红剧本土课程开发措施

(一)师资培训

淮红剧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淮红剧的专业教师团队。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宿迁地区各学校在进行淮红剧教学时,多数是外聘的戏曲教师,而不是本校的音乐教师。探其原因,一方面是校方对外聘戏曲教师专业水平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各校的音乐教师在戏曲能力上的薄弱,多数只是简单的接受戏曲的培训,甚至没有接受过戏曲培训。在没接受过戏曲培训的老师中,只有极个别能够演唱淮红剧的片段,故无法完成淮红剧的教学工作。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有针对性地培养淮红剧师资,是传承淮红剧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09年的时候宿迁沭阳县开展了一个“淮红剧进校园”的学校教师培训班活动,聘请当地德高望重的民间艺术家进行指导。这种面向全体音乐教师开展的培训班,是当下最快速,最高效的培训方式,既可以搜集到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料,能对音乐教师在淮红剧教学、演唱以及理论等方面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淮红剧教材建设对淮红剧的演唱发展、人才培养、理论建设以及传承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淮红剧的传承多数来自“口传心授”的经验传递,建设合理的淮红剧教材是当代学校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材的内容选择要恰当,具有传承性质的技能动作等要求在教材中要有详细的体现,同时也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清晰地体现出淮红剧的价值取向。教材的编写要严谨,可以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淮红剧的著名艺术家参与编制。

(三)课程实施

健全规范的淮红剧课程实施制度能够更好地促进淮红剧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淮红剧传承的最终目标。淮红剧课程要按照教材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不能照本宣科授课,要对课程再度创造和开发,体现课程的个性化和创造化。地方和学校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淮红剧支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音乐教师大胆地进行探索创新,充分开展淮红剧课程的实践。

在课程实施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积极地探索者。老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途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多样性的原则,因材施教,有目的性地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淮红剧的有关知识,感受淮红剧的独特魅力,为以后传承淮红剧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宿迁戏曲音乐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大运河·宿迁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