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美学视角下非遗文本文化信息的英译策略*

2021-10-11张崎静

大众文艺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译者文化遗产美学

张崎静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构筑了华夏文明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交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数量大幅增加,翻译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本民族或本区域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翻译非遗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是极大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日益重视。知网显示,相关研究成果有200余篇。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工具主要包括:文化和跨文化交际、功能目的理论、传播学、变译论、生态翻译学等。主要研究可以概括为四种取向:(1)面向原文,研究艺术术语的宣传翻译问题,此类研究强调探索非遗术语的本意,如陆志国提出应研究源语文本的框架构建寻找阐释的空间;(2)面向译者和译文,主要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如陈芳蓉认为译者运用翻译手段对非遗文化进行变译、在文化特色和国际认同中把握平衡;(3)面向译语读者,从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视角进行读者认同程度研究,如黄映雪提出以受众为先的原则帮助受众理解接受他国传统文化;(4)面向翻译生态环境,研究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共同之处促进翻译活动的问题,如季梦婷、孟繁旭提出要从注重整体—关联,讲求动态—平衡和体现生态美学这三个角度出发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上述研究各有侧重,源自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立足点尚在讨论中。多方探索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内容,提升翻译质量。

三、翻译美学理论

翻译和美学的紧密关系由来已久。古罗马的著名哲人西塞罗在将希腊哲学翻译成拉丁文的过程中,提出需要重视“辞章之美”。近代,我国涌现了众多翻译名家流派:严复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朱光潜提出了“艺术论”,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等,这些思想无不与美学颇有渊源。理论中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但是,提出并系统研究翻译美学理论的历史相对较短。1993年出版的《实用翻译美学》和1995年出版的《翻译美学导论》奠定了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理论基础。翻译美学指“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翻译美学重点研究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目前,翻译美学理论主要应用于研究文学翻译范畴。非遗文本信息翻译的研究尚不多见。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流芳百世,在于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美。翻译美学理论正是在翻译文本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开展专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采用翻译美学的观点,分析探讨非遗翻译文本实现审美再现的可能性,对避免文化信息流失,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翻译美学视角下非遗文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美学理论有三个重要概念:客体的审美、主体的审美以及审美再现。就中国非遗文化英译过程而言,客体的审美指中文非遗文本、音视频的审美,不仅包含可见可听的文字层面、语音语调层面的审美信息,而且包含了需要感知的文化意象、情境意蕴等超文本抽象感情的审美信息。主体的审美指的是译者在鉴赏非遗中文文本的语言及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能动地用英语再现审美信息。审美再现则是对翻译提出的要求,要求译者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的全部信息体现在译文中,即最大可能运用译语中相似的语境,展现非遗的表述方式、概念内容以及其他文化意象。因此,翻译非遗文本的目标为通过将非遗文本、译者以及翻译活动有机的结合,最大程度使得译语观众获得与本地观众相似的审美感受,产生共情,做到文化相通。基于这一目标,非遗外宣文本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可以采用策略,再现以下的非遗之美。

1.再现音律美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繁多样。其中,以传统戏剧、曲艺类项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质是中国古诗的一种表现形式,具备鲜明的韵律节奏美;且各民族流传的史诗、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朗朗上口的语音美也是不可忽视的特色。因此,在此类非遗外宣文本的翻译,应重视再现原文的音律美。

音律美如何再现,翻译大家给予了很多实践和指导。吕叔湘在《英译唐人绝句百首》中指出:“英文诗也有和中文诗的平仄相当的节奏,就是轻音和重音的配置”。在中国传统戏剧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英语的轻音和重音,进行组合匹配,以达到再现传统戏剧中曲折而丰富的情感,朗朗上口。许渊冲翻译的昆曲《桃花扇》唱词,就是一个典范。其中第23场,李香君独自坐在凉亭,唱出了:“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这里借物抒发了她的悲伤、寂寞和对失去消息的爱人的思念。许老的译文:The chilly wind pierces my bed curtain ice-white;I am too tired the incense to light.许老主张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应注重押韵。这里两句译文的句末white和light,体现了相通的韵律[ai],很好地体现了音律美。而且[ai]的发音类似于叹息声,再现了剧情中香君的悲伤、抑郁之情。又一句“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许老翻译成排比句My lonely shadow feels shy.My soul is too weak to fly.My life hangs on a vernal thread.译文注意结合英语的轻重音发音习惯,重新安排,保持译文的音色与原文一致,节奏一致。排比句呈现了韵律感和节奏感,适合演唱。

2.再现方言美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区域的乡土文化。乡土方言在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如江浙一带的评话、山东快板、京津地区的大鼓等。周领顺指出,方言是在当地口口相传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通过再现方言美的手段,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信息,体现当地的各种文化特色,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方言,首先需要理解方言的具体含义。如非遗项目扬州评话,艺人在说书正文之前,先要暖场,他们称为“嗒屑子”(dà xuè zi)。所表达的是一本正经地说无关紧要、东拉西扯的话。“嗒”这个字的发音非常清脆,“屑子”在中文中有琐碎的含义。艺人口若悬河的形象非常生动地展现出来。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应的词汇,既表达这一活动的含义又传达其感情色彩。因此,在英文翻译中,可以翻译为chat to warm up the scene。“chat”不仅有聊天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干脆利落,能够很好地展示艺人形象,“to warm up the scene”解释了评话中这一环节活动的意义,帮助英语观众更全面的理解评话。扬州评话《武松》中,有一句:“我不说,他不看账,我一说,他就翻账簿子,这是有意装佯,不理我。”“装佯”是扬州本土方言,意思指懂了装不懂,犹如北京话中的“装蒜”。在英语中找与之相近的文化含义的语句,可以用play dumb表示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因此,“这是有意装佯”可以译为“This is a play dumb.”将方言的形象美和含义美,通过翻译综合反射到译语当中。

3.再现意象美

非遗文本翻译不仅包含有形的语言层面审美再现,更重要的是无形的意蕴、情感审美再现。刘宓庆教授指出意象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让人通过观看阅读后脑海中形成画面或身体产生感觉。就非遗文本而言,就是指附加在文本或非遗项目本身的意蕴和情感。因此,在翻译时,再现意向美就是向译语读者传达非遗项目所传递的文化意境。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菜系菜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比较常用的做法是采用意译加注释的形式,充分展示文化意象和食物材质,以满足译语人士更好地了解的需求。如淮扬菜著名的三头宴,有一个菜名狮子头,经常让人疑惑,如果直接翻译菜品材质Pork Ball,虽然直截了当,但菜品名的文化意境没有能够传递出来。狮子头名字由来是肉圆因刀工精湛而形状浑圆、颗粒鲜明,看上去像精神抖擞、活泼可爱的小狮子的头。如果能把其文化含义传递出来,读者看到会感觉食欲大振、精神振奋。可以采用随后标注解释的方式,体现意向美。This dish looks like heads of lively and lovely little lions,so it is called Lions’ Heads in Chinese.

五、结语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表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文交流的“高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内容,其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翻译美学这一理论工具,对非遗文本的文化信息进行整体审美再现,可以尽可能保留非遗独特的艺术美和文化美,让更多人体会更多样丰富的文化。

猜你喜欢

译者文化遗产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外婆的美学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