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2021-09-30郑夤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学创新初中体育

郑夤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理念的渗透,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方式迫切需要实现创新变革,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体育课作为与国民身体素质相关的必修课程,对于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意义重大。初中体育课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调节情绪状态。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创新 教育质量

面临新时代教育改革,广大初中体育教师急需深入研究并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改革,全面提升教学工作质量。笔者主要研究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并提出若干创新方向,以期为体育教育界工作者提供建议。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情况

1.教学内容不合理

课堂教学内容是课程精华所在,也是保障教學活动顺利开展的知识载体,对整体教学工作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初中体育教育资料愈加丰富,许多先进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不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料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中的拓展活动往往处于忽视地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爱好及教学规律没有深入的了解和重视,导致正式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内心实际需求。加上多数初中生处于心理成长期,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较重,街舞、跑酷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运动类型对其吸引力较强,相较之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缺乏流行元素,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2.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属于应试教育阶段,多年来受其教学制度影响致使体育学科受重视程度不足,体育课地位边缘化。由于体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体育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受打击,教学模式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体育教师所处地位尴尬,受学校升学政策影响,为迎接中考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课业学习,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甚至一度出现体育课沦为自习课,学期末体育课程变为文化课现象。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导致体育教学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继而体育课程的教学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3.评价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中,教师主要采用固定的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学生个体化差异没有得到合理重视。当前体育成绩评价中,仅根据性别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存在部分学因身体机能差异导致评分较低,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鉴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的现象,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提升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开展个性化教学。[1]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源源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进而提升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教师需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可根据班级学生性别比例开展专项教学,当班级中女生数量偏多时,可多开展对于肢体灵活性与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健美操、瑜伽等体育项目;当班级男生人数偏多时,则多开展与力量对抗以及体力要求较高的篮球、足球等项目;当班级中男女同学比例相当时,可选择与体力与肢体协调性相关的综合型体育项目,例如羽毛球、排球等项目。

2.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结合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的特点,体育教学方式创新可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块。初中体育教师可利用户外活动场所,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游戏活动。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组,之后可根据学生自主意愿进行二次调整。

3. 改变教育方式。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有着所有老师的通病,认为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应该服从教师。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应该进行改正。现在的教育,所有的教育改革,针对的主体都是学生,希望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为学生日后有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从根本上说,课堂上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只是引领者。这就好比在羊群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前面领头的羊,在前面带领羊群进行探索,往哪里走,只是给了引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说出对于体育是怎样理解的,或者在学生心目中体育的重要性,然后在进行游戏时,教师用旁观者的眼光观察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学习体育,让学生充分体验在体育课堂中自己所起的作用。这有利于体育课堂的创新。

在上体育课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之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定制不同的体育计划,在本学期期末一定要完成,这就当作是体育课的期末考试。现在的体育成绩也已经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当中,不过让学生只为了成绩而学习体育,选择体育科目,还不如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将学生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学生期末考试的内容,体育教师提前把考试内容分发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真地做准备,认真地学习体育知识。学生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是体育的考试内容,为了考试而学习这项体育知识的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有发展学生体育优缺点的眼睛,然后了解他们的体育运动爱好,最后给学生一些建议,让他们自己选择。学生们一定会重视教师的观点,因为他们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学生们一定会认真对待的。而且,大国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体育活动是学生喜欢的类型。从某种方面说,学生可能因为这件事更加信任教师。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改革后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评价,可有效提升初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进而有效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建国.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07):36.

[2]刘鸿斌.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3+20.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教学创新初中体育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