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专业群生态与治理方略

2021-09-29宋亚峰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专业群双高计划生态系统

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制度设计,也是高职院校凝聚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在生态学视域下,通过分析我国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专业群生态发现,“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专业群生态在专业群个体层面、专业群种群层面、专业群群落层面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形成了专业群生态系统独特的进化机理,呈现出特色优势专业群个体的自我生长进化、专业群与专业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专业群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机理。为优化专业群生态系统的机能,科学治理专业群生态系统,应坚持固本强基,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坚持百花齐放,培育协同共生的专业群生态系统;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自身不同层次的社会服务能力,彰显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专业群;生态系统;治理方略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9-0022-07

作者简介

宋亚峰(1992- ),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评价(天津,300350)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20JZD055),主持人:潘海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制度设计,也是高职院校凝聚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1]。恰切的专业群布局是高职院校发展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专业群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高职院校内部资源的共享共建,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重构高职院校的治理体系。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方案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配套方案,教育部于2019年4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2019年10月公布了拟立项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2019年12月正式公布了“双高”名单。名单主要包括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B档、C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B档、C档,不同类型的建设单位共计197个。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名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双高计划”建设时代。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来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校名单,截至2020年4月,我国高职院校共计1423所,在校生数1280.7万人,占全部普通高校总数的53%。这些高职院校广泛分布于我国308个地市级行政单位[2],成为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生力军”。占我国高等院校数“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双高计划”是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项目实施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从示范校、骨干校到优质校,再到“双高”校,可清晰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逐步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向[3],不同建设项目开始进一步注重特色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始进一步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双高”校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阵营中的“关键少数”,“双高”校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对推动我国1400多所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群是“双高”校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专业群建设是“双高”校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建、专业整体结构优化、院校治理优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本研究将以我国56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的高职院校为例,探究样本院校的专业群生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职专业群的治理逻辑,以期为我国“双高”校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优化方略。

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专业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本研究基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学科移植和隐喻的手段,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问题的研究中。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物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过程的一门学科。传统的经典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将其进行隐喻和移植可以构建出专业群生态系统概念模型,见图1。与一般的生态系統组成类似,高职专业群生态系统也主要由专业群个体(individual)、专业群与专业群形成的专业群种群(population)、不同专业群种群形成的专业群群落(community)、外部环境系统的各类主体等不同的要素组成。在专业群生态系统中,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受教育需求和社会对教育系统培养的各类人才的需求是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此,多元需求就如自然生态系统的太阳能一样。在上述需求的驱动之下,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摄入外部环境系统的场地、设备、资金等要素,通过教育的生产者——学校系统的吸收与加工,经过一定周期,培养出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多规格和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以供给教育生态系统众多的教育消费者,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我国首批56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分布于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涵盖了综合、工科、语言、财经、艺术、农学、医学等不同类型的院校。“双高”校在不同程度上代表了各自领域学校和专业群发展的最高水平。因此,解剖“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专业群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生态学视阈下,我国“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专业群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特征。

猜你喜欢

专业群双高计划生态系统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