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真情境和真任务引导思考

2021-09-28吴非

关键词:语文学习任务思考

吴非

摘要:无数的“情境”和可能的“任务”,未必能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不必把语文学习搞得太复杂,教学生会学语文,培育好的思维习惯,“听说读写”才有可能成为能力和素养。学生学会思考,也能通过语文教科书获得启示。那么丰富的经典,便像一把把钥匙,为他们打开无数通向未知领域的大门。

关键词:语文学习;情境;任务;思考

对于近些年逐渐热起来的“情境”和“任务”,有人以为是作文教学的创新。其实,所谓的新理念,往往是一线教师在长期课堂实践基础上的归纳提升。三十多年前,中小学命题作文流行过一波“假如我当……”,作文课也有过一阵骚动。有专家给予高度评价,有媒体推波助澜,当作重大突破。那一年,我教初二。学生写过“假如我当校长”“假如我当市长”,甚至写过“假如我当联合国秘书长”,看起来壮志凌云,心忧天下。可惜没过几年,学生连“假如我当老师”也不敢写了——老师警惕的眼神在等着呢!

那些“情境”“任务”虽然有趣,却不够真实。有段时间,常看电视台主持人就一些事件采访当地市长,他们的“问”与“答”却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很失望。作为被访者,要能展示行政智慧,安抚人心。可惜,多数人的语文水平有待提高。每念及此,令人扼腕:他们的语文到底是谁教的?有的空话一堆言不及义,有的一通套话敷衍,有的只是僵硬地背讲稿,也有一些说话都不流畅……于是,我找机会对学生说:你们以后不要再“假如”了,好好读书思考,做个有语文评论能力的、会学习、会干活的市民。没有积累经验的自觉,没有捕捉信息的意识,没有思考判断的能力,没有解决实际困难的勇气,不认认真真学语文,从事任何工作都会误事。

不必把语文学习搞得太复杂,教学生会学语文,培育好的思维习惯,“听说读写”才有可能成为能力和素养。学生学会思考,也能通过语文教科书获得启示。那么丰富的经典,便像一把把钥匙,为他们打开无数通向未知领域的大门。从课文中,学生能了解什么是仁政,什么是人本,什么叫政通人和,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语文学习材料中,学生能学会体察人心,将心比心,同情悲悯,权衡谋略,进退有据,兴利除弊,知人善任……无数的“情境”和可能的“任务”,为什么没进入学生的视野?如果学生能有广阔的视野,能善于积累经验与方法,能有个人的发现与创见,能有思考和探究的意识,而不是把全部精力用于对付一张考试卷,语文学科才有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资格。语文教学不重视思维品质的培育,语文不过是简单记诵,甚至连“工具”也算不上。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考虑基础教育之于未来的责任。基础教育阶段也应当培养学生思考、应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比如,让学生写一写“紧急情况下封闭居民小区的相应措施”,学生未必能写得全面、完整、正确、得当,可是,因为有这个“真任务”的引导,他们一定会认真对待。思维发展了,视野开阔了,有价值的学习便开始了。

这是语文课的任务吗?是的。语文课要培育思维,也要培育创造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搜集筛选信息,对事物的发展作出推测和判断,想象社会可能發生的各种状况,关注不同人的反应,选择对策,总结经验教训,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和任务,都需要语文思维和表达。

学生知识和经验有限,许多领域未曾涉足,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学习的情境和任务,也许他们不会主动去关心考试以外的某个具体问题,没有机会也没有意识去接触相关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往往需要特定的情境,而这个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完全是他们可能会遭遇的。比如,因为疫情,一个十万人的社区不得不封闭。应当如何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何安抚人心?如何统筹协调?学生探究这些挑战性的问题,带动的是积极的思维。他们开始思考,之前积累的各类知识和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梳理、综合、运用并被检验。

让学生思考各种可能的情况,如本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需要帮助的项目、物资配送可能遇到的障碍、分管部门的职能和行政实力、人力动员和预备力量的分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讯保障、安民告示的定时发布、是否有预案等,难不难?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如果都开始想,不难。

一名快递员每天能送多少单?紧急状态下在同一地点配送相同的生活补给,效率可能提高多少倍?对一名高中生而言,可能半节课的讨论就能解决问题。一名基层公务员,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有思考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需要一本正经地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能胜任,不一定非要北大清华的文凭。中学语文教育要多一些这样真实的学习任务,以培养实用的语文能力。

据我观察,绝大多数学生从没想过要当市长,他们专注于更感兴趣的事。但我觉得,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能思考行政得失,有服务精神,甚至在某一方面比官员更有智慧,才是城市的幸运,也应当是社会愿景。所以,培养有智慧、有服务意识的人,所有学科要各尽所能。激励学生寻找问题,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即使学生今后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某种具体专业,也能尽可能地了解世界,尊重科学,不做反智的蠢事,有辨识是非真伪的能力,有判断事物的能力,遇事有策略,知道尊重专家,尊重有智慧的人,同情和帮助没有能力的人……总之,不能把考试之外的事都当作与自己无关,不能总把那些“考试能得分”的东西当作“有用”。

不必再纠缠“有用”“没用”了。如果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开始思考了,认识到要面对难题了,感到表达一个意思需要斟酌了,发现事物复杂盘根错节了,有价值的作文练习才会开始。至于“有用”“没用”,“真有用”还是“可能有用”或者“好像有用”,现在未必说得清。

学科没有边界,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工具,所有学科的知识也因此可以进入学生的视野,懂得触类旁通,综合运用,就学会了学习。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任务思考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