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1-09-28黄爱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肢体社交

黄爱丽

苏州市广济医院 215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较常见于青壮年,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其临床表现常因个体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认知、思维方式、精神活动等方面的不协调〔1-2〕。该病病程长、病情复杂且反复发作,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3-4〕。本研究通过在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针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拟探讨采取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苏州市广济医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类,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5〕;②智力正常,可配合进行治疗护理的患者;③四肢躯体正常,无严重基础疾病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及智力发育迟缓者,②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③严重躯体障碍或活动受限的患者,④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⑤其他因各种原因无法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0~48岁,平均(35.80±2.15)岁;病程3~15年,平均(9.61±2.3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19例,大专23例,本科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45岁,平均(35.77±3.18)岁;病程5~20年,平均(10.12±2.17)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8例,大专25例,本科及以上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精神药物干预,入院后进行入院宣教,详细讲述住院注意事项、病房环境、作息制度等;每日测量患者体温与心率;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维持舒适的温、湿度;记录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防止患者外出等。

1.2.2观察组 患者进行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主要包括网购社交技能护理、活动交流技能护理、 生活交流技能护理。①网购社交技能护理:为患者模拟网上购物的流程,指导患者进行网上模拟购物,直至患者获得小型商品礼物,满足患者自我努力获得收获的喜悦。患者在提选货物时,医护人员引导患者考虑自我需求,让患者主动描述货物的用途及需求,并给予肯定,引导患者完成购物。②活动交流技能护理:为患者提供演讲、歌唱、看报交流、下棋等娱乐活动,患者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织患者进行团队活动,交流活动规则、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心得等,锻炼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活动能力等,让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交流活动当中来。③生活交流技能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模拟进行烹饪、洗衣、乘坐公交、理财等日常生活活动,每周组织1~2次,生活心得交流活动,组织8~10例患者分享日常生活活动的心得,表现好的进行上台展示,为其他患者树立榜样,从而得到真正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1.3.1肢体功能 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肢体功能〔6〕,主要为进食、活动、穿衣、如厕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好。

1.3.2社会功能 通过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AFE)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7〕,对患者社交技能进行快速问答,共计10项,满分10分,分值越低表明社会功能越好。

1.3.3生活质量 通过简化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8〕,共8个分量表,36个条目,包括生理状况、社会能力、躯体疼痛、情感状况、精神状况、躯体功能、生命活力、总健康。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结果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分,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AF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FE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F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FE评分情况比较(分,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SF-36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复杂、不确定,临床并无统一定论,病情呈现迁延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直觉、感知、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同时患者还表现出精神、生活、肢体运动等多方面不协调的现象〔9〕。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药物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患者病情〔10-11〕。而药物干预基础上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生活能力。因此,本文探讨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同时对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为设计、构建、实施各类护理与患者实际生活场景、文娱活动、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类似度高的、契合高度的训练护理措施〔12〕。其能更好地刺激患者的神经功能,更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恢复〔13-14〕。本次研究表明,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相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干预后ADL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SAFE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F-36各项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该护理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病情,促进肢体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原因可能为契合度高的护理措施对获得社交体验、生活经验、自我肯定,沟通交流等方面更有帮助,从而进一步提升肢体功能、社会功能等。

综上所述,采取生活契合式社交技能护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肢体社交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肢体语言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肢体写作漫谈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