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护士自主-联结性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关系

2021-09-28张卫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消极总分条目

张卫华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西宁 810007

自主-联结性是青春期、青年早期变化最为明显的心理特征之一〔1〕,是一种既独立自主、又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联结的能力,它影响着人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工作业绩等。随着医疗机构规模和功能的拓展,临床聘用年轻护士成为用工的必然趋势,而年轻护士大多处于青年早期〔2-3〕,自主-联结性占主导,他们更多关注自身的思想、情感、需要和尊严等,从事的工作更多需要与人沟通、交流。研究发现〔4-6〕,个体在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自主联结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故自主-联结性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本研究选取该院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提升临床年轻护士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45名护士,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98.8%。全部女性,年龄18~24岁,平均19.2岁,汉族 185人(76.4%),少数民族 57人(23.6%)。受教育程度:本科18人(7.4%),大专135人(55.8%),中专89人(36.8%)。独生子女126人(52.1%)。

1.2 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①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SCL-90)〔7〕,通过自评症状严重程度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D1)、强迫症状(D2)、人际关系敏感(D3)、抑郁(D4)、焦虑(D5)、 敌对(D6)、恐怖(D7)、偏执(D8)、精神病性(D9)和其他(D10)共10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1分为无症状,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偏重,5分为严重。统计指标为总分与因子分两项。90个条目单项分相加得到总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每一因子由所属条目得分相加为该因子分,分值越高,反映该因子症状越严重。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条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筛选阳性进一步检查。其中,其他(D10)因子为睡眠与饮食情况的附加条目,以下数据中不列入讨论范围。②自主-联结量表(Autonomy-Connectedness Scale,ACS-30),由Bekker〔1〕在原50题基础上修订而成,用于衡量个体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性。量表共30个条目,包括对他人的敏感度(Sensitivity to Others,A1)、管理新情境的能力(Capacity For Managing New Situations,A2)、自我觉察力(Self-Awareness,A3)共3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制,1分为不同意,2分为基本不同意,3分为部分不同意、部分同意,4分为基本同意,5分为同意,有1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其余为正向计分。量表信效度较好,A1、A2、A3的α系数分别为0.83、0.82、0.81。各因子所属条目(反向计分条目转换后)总均分为该因子分,A1、A2因子得分越高说明所反映的能力越强,A3因子得分越低说明自我觉察能力越高。③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8〕由积极应对(B1)、消极应对(B2)、应对倾向3个因子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0分为不采取,1分为偶尔采取,2分为有时采取,3分为经常采取。统计指标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应对倾向三项。原始经Z转换及公式运算可得因子分,Z(应对倾向)>0,提示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主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Z(应对倾向)<0,提示个体在应激状态下更习惯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1.2.2实施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护理心理专业人员,统一指导语,统一组织。按每组40人,一次完成3个量表的团体测试,所有被试者均知情同意。剔除连续、随意、胡乱作答及回答条目不全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轻护士SCL-90心理健康状况

该护士群体SCL-90总均分为(116.06±36.87)分,各因子均分均低于2,其中,得分最高的三个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及焦虑症状,与护士常模组比较,研究组总分及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见表1。

2.2 年轻护士自主-联结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自主-联结性的三个因子(A1~A3)与SCL-90的9个因子(D1~D9)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发现,自主-联结的管理新情境能力(A2)与SCL-90的9个因子(D1~D9)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觉察力因子(A3)与SCL-90的9个因子(D1~D9)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2。敏感度(A1)、管理新情境能力(A2)、自我觉察力(A3)进入SCL-90总分的回归方程,其中,管理新情境能力(A2)、自我觉察力(A3)两因子可以预测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P<0.01),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异解释率为14.8%。见表3。

表2 自主-联结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分析(r值)

表3 自主-联结与SCL-90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2.3 年轻护士的自主-联结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自主-联结性的三个因子与应对方式两因子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发现,敏感度(A1)因子与消极应对(B2)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管理新情境能力(A2)与积极应对(B1)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B2)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觉察力(A3)与积极应对(B1)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B2)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4。以自主-联结的三个因子为自变量,应对倾向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A1)、管理新情境能力(A2)、自我觉察力(A3)进入应对倾向的回归方程,其中,管理新情境能力(A2)、自我觉察力(A3)两因子可以预测护士的应对倾向(P<0.01),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异解释率为19.5%。见表5。

表4 自主-联结性与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分析(r值)

表5 自主-联结与应对倾向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年轻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后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角色,护士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在过了新鲜和好奇感之后,常常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心理反应〔9-12〕。本研究发现SCL-90得分最高的三个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及焦虑症状。提示,从校门走进临床一线,年轻护士群体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适感,集中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焦虑。这可能与临床一线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初入职场人际关系的适应有关。但与全国护士常模比较,该年轻护士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此结果与之前多个研究结果不一致〔13-15〕。分析其原因可能有:①目前护生在校期间和岗前培训加大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其初入职场更加自信〔16〕;②年轻护士入职第一年大多有带教老师,独当一面的压力尚未出现;③年轻护士工作之余没有太多的家庭负担,业余生活较丰富,有效地调适了心理健康。

综合自主-联结性与SCL-90研究结果可知,自我觉察力差的护士,出现心理症状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护士个体管理新情境能力越高,自评症状越轻,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有研究发现〔17-18〕,个体行为自主、联结的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高,在社交、人际和学习方面的适应性就越强。年轻护士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这年龄段个体的生理、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初入职场,在人际交往上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提示应关注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时要结合护士所处年龄段特征综合分析,在开展护士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侧重于突出自我觉察力的培养,引导护士向内的自我探索,结合临床一线护理技能的开展、人际关系的应对策略等,提高护士应对新情境的心理素质与能力,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和应激情境的反应方式,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应对方式。本研究显示,年轻护士的自主-联结性影响着其应对倾向。高敏感的个体对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即对他人有更高敏感性的个体,在应激情境中,更倾向使用消极应对策略,如:逃避、退化、压抑等,与吴志霞等〔19〕研究结果类似。年轻护士在临床一线既是独立的个体,也与自身以外的大环境发生各种密切关联,其中,人际关系是首先要面对的压力源。此阶段的护士言行表现出一种“自我抑制现象”,顺从性高,不随意流露真实的自我,为力图获得领导和集体的好感,在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投机性”。因此,年轻护士面对新的环境,在适应压力的初期,对外部事物的敏感性和警觉性提高,对“自己感觉没有足够把握”的事情会更倾向于采取沉默、旁观、回避等消极策略。在做年轻护士心理工作时,应把护士的人际关系作为主要切入点,依托社会心理学知识,一方面要教会护士如何对他人做出客观的、符合事实的认知与评价,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的思维倾向,另一方面引导护士在社交情境中提高自我知觉能力,通过不断观察、评价自己,调整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逐渐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群体生活。本研究只是通过探讨自主-联结性来与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其他心理健康品质对年轻护士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检验。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消极总分条目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