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28洪秋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品管圈依从性住院

洪秋平

德州市中医院内科 253000

冠心病是一种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心内科疾病。其中大多数发生在老年患者中,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心内膜斑块破裂,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1-3〕。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有心绞痛、心悸、疲劳等。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冠心病的认识逐步加深,冠心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也逐渐提高〔4〕。住院期间通过积极医护干预,可能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有干扰〔5-7〕。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方法是一种目前被广泛采纳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持续性改进循环护理方式,品管圈活动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护理人员为主,提倡团结互助,有利于优势互补。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全方位且有效的护理干预,近年来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可〔8-9〕。本文拟探讨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德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的患者80例,住院时间是2019年6~12月,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得分组,分组方法依靠SPSS的random select,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住院前相关注意事项宣传教育,注意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积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医师反馈,指导患者合理服药。观察组患者进行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PDCA包括四部分:(1)计划。对于入院的患者,首先需要明确其临床诊断,严格按照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身体状态等,将药物、心理、并发症、饮食等护理干预进行计划和实施。(2)执行: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理人员、护士长、主治医师,进行如下护理干预:①药物护理:提醒患者按时并且按量进行服用。②心理干预:患者由于缺乏对冠心病的了解,往往内心存在恐惧心理。另外,冠心病的患者可能情绪波动比较大,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语言沟通,避免其过分焦虑和恐惧,积极告知患者治疗方法等,使患者预知诊疗程序。部分患者对该疾病不够重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尽量配合医师和护理人员。③并发症护理:冠心病患者往往症状、程度、并发症不一,应该进行个性化处理。冠心病患者并发症较多,如血栓、心衰等。护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在临床工作中排除安全隐患,严格遵守护理操作各项规定。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汇报。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各种常规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等,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条目,保证患者的营养水平。科学、合理的饮食保证机体营养,为患者提供低热量、低盐、高维生素的饮食方案,促使患者的病情尽快稳定。此外,建议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预防便秘。叮嘱患者戒烟戒酒。(3)检查:护理人员在需及时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于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及时向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定期进行记录和整理。(4)总结:护理人员对每日护理干预措施、效果、问题等进行整理和记录,以便及时改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心理状况、功能状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健康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功能状态比较

对照组患者功能状态分数是(93.59±2.71)分,观察组是(99.13±3.3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n(%)〕

2.7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长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7。

表7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8 两组的专业知识的了解、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8。

表8 两组专业知识了解、护理满意程度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冠心病的治疗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方式,安全性高,治愈率也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一系列不良事件,对于冠心病的患者,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及机体状态的治疗效果不一,长期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0-13〕。已经有研究发现,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干扰〔14-16〕。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仅要注重为冠心病患者给予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更要重视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尽可能辅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合理饮食,制定规律、完善的食谱,并在护理方面尽可能地为患者减轻并发症带来的不良感受和负担〔17-19〕。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是近年来广为认可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于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身体及心理状态、诊疗期间可能面临的情况和不良事件,积极予以优质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0-21〕。该科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了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价值,从药物、心理、饮食、并发症护理4个方面予以优质的护理干预,发现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品管圈依从性住院
妈妈住院了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