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验光仪验光在眼科中的应用

2021-09-28刘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散光光标屈光

刘斌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验光属于一项精密的工作,检查结果的精确性能够为后续的纠正与治疗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为与同行交流、分享在使用综合验光仪验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现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验光的240人共440眼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240人,共440眼。受检人员男性为132例,女性为88例,年龄15~43岁,平均(35.8±2.3)岁。

排除标准:(1)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人员;(2)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员;(3)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低的人员。

1.2 方法

将受检的240人440眼先采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取得相应的数据作为电脑组。

同步将上述人员采用电脑验光仪联合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取得的相应数据作为联合组。

对比两种验光方法所获得的屈光不正检出率、单球镜、单纯散光、复性散光、混合散光的检出率数据。

电脑验光仪验光主要方法:对受检人员眼睛进行观察,看眼睛内部有无杂质存在,检测受检人员的裸眼视力。受检人员端正姿势、端坐于电脑验光仪前,调节电脑验光仪的光心距、镜眼距等,受检人员保持眼睛与验光仪持平,进行验光检测。

在电脑验光仪对受检人员进行验光的基础上,又使用电脑验光仪联合综合验光仪对受检人员进行了联合检测。分别独立的对受检人员的双眼进行红绿交叉试验、调节散光轴度数、轴向。检查中需要注意调节受检人员的双眼平衡,保持双眼视力的一致。检查结束后,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对受检人员的屈光度进行确定,并选择不同的镜片为受检人员进行试戴,从不同角度、不同场合试验受检人员的佩戴效果,从而进一步调整受检人员的散光度数、球镜度数。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屈光不正检出率指标方面,联合组为93.18%,电脑组为70.91%,联合组明显高于电脑组(P<0.05);单球镜指标,电脑组为40.06%,联合组为30.73%,电脑组高于联合组(P<0.05)。复性散光指标,联合组为53.17%,电脑组为42.95%,联合组高于电脑组(P<0.05),见表1。

表1 受检人员检测数据统计[n(%)]

3 讨论

屈光不正[1],是指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作用后,正常情况下能够在视网膜上呈现的物像却无法呈现,反而呈现的物像落于视网膜的前方或者后方,需要临床上采取手术或纠正措施,才能清晰的看到物像的现象。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2],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产生屈光不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用眼错误,例如侧躺看书、看手机、看电视,如无仅有荧屏下看手机或电视,斜看视物等错误的行为习惯,造成成年后屈光不正的情形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最终会对个体的视力造成减弱,影响当事人的视觉能力,降低了工作生活的自身感受,降低了生活质量。

因而在早期发现屈光不正的情况下,需要尽早接受眼科临床的检查与诊断,并根据检查结果在医师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在有效的改善视力现状的同时,也能起到进一步防止视力恶化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临床医学验光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电子验光仪[3],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屈光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易学、检测结果立等可取的优点。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间接眼底镜[4],在两个物镜/聚焦镜及一个分光器的作用下,自瞳孔缘将光线引入,沿着投影系统的轴向,检测光标做轴向移动,在前焦面的图片可在无穷远处成像,能够清晰的在正视眼的视网膜上聚焦,当被检眼有屈光不正的情形时,前后移动检测光标,使得作为检测使用的图片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通过改变进入眼睛的光线的聚散度,从而保证检测图片的成像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而自动计算受检眼的屈光度。

在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检测过程中[5],需要注意如下事项:(1)调节控制。在对受检人员进行检测前,通常都会要求被检测者注视测试光标或检测图片,从而引起了受检人员潜意识中的自我调节机制功能,有可能使检测结果与准确值发生正向或反向偏离,造成了近视或者远视的矫正过正。因而在检测前,需要与受检人员沟通,放松心情,并在实际检测时,首先将测试光标“雾视化”,测量开始前,被检者先看到一个“雾视”光标,以此来放松调节,以尽可能的使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

当前,电脑验光仪检测所用的光线一般为波长为800~950 nm的红外光。这是由于:(1)眼内组织对红外线吸收较少,多数的光线可被眼底反射,因而检测光线经过眼内媒质后能量损失较少。(2)对被检眼来说,检测视标和检测光线不可见,较好地克服了测量视标引起的调节问题。

综合验光仪(Phorometer),是在20世纪初期,作为检查眼外肌功能的仪器出现的,通过引入可机械化的转换镜片从而实现了屈光检查的功能。所谓综合验光[6],就是在客观验光的基础上,通过综合验光仪的作用,利用多组透镜及验光视标的综合使用,对受检人员的主观感受进行检验的一种检验方式。与电脑验光仪相比,作为更加精细的一种验光工具,综合验光仪使用交叉圆柱镜等能够对受检人员的眼睛的视网膜轴位、散光度进行更为精准的测量与定位,将客观检测得到的数据与受检人员的主观感受相结合,更加精准的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本组资料结果也显示,在屈光不正检出率指标方面,联合组为93.18%,电脑组为70.91%,联合组明显高于电脑组(P<0.05);复性散光指标,联合组为53.17%,电脑组为42.95%,联合组高于电脑组(P<0.05)。单球镜指标,电脑组为40.06%,联合组为30.73%,电脑组高于联合组(P<0.05)。这可能与电脑验光仪检测结果的主观性以及复杂、精准检测结论形成的不足有关。

眼睛是人类的重要的视觉器官,对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发生屈光不正后的纠正、治疗措施,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重要的是在未发生屈光不正前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正确的用眼姿势。要端正坐姿,坚决不可出现平躺、斜视等用眼方式,尤其是对书籍、电子产品的观看时,更需要注意。(2)适度的用眼强度。要保持适当的用眼强度,在观看电子产品,书籍时,需要保持防止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形,需要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与调整。(3)恰当的周围光的应用。柔和的周围光的使用,能够对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减轻眼睛的疲劳。(4)适当的营养支持。常吃有利于保护视力的食物,或者维生素。(5)必要的、科学的、长期的眼部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在眼科验光中,使用综合验光仪辅助电脑验光,能够明显提高屈光不正的检出率,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方便临床医师、受检人员根据自己的具体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治疗措施,为受检人员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便利,提高受检人员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散光光标屈光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3 ~12 岁儿童高散光的临床分析
孩子散光不一定都要戴眼镜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某单位职工屈光不正患病情况分析
眼的屈光参差及配镜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陈光标吃剩饭倒了谁的胃口
陈光标:巴菲特先生,我要裸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