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古镇的空间形态演进*
——基于徐州市窑湾镇“城—河”关系分析

2021-09-27宁昱西周梦茹NINGYuxiZHOUMengruWUXiao

上海城市规划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系大运河运河

宁昱西 周梦茹 吴 晓 NING Yuxi,ZHOU Mengru,WU Xiao

0 引言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其中,江苏段运河拥有大运河世界文化因子点(段)总数的40%,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千百年来,运河沿线孕育出无数以河为家的城镇①江苏省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运河古镇共计4处,分别为:第四批国家级名镇邵伯(扬州市)、第六批国家级名镇孟河(常州市)、第二批省级名镇窑湾(新沂市)和第七批省级名镇码头(淮安市)。。这些城镇与运河水系本身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受到运河变迁的显著影响,其本身已经成为运河变迁的最佳见证者与展示者。

进入21世纪后,历史城镇价值挖掘与保护逐渐成为规划界的“公约”,运河古镇更是因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文化价值而备受瞩目。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将运河周边历史城镇纳入运河保护范围来统筹考虑。因此,本文从“城—河”关系视角出发,结合古籍文字和历史地图,对运河古镇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探讨,为运河古镇历史价值的研究和大运河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1 研究综述

有关大运河的研究资料不胜枚举,主要集中在3个方向。

一是有关大运河历史空间变迁的研究,涵盖运河河道、周边城镇及生态环境多方面,是关于大运河研究的最主要方向。此类研究有对运河整体历史的追溯和梳理,如岳国芳所著的《中国大运河》、傅崇兰所著的《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也包括对河道变迁、城镇空间、运河工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曹宁毅[1]重点研究了扬州段古运河水系变迁,以及两岸功能的演变;吴晓[2-3]对运河古镇的历史演化综论及背后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运河古镇的文化价值;杨静[4]通过技术模拟分析了大运河生态环境的演变,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类环境评价构成要素及新的综合环境评价模型。还有部分学者从漕运制度、水工建设[5]85等角度出发,对运河历史空间演变进行分析。

二是有关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研究,包括运河区域产业经济、人口的流动和社会结构等。部分学者论述了大运河商品经济对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马俊亚[6]115认为,长期弃海运、行河运,造成国家财政的极大浪费,并给沿运河地区造成不可估量的生态灾难。部分学者则从区域展开,研究运河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及地方社会转型的影响。

三是关于运河遗产的研究,随着大运河申遗,诸多学者从“保护与开发”角度出发,对运河遗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单霁翔[7]提出延续运河遗产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王建波等[8]对大运河水路遗产体系进行界定;俞孔坚[9]则基于发生学方法建构历史模型,明确了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及特征。

本文选取古镇窑湾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空间变迁演进角度出发,通过实地勘测、历史考据、空间图解等方法,展开宏观层面运河水系变迁与微观层面城镇空间演进相结合的历史研究;通过进一步对各时代环境下社会经济背景的对比,重点揭示运河古镇城镇空间演进与运河水系本身变化之间的共生规律与背后的动因机制。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窑湾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45 km,骆马湖西岸(见图1)。窑湾三面环水,天然地界定了古镇的地域范围,对窑湾古镇的溯源其实也是对不同时期运河水系的研究。本文以窑湾“城—河”关系为剖析主线,对运河水系、城镇空间两条脉络展开并联式提取研究,叠合并映射在不同时间阶段,以全面把握古镇的演进轨迹与“城—河”关系。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图1 窑湾区位图Fig.1 Site location of Yaowan

(1)考据文献,地图还原:以历史文献及历史地图的考据为主,结合现场实地勘测、咨询有关学者,分阶段对大运河历史线位及窑湾镇区历史要素进行空间还原。

(2)推演形态,文化解读:结合历史要素,对不同时期的古镇空间形态进行还原,并通过文化解读形成连续的演进轨迹,归纳总结运河古镇的“城—河”关系。

(3)发散视角,挖掘动因:通过非空间视角解读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有助于明晰窑湾镇“城—河”关系演进背后的动因机制。

3 运河古镇的历史演进研究

窑湾起源于秦汉军镇,唐代正式建立镇制,明清随着泇运河开通,窑湾迎来了快速发展,并在民国时期达到巅峰,一度成为苏北地区商贸产业最为发达的经济中心。通过相关文献及历史地图的梳理,依据窑湾镇客观发展规律,可将城河演进划分为4个阶段。

3.1 古镇发展期(从秦汉到宋元时期)

早在秦汉时期,沂水两岸形成了诸多逐水而设的军镇,驻军利用囚犯在此烧制瓦窑,故称“窑湾”[10]97,[11]15。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唐王朝施行州县制,在窑湾设隅头、口合两镇,标志着窑湾地区正式设立镇制。及至宋代,窑湾商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颇具特色的商埠街市②宋代窑湾由于码头少、船行慢,商船停靠后须在窑湾住宿一宿以备足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地方上规定三更后开城门、落吊桥,店铺开门营业;船商和街市居民均早起从事商贸活动,一旦天亮商船即出航,赶集的农民也回家吃早饭,街市开始罢集。这种当地特有的集市被称为“夜猫子集”。。这一阶段城镇依水而兴,从离散逐渐集聚成片,初步形成早期城河相依的空间布局模式。

3.1.1 运河水系变迁

古窑湾周边水系复杂,处多水交汇之地。黄河夺泗前,该地区属淮泗水系,泗水纵贯徐州,又有沂、泡、汴、沭、睢5条支流汇入泗水(见图2)。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窑湾开凿支河与运河水系联系,方便货品进出。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黄河沿汴水夺泗夺淮,沂水、沭水、泗水及濉水出路受阻,泗水在徐州与济宁间逐渐潴积成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沂水滞蓄在马陵山西侧漫溢逐渐潴积成骆马湖(见图3)[12]90。

图2 早期区域自然水系分布图Fig.2 Regional natural water system of early stage

图3 黄河夺泗后区域水系变化图Fig.3 Changes of regional water system after the Si River has been captured by the Yellow River

黄河夺泗夺淮改变了窑湾地区的水系格局,对运河河道和航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之前,窑湾漕运主要依托泗、沂、汴等天然河道进出,辅以一定的工程和维护措施。而在黄河夺淮期间,原有水系和运河通航河道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一情况下产生的“黄运分立”“避黄济运”指导思想也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元明时期的运河工程。

3.1.2 城镇空间演进

在宏观经济方面,制陶工艺作为窑湾早期特色产业亦带动了早期窑湾的航运、商贸产业发展,使窑湾由单一的军屯演化为功能更为复合的城镇。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军镇功能的保留共同促进了窑湾聚落体系和城镇空间的改变。

在中观聚落体系上,至唐宋期间,沂水两岸形成两处集中镇区,分别为邳州窑湾隅头镇及宿迁窑湾口合镇[5]87,[6]121。除两处集中镇区外,早期沂水两岸的瓦窑也已逐渐演化为大量小型村落。

在微观城镇空间上,早期的窑湾作为因据地险而设的军镇,即使在功能日益综合、人口不断集聚、商贸活动兴起后依然驻军屯守,并建设和保留了圩墙、校军场、军营等大批军事城防设施(见图4-图5)。

图4 秦汉时期窑湾空间演变图Fig.4 Spatial evolution of Yaowan area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图5 唐宋时期窑湾空间演变图Fig.5 Spatial evolution of Yaowan area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3.2 古镇繁盛期(从明清到民国时期)

明代泇运河的开通成就了窑湾与大运河的共同繁荣,随着隅头、口合的两镇合一,窑湾逐渐发展成为江苏运河段的漕运重镇。民国初期,窑湾维持了这一繁荣,借助海外商贸机遇取得进一步发展,并自治成市。这一阶段可以称为窑湾发展历史上的繁荣鼎盛期,受地质与河运变迁的影响,两镇合一,空间集聚效应增强,并进一步辐射至周边,散点状村落延伸至平原地区。

3.2.1 运河水系变迁

早期大运河经由山东南部,借助黄河漕运,过徐州直抵淮安清口而联通邗沟。黄河夺泗后因频繁溃决阻碍漕运,严重影响京城粮食供应。公元1604年(明代万历三十二年),明政府采取“黄运分立”“避黄济运”方针,以避黄为目的新挖泇运河,并引昭阳湖水济运③黄河夺泗后,苏北鲁南地区水患不断,应天巡抚都御史总理河道翁大立上书“上下八十里,可别开一河为漕”;公元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春,万历皇帝采纳开新河的建议,命李化龙开凿泇运河,“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余里,尽避黄河之险”。[13]。泇运河的开通实现了运河水系与窑湾的直接联通,也使其水运优势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发挥,极大刺激了当地漕运的发展(见图6)。

图6 明代开凿泇运河示意图Fig.6 Sketch map of the Jia Canal excavated in Ming Dynasty

随后,清政府又在公元1681年至1688年(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间,于黄河东侧(约由今骆马湖以北至淮阴)开中河、皂河近200里(100 km),彻底将运河路线与黄河河道分隔开,此后这一稳定的河况延续了近300年[14]。直至清光绪末年,因政局不稳,漕运停止,苏北运河无人过问,任其淤塞,才致使通航300余年的泇运河荒废,除汛期涨水外,均不能通航。

3.2.2 城镇空间演进

在宏观经济方面,以漕运盐运的络绎兴盛为依托,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窑湾成为大运河苏北段最繁华的码头和商贸重站。清朝康熙年间,窑湾全镇拥有商号、工厂、作坊360余家,拥八省会馆,商贾云集[11]43。商业业态以餐饮茶馆、烟酒百货、农副产品、客栈服务、纺织缝纫等为主,其中以餐饮茶馆和旅馆服务类为盛。至民国初期黄金十年,窑湾的商业目光更是转向海外市场,虽然迦运河南北断航,但窑湾利用运河南部航道一路收粮,运至上海向海外出售以换取石油和百货。与此同时,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发展良好的资本主义形势也激发了地方自由商贸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窑湾借机自治建市,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工商城市[10]58。清代因航运区位由枢纽转变为终点,窑湾各类商铺会馆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也进驻了大量的洋行票号,经营的主要内容也由餐饮茶馆、旅馆服务转为食品烟酒百货销售类,相比传统运河经济而言,这一阶段古镇的经营模式已拥有难得的国际视野。

在中观聚落体系上,1688年的山东大地震导致窑湾隅头镇与口合镇因地震合二为一,窑湾形成发展合力,镇区也依托大运河进一步扩张④公元1668年,山东郯庐发生8.7级大地震,窑湾隅头镇因此沉陷地下,剩余幸存者迁入窑湾口合镇,从此窑湾宿邳两镇合二为一。公元1670年,康熙大赦天下,大量明朝的旧官员至苏鲁地震灾区开荒生产,窑湾因此汇集了多省的前明官员及其族人。,成就了现代窑湾的雏形。1787年骆马湖东部荒地的开发形成了60余座新村庄,窑湾镇域内村落分布也由沂水、大运河沿岸开始向内陆平原地区延伸。

在微观城镇空间上,窑湾城镇格局基本在这一时期定型。在城镇空间结构上,镇区内部形成西大街金融中心、镇中心生活中心和中宁街农副集贸中心3大核心功能区,商业设施沿串联3大中心的主要街道分布;南哨门、西门和北门3处对外旅馆服务区;后山河两岸、东西大街形成两处宗教医疗服务区(见图7)。在城镇空间特色上,清末民初,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原有城镇格局上依据古代军事设施规划和修建了具有浓烈军事特色的城防设施⑤公元1835年,为防御太平天国起义军,举人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营建奇门遁甲八卦阵,主要特点包括:以镇区中央水系及滨水长街作为八卦太极线,街南属阳,街北属阴,街南分出12条深巷,为“十二地支”;同时按五行七星北斗,于西大街筑哨楼5座,中宁街筑哨楼2座,形成七星八卦,以控制镇区所有要道。7座过街哨楼加上东城、西城、北城门楼构成窑湾镇10大炮楼指挥所,又称“十天干”。这一军事工程直接影响了现代窑湾镇的城镇形态。[10]710,窑湾城镇空间结合内部水系形成了独特的“奇门遁甲”格局;同时这一时期窑湾镇内也出现了大量西洋建筑,如天主教堂、洋房票号等(见图8-图9)。

图7 清末窑湾城镇空间结构图Fig.7 Spatial structure of Yaowan Town in late Qing Dynasty

图8 明末清初窑湾空间演变图Fig.8 Spatial evolution of Yaowan area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图9 民国初年窑湾空间演变图Fig.9 Spatial evolution of Yaowan area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3.3 古镇衰落期(从抗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日军进入窑湾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钱庄、银元、皮货、丝绸布匹、珠宝首饰被洗劫一空。1946年6月,国共内战打响,国共双方开始在窑湾地区展开长时间拉锯战,至1948年11月窑湾迎来解放。窑湾在短短15年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次大战,不仅300年来积累的社会财富和地方经济基础消耗殆尽、陷于停顿,历代累建的房屋建筑也大部分损毁,周边的运河水系整体上变化较大,古镇水运地位和经济影响同样日渐式微,窑湾彻底丧失了原先在区域商贸集市网络中的经济地位。这一阶段受社会动荡影响,城镇衰败,水运停滞,城—河发展共衰。

3.4 古镇转型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北水网系统逐渐得到恢复,但由于铁路交通的兴起,漕运往日的优势不在,窑湾也失去了原有的商贸枢纽地位,成为普通的农业小镇。但随着大运河文化价值逐渐被挖掘,运河古镇开始被重新审视。窑湾凭借其独特的城镇格局和历史价值成为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之一。该阶段城河借由水利规划、文化复兴而重新复苏。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城—河新的增长动力。

3.4.1 运河水系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北地区开启了大规模的水网重塑和整治工作。1958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系统整治京杭运河的建设任务,国家将京杭运河苏北段(徐扬段)列为一期扩建工程,重点抢修里运河和中运河险段,加固堤防,疏浚航道,大运河自此重新通航,并改道经徐州北上。同年导沭整沂工程开始,于窑湾北部新开辟了沂水水道,根据国家水利建设统一规划,为保证运河通航要求,骆马湖设为常年蓄水库用以控制运河水位,因此该阶段下运河河道的宽度、深度较以往有明显增加(见图10)[12]52。

图10 1949年后苏北水网重塑Fig.10 Reconstruction of water network in Northern Jiangsu after 1949

3.4.2 城镇空间演进

在宏观经济方面,经历了计划经济集中封闭、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短暂的沉寂期后,窑湾镇的文化地位开始凸显⑥2009年,窑湾入选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5月,江苏省文物局确定徐州市窑湾古建筑群(赵信隆酱园店)入选省文物局首批“江苏省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项目;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窑湾作为沿线资源点一并被划入保护范围。,尤其是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窑湾作为大运河徐州段的重要遗产开始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在中观聚落体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快速增长,窑湾镇区和镇域内的自然村落扩展蔓延,进入快速扩张阶段。2011年后,随着窑湾镇区新一轮的开发建设,镇区居民逐渐外迁至古镇区外围,窑湾镇因此跨过圩沟向北扩展。

在微观城镇空间上,现阶段窑湾古镇的整体产业定为外向型文化休闲和旅游服务,在经营业态和服务对象上已发生巨大变化。古镇内形成了北门—西大街—中宁街一线的餐饮、零售、文化展示旅游产业街;而城镇生活服务中心则随着镇区的拓展,移至北门外新镇区处(见图11-图12)。

图11 现阶段窑湾城镇空间结构Fig.11 Spatial structure of Yaowan Town at present

图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窑湾空间演变图Fig.12 Spatial evolution of Yaowan area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 城河演变的多层驱动机制

在城河演进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对运河和城镇同时施加影响,如社会的兴衰、技术的进步、区位的变化、经济的转型。有的因素通过改变水系而影响城镇空间,有的因素则是推动城镇发展而赋予运河新的功能,而这种多层动力驱动下的作用机制才是“城—河”关系演进的常态。

这种驱动机制可分为3层:基础层、驱动层和结果层。基础层保障机制的健康运作;驱动层直接作用于城河的变迁,推动城镇、运河空间的共同演进;结果层即在多层驱动机制下呈现的城—河演进特征(见图13)。

图13 城河演变的多层驱动机制Fig.13 Multilayer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river evolution

4.1 基础层:自上而下的国力表征

社会平稳状态下政府相关投入是多层驱动机制的基础。无论在何阶段,大运河的南北贯通皆为发展重点,并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和全面保障。以输入资本、制度、人力和技术的方式,优化大运河沿线各城镇的资源配置,维系经济稳定和战略安全。

明清时期的泇运河开通,解放后的苏北水网重塑工作,都是对运河演变、窑湾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前者解决困扰运河百年的黄河水患问题,并直接促使窑湾走上了发展的巅峰。后者保障了当今运河的南北贯通,并帮助窑湾成功转型。同理,在社会动荡时,基础层就丧失其影响力,城—河发展陷入停滞甚至衰败。如1931年日军侵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8年间,由于处于长期战乱状态,运河与窑湾的空间发展停滞甚至大步后退。

4.2 驱动层:共同作用的发展引擎

直接动力来源于表层、核心和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这些动力将直接作用于运河与城镇的空间变化,分别为水利水工的建设、产业经济的转型和不可抗力的变化。

4.2.1 表层动力:水利水工的建设

水利水工的建设是城河演化的表层线索,直接导致城河空间的改变。

为保证航运通畅,窑湾周边水系经过了多次开掘、疏浚、填埋和改道,从最初的城河间接联系到后来的城河直接相连,水利水工建设直接改变了地区水网布局。水系形态和水网结构的调整改善了窑湾的水运条件和交通区位,映射在城镇空间上直接导致了窑湾城镇空间的变化。早期的窑湾仅仅是沂水畔的普通军镇,随着运河水系的逐步开凿,窑湾的城镇空间快速变化,才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四面环水,一水穿城”的独特格局,成就了窑湾独有的北方水镇特色。

4.2.2 核心动力:产业经济的转型

产业经济的转型是运河古镇演进的核心动力,决定了城镇的发展方向。窑湾的产业经济发展经历了3次重大转型,且呈现不同的作用形式:第一次转型是在明末。泇运河的开通改变了窑湾的经济区位,促使窑湾从传统农耕经济模式向工商结合经济模式转型。人流物流的大规模集散使漕运盐运业带动下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经营的规模化、专门化和多元化,促使城镇空间得以快速扩张。第二次转型是在民国黄金十年。窑湾抓住了国际经济的商机,变运河经济为商贸服务主导下的外向型经济。窑湾通过强化古镇产业经济的外向型和可达性,有效提升其在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网络中的辐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成为面向国外市场的苏北工商重镇。第三次转型是在改革开放后。窑湾以地方文化遗产资源和自然禀赋为依托,在开放市场,充满活力的商品流通体系下,重点发展文化休闲和旅游服务产业,为古镇探索未来经济模式和产业发展的转型之路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4.2.3 外部动力:不可抗力的变化

不可抗力的变化与运河古镇的特性或共性相关,自内而外且涉及面宽泛,如战争的侵扰对古镇空间格局颇有影响。窑湾的起源和发展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所决定的,作为自古以来的军镇,军事设施的建设贯穿着古镇发展的始终。尤其是清末为防兵患对城镇进行的全面军事化改造,为城镇留下“奇门遁甲”的空间格局。自然灾害也左右着城镇空间的演变路径。清代山东大地震摧毁隅头镇,终止了延续1 000年的双镇格局,促进资源集中配置,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单镇区格局。此外,类似的外部驱动因素还包括:近现代漕运废止了对于传统运河经济和古镇综合地位的打击、当下城镇化建设热潮对于古建聚落和传统文化的冲击等,不一而足。

4.3 结果层:城河相联的演进特征

因为驱动力相同,运河古镇和大运河在演进过程中具有高度一致性。运河水系的些许变化都会在古镇演进的不同阶段发挥着或强或弱的作用;同样,古镇的演进也对运河自身的变迁进行着反馈。窑湾在发展初期,虽然没有与运河水系发生直接关系,但城镇依托自然水系进入运河,取得稳定的发展,形成了依托运河漕运的商贸服务产业;至发展中期,城镇与运河直接联通,刺激城镇经济发展,城镇空间扩张;而在发展后期,随着铁路交通的兴起,城镇与运河一样开始寻求文化上的转型突破(见表1)。

表1 窑湾各阶段“城—河”关系汇总Tab.1 Summary of urban-river relationship in each stage of Yaowan

5 结语

流经千年的运河为周边诸多城镇塑造了独特的空间格局与文化风貌,这些古镇本身也已成为运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至21世纪的今天,运河的漕运价值已不复存在,但其独特历史价值与意义依旧为运河古镇的繁荣发挥了作用,可见对于丧失历史职能的城镇,其文化遗产挖掘将成为该地复兴的重要机遇。对这些运河古镇的空间、历史进行研究,也为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城镇的复兴与繁荣奠定了稳固基础,并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水系大运河运河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