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云南壮剧符咒探秘之一

2021-09-26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铜鼓咒语岩画

许六军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在举行云南壮剧一系列演出习俗时,我们会看到,壮族布摩、乜摩、布道都要施行符咒。

“符咒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巫术之一。”[1]5所谓符咒就是符箓和咒语。“符箓:道家秘文也。符者屈曲作篆籀及星雷之文;箓者素书,记诸天曹官属吏佐之名。符箓谓可通天神,遣地祇,镇妖驱邪,故道家受道,必先受符箓。”[2]“咒是人们向神明表达的某种语言信息,这种语言信息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某一愿望,并企图通过神明来实现这一愿望。”“咒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善意的,即祝词;一种是恶意的,即诅咒之词。”[1]236巫可以唱呼或吟诵祝词通过神明祈福,也可以默念或舌写诅咒之词加殃。巫师在施行法术时,施符中都要吟诵、默念、脚画或舌写咒语,而施咒时往往都会伴随着符箓,故而合称符咒。

云南壮剧演出习俗中符咒的广泛运用,显现了云南壮族符咒文化。丰富的云南壮族文化,孕育并形成了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

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是什么?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其构成要素又是哪些? 纵观云南壮族巫信仰的历史,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是由云南壮族原生符箓、云南壮族原生咒语、手绘图符典籍中的符咒、壮族系列占卜中的符咒等要素构成。

云南壮族创造并积淀了一整套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完备的生态文化、稻作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诗歌文化、礼俗文化、艺术文化、医药文化、宗教文化和铜鼓文化。正是这些丰富的壮族生态文化,为壮族原生符咒提供了养分、资源和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最终形成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

既然符咒是符箓和咒语的合称,这里的云南壮族原生符咒则应包含“云南壮族原生符箓”和“云南壮族原生咒语”两个部分。

一、云南壮族原生符箓

云南壮族生态文化对壮族原生符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文山州,考古发现第一个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存和五万年左右的“西畴人”的古人类牙齿化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众多遗址;还有一大批新石器时代岩画、青铜器及其他文物。这些崖画、青铜器、文物上的纹饰其实就是云南壮族原生符箓的不同形态。

1.岩画符号

岩画是绘在或刻在岩石上的图画,是具有世界性的古文化现象[3]。壮族是一个充满了艺术灵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而岩画则是壮族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发现了壮族先民古代的一大批岩画。

“石器时代的岩画以追求形似为目的,是对物象(主要是动物)的复制与再现。”[3]2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岩洞能遮风挡雨,以猎获动物作为生存的第一需求,以狩猎为人类生活的唯一生存方式,他们就会把自己了解熟悉的、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描绘在洞穴石壁上。在文山发现的部分岩画中,就画有太阳、月亮、牛、马、狗、鹿、象、飞鸟、树、鱼、蛇、“额”(汉意蛟龙、鳄)等动物。如西畴狮子山岩画,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畴人”的绘画作品。还有绘于新石器时代的丘北狮子山岩画、广南县田房村岩画、广南弄卡岩画、丘北黑箐龙岩画等等。

在文山岩画中,既有与壮族原始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图像(其实就是记录着壮族先民原始崇拜的印记);又有太阳、月亮、飞鸟、蛙、“额”等自然图腾的图像;还有祭祀、祈求、谢恩、朝拜等的宗教活动,是壮族先民把现实中的巫术礼仪涂画在岩洞崖壁上作为人间与不同神灵沟通的媒介,说明壮族先民已经从狩猎经济向稻作经济过渡;由游猎生活向定居生活过渡的村落、居所等。早期的岩画朴拙随性,凸显原始人的粗犷狂野。从岩画的颜料、岩画地点、主题各异、内容不同的绘画形式;古老朴拙、夸张怪诞、结构奇特、独具匠心的绘画方法等等特点来看,文山岩画应该就是壮族生态符箓的原始和根基,透析出壮族先民原始生活浓郁的原始特征和独具特色的壮族符箓风格。是形成壮族原生符箓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青铜器纹饰

文山是云南省发现的铜鼓数量最多、品类最齐全,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文山拥有在册铜鼓138面,其中:万家坝型6面、石寨山型6面、冷水冲型6面、北流型3面、灵山型1面、遵义型40面、麻江型74面、西盟型2面。在对这八种类型的铜鼓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类型和不同族属的铜鼓是文山历史文化的见证,堪称一部无字的民族历史百科全书,折射出文山古代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

文山的不同类型的铜鼓,由于出现的时期不同,它们的形态特征差异极大,特别是铜鼓纹饰,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

万家坝型铜鼓:时代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战国中晚期的大各大铜鼓、沙果村Ⅰ号铜鼓、沙果村Ⅱ号铜鼓、平坝铜鼓、草皮村铜鼓、者偏村铜鼓,这些铜鼓形制古拙,铸工粗糙,纹饰简单朴拙。

石寨山型铜鼓:主要特征是铸造精良,纹饰繁缛。纹饰主要有太阳纹、翔鹭纹、船纹、羽冠舞人、牛、鱼等写实图像和点线、弦线等几何图案。有点纹,勾连圆圈纹夹勾连雷纹带,还有持盾羽人、羽人划船纹。此类铜鼓的代表是广南阿章铜鼓:时代为石寨山型中晚期。整面铜鼓纹饰精美。现藏云南省博物馆,为该馆的 “镇馆之宝”。纹饰主要有十二芒太阳纹、点纹与勾连雷纹和锯齿纹;点纹夹内外向锯齿纹;船纹、划桨羽人,还有羽人对舞和剽牛等图案。

另外还有冷水冲型铜鼓、麻江型铜鼓。

“青铜纹饰就其意义、功能与形状而言,与符箓有渊源关系。”[1]5文山八种类型138面铜鼓的纹饰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在文山铜鼓中,仅仅这些最古老的4种类型铜鼓的纹饰就足以说明文山铜鼓繁缛的纹饰就是云南壮族原生符箓,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除了文山铜鼓这些青铜器的纹饰以外,还有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其他类型的青铜器文物如:青铜器时代的龙虎图案金腰扣、西汉彩绘铜葫芦瓶、西汉铜孔雀壶、西汉四鸟鱼形人面青铜当卢、西汉骑士提耳铜釜、西汉铜戈、一字格剑、西汉羊角钮编钟、西汉铜釜、铜镜、广南侬氏土司传世文物圆鼎、王纹兽耳铜瓶、王纹铜簋等等文物也铸有大量的纹饰。这些文物上的纹饰和铜鼓纹饰一样,“与符箓有渊源关系”,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

二、云南壮族原生咒语

1.古壮字摩经典籍中的咒语

我们看到,壮族摩教经诗《摩荷泰》(汉意“超度经”,是壮族摩教的长篇摩经)包含了42个篇章,在第二篇章中讲述了皇帝的长子和幼子为争夺继承权而进行了拼死斗争。皇妃和弟弟设法陷害哥哥,声称要用新挖的井水治病,设奸计叫哥哥先下井观察,却让弟弟伺机杀害哥哥,经过12回合的较量,弟弟终于得手,杀害了哥哥,兼并了村寨、侵占了田地、霸占了房产,后来哥哥只得飞到天堂,不得已把各种灾害降到天下,哥哥喃诵咒语:“叫土地开裂深过脚跟/让田里泥土裂过膝盖/青蛙死窝里/青蛙死洞里/儿媳死野外 /妻子死家里/子孙死院里/鸡鸭满街死/种粮不生根/种果不结果/黄牛水牛厩中死/菜和粮食种不出/使你没粮喂子女”(这段摩经就是典型的诅咒)。这种壮族古壮字摩经的咒语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

民间也有这样的传说;民间壮剧班社也演出过类似内容的壮剧《罕汪庶汪》,本剧目的唱词也是用壮剧吟诵和演唱的咒语,和摩教典籍的诅咒一样都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

2.民俗活动“讨粽粑”中的咒语

左糇丰(汉意“讨粽粑”),这是富宁县上冶村在元宵节期间进行的一项民俗活动。元宵节从傍晚开始,由年轻人抬着箩筐在布摩的主持下到各家各户讨粽粑,讨得粽粑,年轻人会用【吩单】(富宁壮族地区的一种山歌曲调,汉语曲调名【吟诵调】)[4]对送粽粑者吟诵祝词,祝福主家春节吉祥如意,来年平安幸福,这些祝辞就是典型的祝咒。村民相聚在广场,在元宵节皎洁的月光下,同吃粽粑、同喝美酒、同唱壮族山歌、喝酒欢愉、喜迎新年、通宵达旦,互祝新年吉祥、同贺新春幸福。活动中吟唱的祝辞和同唱壮族山歌的歌词都属于祝咒,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3.壮剧演出习俗“开台”中的开台词也是典型的诅咒,还有广南沙戏班的演出习俗中的“封赠”则是典型的祝咒,此不赘述。

三、手绘图符典籍中的符咒

在云南壮剧典籍类型中,有一类典籍是民歌典籍,分为手抄古壮字民歌典籍和帮助记忆的手绘意象图符民歌典籍。《坡芽歌书》就是一部有代表性的意象图符民歌典籍。

无独有偶,广南的壮族民歌图符收录了图符与译文相配的 1618 首当地壮族民歌,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庞大的又一意象图符民歌典籍。

当地壮族民歌手用壮族民歌曲调〔吩喂嗨咧〕[4]根据手绘的图符唱出了与图符对应的唱词。每一个图符对应一首壮族民歌,在1618枚手绘民歌图符中,有太多的咒语与之相对应。

例如在《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中男唱第64首“斧头”,图符是一把斧头,对应的唱词是:“赌你①就赌你/你砍断扁担/你劈断斧柄/你先休原夫/明天休明天娶你/后天休后天娶你/不用挑吉日;”女唱第65首《砍扁担》以回应男唱的第64首,图符是一把刀砍的扁担,对应的唱词是:“赌你就赌你/砍断水扁担/砍挑草尖担/你先弃发妻/明天弃明天嫁你/后天弃后天嫁你/不用挑吉日。”[5]《坡芽歌书》的这两首手绘图符民歌,图符就是典型的壮族原生符箓,对应的唱词就是典型的赌咒。再如《壮歌图符整理及释义》中,第143首《尖头蚂蚱》的图符和唱词:“妹说妹窈窕/自说自俊俏/如尖头蚂蚱/细像蚂蚱腿/额如狮头鹅/眼深像碓窝/脑门像鹅头/乳垂像母猪/ 像圈里母猪/像圈里种猪;”[6]图符就是典型的壮族原生符箓(见图1),而对应的唱词则是典型的诅咒。《坡芽歌书》的赌咒和《壮歌图符整理及释义》的诅咒《尖头蚂蚱》,其惟妙惟肖、朴拙逼真的图符、透露着男女情真意切的爱恋的赌咒以及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的诅咒,好一副典型的壮族原生符咒, 印证了刘晓明先生“至于咒,其实也是诗歌,原始咒语就是最早的诗歌”[1]410的论点。这些都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图1 尖头蚂蚱

在云南壮剧典籍中还有一类典籍是口传典籍,其中的原生咒语也十分丰富,虽然口传典籍没有图符,但其咒语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四、云南壮族系列占卜中的符咒

壮族先民的占卜术主要是鸡卜、野猪下颌骨卜和甲巴克等,共同形成了壮族系列占卜术。至今在壮族民间仍然广泛运用和流传。

1.鸡卜系列

鸡卜早在汉代以前就初步形成了鸡卜体系,最终完善于宋。

壮族鸡卜系列有鸡骨卜(包含了“鸡胯骨卜”“鸡舌头软骨卜”“鸡头骨卜”)“鸡血卜”和“鸡蛋卜”等几种占卜类型,形成了壮族独具特色的鸡卜系列。篇幅所限,本文仅讨论鸡胯骨卜。

在鸡卜系列中,尤以“鸡胯骨卜”最为经典和常用。形成了流行于壮族民间的《鸡卜经》。

《鸡卜经》的主要内容是手绘卦象、手抄卦名、卦宫和卦辞。

卦象:用图画表示一对并列的鸡胯骨,在骨上天然生成的血窍中插着仙人掌刺或竹签。重点突出鸡胯骨上原生血窍的数量、位置及插签的角度、朝向与构成的形状,置于每卦之首。根据验看胯骨上竹签的不同形状得出本卦的卦名、卦宫和卦辞。

卦辞:即该卦象的卜辞。卜辞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所占的各种事象,以及用祭祀和巫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耕田、求雨、打猎、婚姻、生育等而求得吉凶;占卜的结果还包括如何用法事活动及巫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何正廷先生在他的专著《壮族日鸟崇拜习俗研究》中汇集壮族各个支系普遍使用的鸡卦1001副。其中竜卦311副;衫卦340副;消卦206副(含王卦40副、满卦78副);楼卦73副;崩卦58副,林卦13副。[7]

仅举如下1例鸡卦,以供读者辨识鸡卜的卦象(符箓)和卦名、卦宫、卦辞(咒语):

金生巳、酉、丑。坟地小吉。出行吉;病,老凶小吉;官事、新年小灾;买卖在本;婚姻、求田凶;入屋小吉;送父母凶;保身凶。收魂不来,送鬼去。失物不见。

此《鸡卜经》的内容包括:图2为鸡卜占得的一副“卦象”;依卦象而得名为“劳竜”(壮语为我方占得竜卦的意思);其卦宫为“金”,卦宫下面的文字即为卜辞,涉及各种事项。

图2 劳竜

从上例标示的卦象、卦名、卦宫和卦辞来看,对应壮族原生符咒的形态、特征、功能和作用,可以说《鸡卜经》的卦象就是云南壮族原生符箓,而对应本卦象的卦辞就是云南壮族原生咒语。

2.壮族甲巴克

“甲巴克”是壮族地区运用和流传的一种用牛肋骨制作成的骨刻历算与预测器。“在‘甲巴克’上,除刻有鸡卜卦象外,还刻有表示农时栽种、起房盖屋等许多内容各异的图文符号,这种图符具有以形表意的功能,如以桌子图符表示吉利,以棺材图符表示凶险,以害虫图符表示有灾,以植株无根表示失收,以植株健壮表示丰收,以弓箭图符表示狩猎最佳,以鱼鹰图符表示打鱼将有收获,以干栏上层加一直表示平安良好、加两直表示顺利吉祥、加三直预示家运亨通,而以干栏下层加一二三直则表示牲畜或财富的多少,还以干栏房屋内有棺材表示家有丧事等等。”[8]

“甲巴克”上繁杂深奥的符号有记事、标识、提示、凭借、艺术、魔咒等功能。由此可以说,“甲巴克”上的每一个图符就是一个原生符箓,而每一个图符所表达或显示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原生咒语。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

3.野猪下颌骨卜

坡芽村是“坡芽歌书”的发现地,坡芽村民世代以种稻狩猎为业。在坡芽村的老人亭中,挂着两串野猪下颌骨,这是坡芽猎人每次猎获野猪都要将其下颌骨挂在老人亭,以记录猎人们的猎绩并以此为傲,同时,这两串野猪下颌骨也承载和积淀着坡芽村沧桑的狩猎文化。村里的布摩在狩猎前都要用这些野猪下颌骨来占卜,可以预测打猎成功与否和打猎吉日。

野猪下颌骨卜没有图符,但其本身就是一种原生具象符箓,占卜时布摩或猎人会在心中默念或喃诵简单直白的咒语。这种有别于其他原生符咒的野猪下颌骨卜也是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

综上所述,在壮族地区发现的岩画、青铜器及其他文物上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纹饰,都是对自然的原始描绘。这些图案“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严重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9],这些纹饰和符号在壮族原始宗教中也就具有宗教意义和图腾含义。

可以说,在云南壮族地区发现的岩画图符、出土的青铜器纹饰、各类文物纹饰、手抄古壮字摩经、口传典籍、手绘民歌图符和《鸡卜经》卦象、甲巴克图符、野猪下颌骨卜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原生符箓,和壮族原生咒语共同构成了云南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

本文讨论壮族原生符咒,意在透过梳理壮族原生符咒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去更深入的了解壮剧演出习俗在传承云南壮剧中的现象和作用,去理解壮族原生符咒中蕴含的壮族多彩文化的内核,以期保护和传承云南壮剧艺术,呵护和弘扬壮族文化。

注释:

① 赌你:和你打个赌。

猜你喜欢

铜鼓咒语岩画
神奇的咒语
恶魔的咒语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
孜孜荣岩画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