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9-26吴宇航罗强强宋默涵张亚楠吴扣龙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八段锦康复训练耐力

吴宇航,罗强强,宋默涵,张亚楠,吴扣龙,程 莹*

1.皖南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 芜湖 241000)

3.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病情进展到晚期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临床治疗老年COPD以止咳、吸氧等对症治疗为主,辅以多元呼吸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缓解病症,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此情况,临床提出在该干预方案的基础上让患者进行八段锦练习,以期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3]。本研究对老年COPD患者使用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03例,纳入标准:①存在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4]中关于COPD疾病标准的患者;②年龄>60岁;③维持疾病稳定期在1个月以上的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②合并较为严重的脏器疾病的患者;③合并免疫、血液等系统疾病的患者;④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⑤存在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63~78岁,平均(70.28±4.17)岁;病程2~13年,平均(7.33±2.11)年。观察组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62~77岁,平均(69.92±4.25)岁;病程3~14年,平均(8.19±2.24)年。本研究在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原则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吸氧、预防感染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多元呼吸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治疗:①通过亲身演示、播放视频等方式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康复训练动作;②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缩唇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10 min/次,3次/d。缩唇呼气法:患者使用鼻部吸气时尽量拉长、放缓,使用口部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的状态,将气体从缩窄后的口部慢慢吐出。胸/腹式呼吸法:患者在病床上采用平卧位,呼吸尽量拉长、放缓,吸气时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陷;③配合播放舒缓的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情绪;④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如慢步行走、蹬车等,30 min/次,2次/d,连续干预6个月。

观察组接受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内容与对照组相同,八段锦内容主要为:①通过亲身演示、播放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培训,并指导其学习八段锦动作;②配合医护人员指导监督患者每日进行八段锦的练习,30 min/次,1次/d;③定期进行随访,监督患者按时进行八段锦练习,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或疑惑进行解答,连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干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指标主要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峰值呼气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②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干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情况,采用呼吸困难评估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估,0级:患者仅在进行剧烈活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1级:患者在进行平地行走或爬坡时会出现呼吸困难;2级: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要停下休息或与健康者进行平地行走的速度相较更慢;3级:患者平地行走较短距离便需要停下休息;4级: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较为严重,无法离家,等级越高则代表患者呼吸困难越严重。采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共8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5分,最高分为4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③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问卷对患者生理功能、情绪状态、身体质量以及社会职能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1、FVC、P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EV1、FVC、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FEV1/L干预前 干预后FVC/L干预前 干预后PEF/(L·s-1)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1 0.76±0.25 1.24±0.27* 1.41±0.57 2.03±0.63* 2.39±0.37 2.98±0.41*观察组 52 0.78±0.26 1.58±0.36*# 1.42±0.52 2.51±0.71*# 2.35±0.41 3.37±0.36*#t 0.398 5.414 0.093 3.627 0.520 5.133 P 0.692 0.000 0.926 0.001 0.605 0.000

2.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mMRC、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RC、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MRC、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x±s,分)

2.3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3 讨论

COPD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与持续性的肺功能下降导致的低氧血症、呼吸肌疲劳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有关,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对症治疗,还应当主动控制或提高肺功能,从而减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5]。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是临床针对COPD患者常用的锻炼方法,能够让患者通过缩唇呼吸法、胸/腹呼吸法等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提升气体交换频率,扩大肺容积,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而有氧耐力训练能够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让其保持较好的活动能力[6]。八段锦作为我国传统的健身功,其招式动静结合,以形、神、气三者的统一为重点,具有调心、调息、调形的作用,坚持练习可有效扩大胸腔容量,提高呼吸耐力,达到延缓肺功能下降的目的[7]。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FEV1、FVC、PEF、生理功能、情绪状态、身体质量、社会职能等指标的提升效果以及mMRC评分与CAT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更高(P<0.05)。分析可知多元呼吸康复训练与八段锦均是临床用于改善患者肺功能的锻炼方法,其中,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注重于提高患者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通过有效地呼吸锻炼减轻呼吸肌疲劳,有氧耐力训练提高运动耐力,减轻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八段锦的重点在预防,依据我国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通过对运动功能、呼吸肌功能等多方面的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耐力,延缓肺功能下降,因此,两种锻炼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陈松美[8]关于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mMRC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使用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干预的患者,加用八段锦进行干预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生活质量提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明显,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见采用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老年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对COPD老年患者采用八段锦联合多元呼吸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以及社区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八段锦康复训练耐力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八段锦源流考辩*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