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阻肺疾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

2021-09-25王爱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人员满意度

王爱芬

(长治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老年慢阻肺是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老年慢性肺部疾病,其发病和呼吸道有害气体的吸入有着重要关联,在机体不断吸入固体颗粒时,免疫系统遭受到了很大破坏[1]。患者在患上慢阻肺以后,会出现多种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以及咳嗽咳痰等,根据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对慢阻肺的病情进行判断。目前针对慢阻肺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是以控制急性发作为主,在控制急性发作以后,患者的肺功能仍然有可能出现功能性减退,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来规避生活诱因,保证治疗效果[2]。基于此我院对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长治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7.22±4.25)岁,平均病程(6.17±1.23)年。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28±4.2)岁,平均病程(6.52±1.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所选入的患者皆符合老年慢阻肺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一些恶性肿瘤、心肺功能不全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在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情同意后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以及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行实施优质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如下。①优质基础护理: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病情变化情况作出评估分析,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对呼吸衰竭先兆提高警惕,必要时采取提前预防和准备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让患者维持1 L/min的吸氧,所吸氧气浓度应该为25%~30%;针对痰液粘稠的患者,在患者吸痰过程中应该给予气道湿化,同时双手按压患者背部拍背,帮助患者顺利排出痰液;指导并且督促患者科学合理用药,让患者按时按量杜绝随意改药停药,同时向患者讲解用药治疗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做好记录。②优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采取对症护理措施;针对抑郁情绪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大胆说出自己内心感受,指导患者正确宣泄情绪;对于焦虑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疏导,解答患者疑虑,多讲解一些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信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比如通过图书、音乐疗法、放松训练以及深呼吸等方法进行注意力转移,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③健康指导:通过文字、视频以及现身说教等方法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一些老年慢阻肺的生活诱因和避免方法进行讲解,宣讲一些配合治疗的护理方法等;告知患者在生活中需要做到及时添衣减被,并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睡眠方法;指导患者在休息中保持舒适体位。④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出患者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注重训练的循序渐进和由弱至强,增强患者体质,改善患者抗病能力。

1.3 观察指标。肺功能判定: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等。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水平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患者物质功能、心理能力、生理状况以及社会能力等4个条目,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不良情绪评定:利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单个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代表负面情绪越为严重。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研究人员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三个层次,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

1.4 统计学意义。在得出研究数据后,利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分别采用(±s)、(n,%)进行表示,实施t、χ2检验,当P<0.05时,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PEF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s)

组别 例数 PEF(L/min) FEV1(L) FVC(%)对照组 60 6.55±1.66 2.02±0.63 69.44±7.52观察组 60 7.82±1.92 2.93±0.75 77.34±8.27 t - 3.876 7.196 5.475 P -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6.18±4.15)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25±1.38)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8、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SDA SAS对照组 60 54.55±3.13 56.18±4.14观察组 60 42.28±4.15 45.22±4.22 t - 18.284 14.361 P -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老年慢阻肺患者会受到疾病的长期影响,生活质量产生严重下降,这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负面心理,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同时也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整体治疗预后效果较差[3]。另外老年患者耐受力和心理都比较脆弱,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对患者造成其他负面影响。而优质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细致优化,坚持以患者需求和感受为中心,从心理指导、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康复训练以及健康指导等多个环节来满足患者多种护理需求,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耐受程度,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生理上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病情治疗和预后作出有效改善[4]。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在治疗的同时,注重对一些生活诱因的观察,预见性的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风险因素,护理人员从而积极地去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一些不良反应,巩固了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肺功能实施有效保护。其次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优质护理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并且细致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认知、生活注意事项以及一些自我护理技能,让患者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中的健康宣教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患者一些疑虑进行解答,消除缓解一些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优质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让患者在全面护理中养成一种良好的遵医行为和正确的生活习惯,对护理人员产生一种心理依赖,产生更高的护理工作认可满意度。老年慢肺阻一些不良原因较多,在护理工作只有对各项护理内容进行明确,并且将护理方法贯彻到患者生活中,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促进患者预后的有效改善[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满意度,并且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缓解疏通。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人员满意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