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适用于极小寄生蜂室内繁殖的繁蜂盒

2021-09-25刘华伟李朝绪杨福孙吴少英覃伟权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寄生蜂盒盖纱布

刘华伟,李 芬,李朝绪,杨福孙,吴少英,覃伟权

(1.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399)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是重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的蛹期寄生蜂[1],自2004年引进后,形成了一套繁蜂技术[2-3]。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有的繁蜂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研究报道,对繁殖容器进行改进可以有效的提高繁殖效率[4],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放在繁殖的工具上[5]。现有的繁蜂盒存在密闭性较差,无通风孔,添加寄主困难等问题。针对于此,本研究介绍一种适用于极小寄生蜂室内繁殖的繁蜂养殖盒,以期提高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室内繁殖效率。

1 繁蜂养殖盒的硬件结构

繁蜂养殖盒的硬件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底托1、盒体2(19 cm×13 cm×6 cm),第1盒盖3(18.9 cm×12.9 cm×3 cm)、加蛹通道4(10 cm×<12.9 cm×5 cm)、第2盒盖5(10 cm×<12.9 cm×<5 cm)、抽拉框6(15 cm×12.8 cm×1~3 cm)、纱布网7。

图1 繁蜂养殖盒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Fig.1 Thestructural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ereo diagram of the breeding box of parasitoids

图2 繁蜂养殖盒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Fig.2 The structural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ight elevation of the breeding box of parasitoids

图3 繁蜂养殖盒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Fig.3 Thestructural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vertical diagram of the breeding box of parasitoids

图4 抽拉框的结构示意图Fig.4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pull box

2 繁蜂养殖盒的特征

本设计的特征在于底托1上固定连接有盒体2,盒体2的上端通透,并且其上端还活动连接第1盒盖3,第1盒盖3的顶部设有开口,固定连接有加蛹通道4,加蛹通道4的上端通透,活动连接第2盒盖5,加蛹通道4的内壁开设有抽拉槽,活动连接抽拉框6,其内侧固定连接有纱布网7。

其中第1盒盖和第2盒盖与盒体(加蛹通道)为卡槽结构(即卡合凸起与卡合凹槽扣接,保证连接紧密),纱布网7的网孔大小为1~5 mm(根据饲养的寄生蜂种类选择)。

3 繁蜂盒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本设计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盒体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合凸起,第1盒盖3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卡合凸起扣接的第一卡合凹槽,连接紧密,避免寄生蜂抛出。第1盒盖3的顶部开口固定连接有加蛹通道4,其上端活动连接有第2盒盖5,与第1盒盖相同,第2盒盖与加蛹通道设置卡槽结构。并且第1盒盖3和第2盒盖5上设置纱布网结构,实现透气。

加蛹通道4的内壁开设有抽拉槽,活动连接有抽拉框6,其厚度与抽拉槽的厚度相吻合,抽拉框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纱布网7,既可以透气,也可以防止蜂跑出。

在日常的饲养工作中,往往需要向饲养盒中添加寄主蛹,本设计简化了该步骤,当向盒体2中添加寄主蛹时,先将抽拉框6完全插进抽拉槽中,打开第2盒盖5,将寄主蛹倒在纱布网7上,接着关上第2盒盖5,向外抽走抽拉框6,寄主蛹被抽拉槽阻挡,寄主蛹即掉落到盒体2中。值得注意的是,抽拉框6不可以完全从抽拉槽中取出,防止蜂从抽拉槽通透的一侧跑出。

4 结语

本研究针对原有养虫盒在繁殖极小寄生蜂上的缺陷,设计的一种适用于极小寄生蜂的繁蜂养殖盒。本设计在盒体和盒盖处设置卡槽结构,连接紧密,不需在繁殖过程中再使用透明胶带粘住盒体连接处;在加蛹时不需打开盒盖,导致蜂跑出;各盒盖均设计纱网结构,不需要再自己裁剪粘贴纱网。本设计在繁蜂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蜂资源浪费,相较之前工序更加省工。

猜你喜欢

寄生蜂盒盖纱布
不“怕”火的纱布
推理:遮住的饼干
关于蓄电池自动盒盖组装机的设计
基于蓄电池盒盖翻转移位机构的设计
不漏水的纱布
吃糖
寄生蜂毒液的功能与其主要作用成分
防水的纱布
是雾,不是纱布
山东省重要农区粉虱寄生蜂调查及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