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容领域到非内容领域:智媒时代新闻编辑职能的转变与重构

2021-09-22杨蓓蓓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职能转变新闻编辑

杨蓓蓓

关键词 新闻编辑;智能媒体;非内容领域;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 G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1-0118-04

2021年初,新华社客户端8.0版全新上线,推出了“全民拍”功能,用户可以将眼前发生的社会热点、民生难点、痛点直接拍摄上传给客户端,相关工作人员调查证实后便可在客户端上直接给予用户反馈。得到较高响应的用户反馈发布于“全民拍”的“热门”榜上,其他用户可以对其点赞或评论。作为国家主流媒体,新华社一直以来以内容型媒体的形象示人,此次破圈突围之举可以视为主流媒体进一步践行转型并向平台型媒体融合发展的案例。智媒时代,媒体生存环境复杂,除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外,新闻生产“三元”主体趋势也已愈加凸显[1],机器学习算法与人工智能落地,边缘群体积极争取话语权,这些都预示着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编辑工作将迎来巨大的转变。问题不由生发:未来的新闻生产会向何处发展?内容生产的权力在谁手中?当内容生产的权力被其他主体分割,编辑如何面对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从传统的内容生产到新兴的非内容生产,新闻编辑的职能重构正在进行。

1 新闻的非内容生产:后台化的新闻编辑

新华社推出的“拍新闻”实际上是编辑对于自己择取新闻内容权力的部分让渡,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UGC的创新。随着大量的用户与人工智能涌进新闻生产流程,新闻编辑们或许会有些紧张:我們的工作真的可能被替代吗?

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不少学者曾就新闻生产的流程进行过细致分析,得出结论,新闻生产有固定的生产框架。早在20世纪70年代,塔奇曼在《做新闻》中就曾表达过有关“新闻是框架”的观点,认为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报道就是将一个新发生的事实“塞”进一个已知的实施网络搭建程序,用已知的叙述模式去建构新事实[2]。有学者对新闻业务流程做了分析,认为新闻业务流程所涉及到的角色、环节,在“例行化”和“重复化”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常规或例行化行动”[3]。而将这种固定的、惯性的行为模式通过模板化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构成了一种新闻的“底板”。接下来的制作流程中只要将个性化的新闻要素嵌进底板,一篇合格的新闻就做出来了。

本文中,我们将这种“底板”纳入新闻里的非内容领域,并给予非内容生产及非内容领域一个定义,在笔者看来,新闻的非内容生产是指通过技术将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外化,从而开发出能让专业人员不直接参与具体新闻生产的新闻生产要素。而非内容领域即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总和。例如,我们常言的新闻要素“5W1H”就是一种非新闻内容的存在,属于非内容领域。因为它虽未言明某个新闻事件中的具体内容,但其存在于新闻的生产过程中并为新闻生产发力。

以此次新华社的更新内容为例,“全民拍”功能就是一种非内容的新闻生产,它并没有直接生产出一种新闻产品,而是生产出了一种新闻内容的搭建模式。用户拍摄视频或上传照片后,会被提示按要求进行对所拍摄事件的描述,除了照片,用户还要提供相关定位、新闻标题、新闻分类、新闻内容还有联系电话,这些信息就采写的角度而言几乎囊括了新闻的基本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什么、怎么样。目前,这种非内容的新闻生产模式其实已经被新闻界广泛接受,并且多以人工智能的形态出现。机器人新闻也是一种非内容生产的产物,它运用算法程序对输入或搜集的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依靠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成品”样态的新闻报道[4]。技术人员依靠人工智能建构起机器人这种内容生产工具,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编辑的生产力。

2 内容困境与非内容崛起:编辑的权力让渡之路

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的传统模式,也拓展了新闻生产的宽度与深度。在人工智能刚刚应用于新闻业的时候,它们可以允许新闻编辑在某种程度上“偷个小懒”,在常规化且较为简单的新闻报道中节 省时间与精力。然而,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铺开应用允许了用户与技术本身自行制作大量的新闻,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其他媒体,创作主体多元化已成趋势。编辑是媒体内部的中坚力量,也是传统意义上媒体内容的创作主体,他们的内容权力正在受到多方面的挤压。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具体阐述三个主要的压力来源。而这些压力,将成为促使编辑向更远更深的非内容新闻生产路径发展的动力。

2.1 非内容与技术:生产发力点转变

智媒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业带来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在Web1.0与Web2.0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完全围绕“新闻内容”这一个中心进行,采编职权分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形态不断更新,结构愈加复杂。编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不断增加,管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到Web3.0时代后,采编一体化被广泛接受,时代对新闻编辑的要求变为既要会内容,也要懂渠道,更要会传播。传统生产方式中编辑的生产效率难以跟上快节奏的新闻生产,部分“框架”式的新闻生产可以考虑转让,技术为此注入了可能。

技术升级可以使得编辑从较为简单或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5G落地,大数据算法进一步完善,机器写作能力提升,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应用日益普遍化,加之算法下的新闻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编辑出于效率或成本原因进行内容权让渡或已成事实。此时,合理拥抱技术,及时改变媒体发力点,将部分内容权力让渡给人工智能,转而去进行生产管理与平台建设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在互联网技术下生长起的新媒体平台成为了用户声音的孵化场,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成为新闻生产主体之一提供了条件。

2.2 非内容与用户:竞争赛道转化

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由来已久。起初,这种参与在报网互动、台网互动中进行,公民在论坛上提供的信息由记者与编辑进行筛选后进入传统大众媒体的公开议程内,用户与编辑的权力明显不对等。而今,新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新闻生产体系颠覆了旧有的新闻生产体系,媒体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内容生产者,过滤者(把关人)、信息聚集者与阐释者,编辑失去了对议程设置的绝对决定权,用户进入到了原本封闭的新闻生产流程中[5]。

用户能够一定程度上把握新闻生产方向并且参与新闻生产成为了一种促进传统编辑职能转变的双重动力。一方面,用户生产带来了更多议程,引发了更多社会大讨论,新闻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致使新闻的内容体量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发达的新媒体与社交网络造成了新闻现场人人都是“记者”的现象,媒体的先发优势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被大大降低,编辑内容主体地位被消解,编辑内容权力面临解构。

传统媒体地位不复,用户生产内容成为趋势。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为增强用户黏性、扩大新闻线索来源,势必要在纯专业化的新闻生产模式上做出让步,直接将编辑的内容权力让渡部分给受众,从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向专业化的“内容+平台”生产转型。通过转化竞争赛道,让自己在众多主流媒体中脱颖而出,同时抵抗来自新兴平台型媒体的竞争压力。

2.3 非内容与社会:应需求而生

新闻要为弱者发声,而商业资本大量涌入媒体行业使得新闻的专业生产和传统的议程设置在整个新闻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场域理论视角下,资本和惯习的变化重构着原有的新闻场域,致使新闻传播业现存的生产逻辑、传播规律和职业操守无法与重构后的新闻场域相匹配、适应[6]。部分商业媒体过于注重传播效果,迎合受众,造成真正重要的新闻被边缘化,真正需要被关注的群体被边缘化。

如今,注意力已成为网络社会的稀缺资源,媒体间头部流量集中,“二八效应”明显。新闻下沉网络在泛娱乐化的新闻市场之下要么追赶热度,要么无人问津。多元社会背景下,需要被赋权的失语群体与社会越来越集中的注意力成为了当今新闻产业的一大矛盾。以往的新闻分发中,边缘群体面临着两个结构性问题:一是编辑认识与采写能力有限,相关线索较少,无物可分发;二是在算法偏见下不敌热度,面临失声困境,导致无渠道可分发。因此,很多边缘的弱势群体始终得不到媒体力量的支援。在新闻产业之外的娱乐场,已经建立起了可供边缘群体发声的新媒体平台,诸如抖音、快手。然而,这些平台以娱乐为导向,并不能满足边缘群体如正当权益被侵犯时的新闻发声需求。在商业媒体逐渐UGC化的背景下,主流媒体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公共发声平台,调用编辑为边缘群体服务,进行话语赋权。

3 技术、统筹、话语与用户:新闻编辑职能重构的方向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的新闻编辑而言,狭窄的内容跑道已不适合“赤脚赛跑”,除了通过结合优化技术与人类思维优势的手段继续留在内容领域赛跑以外,将目光投入非内容领域是不错的选择。而非内容的生产模式(以下称为新模式)对编辑的职能有着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3.1 合理运用技术,做好“人机联姻”与“跨界合作”

新闻编辑一职需要不断拥抱新技术,新模式下的新闻编辑也不例外。算法下的新闻生产拓宽了报道内容广度、提高了报道效率与准确率,长期看来对新闻行业的发展是良性的,前途光明。然而,算法新闻生产目前也有着明显的劣势,如无思维活动、模板僵硬、仅能用于简单的硬新闻报道等。在新模式下,新闻编辑需要将“人机联姻”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经验通过技术手段外化,为用户提供一些操作性更强、更为“傻瓜式”的生产框架。同时,依靠技术人员的帮助,建立更贴合人性的算法框架,进行算法下的新闻生产与后期润色。新闻编辑也要肩负起与其他领域的技术人员合作时“指挥员”和“沟通者”的职能,与团队成员充分交流,合理协商需求,让“脑”与“手”发挥各自的作用,甚至合为一体,提高合作竞争性,避免由于知识鸿沟、生产理念不同而引发的隔阂[7]。

3.2 依靠“人机协作”+ “中央-地方协作”进行新闻筛选与整合,提供新闻真实性审查与政治审查

新闻生产主体多元,新聞内容体量膨胀势必会带来新闻的同质化与质量问题。大量非专业生产的新闻内容会具有新闻价值不一、重复率高、碎片化明显的特征。机器和用户分在两个不同的生产体系,两者成为彼此的信息孤岛。编辑此时就应起到统筹作用,对两边的碎片信息进行梳理、筛选与整合,最终形成独立且内容与意义完整的新闻。同时,真实是新闻的根本,而新模式下用户生产内容的真实性存在风险,可能掺杂着大量谬误。上传行为具有强烈主观性,用户上传的内容未必是新闻,即使包含事实,其真实程度也无法保证。为尽快确定新闻的真实性,中央与地方的编辑们需要通力合作,引入区块链技术,建立沟通平台,提高求证效率。也可以借鉴“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开放平台供其他公民确认求证。同时也需要编辑与技术人员沟通,增强平台自身的算法能力,“人机联动”进行真实性审查与政治审查。

3.3 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话语重新赋权,构建更多元化的平台

相较于传统编辑,新模式下的新闻编辑能获取较以往更多有关边缘群体的新闻信息,打破了无物可发的局面,这是一种新模式下编辑的既有优势。但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不同于传统媒体精心的议程设置,边缘群体自发投递的新闻信息经过真实性审查与政治审查后需要通过算法分发,“过滤气泡”问题因此出现。“过滤气泡”一词由伊莱·帕里泽提出。他认为,算法形成的过滤器所生产出的内容会将我们拦在“隔离墙”内,阻碍我们接触新知识与新观点。相较于传统媒体更趋向呈现给用户公共的、多元的、开放的信息,算法的普及使得用户对公共议题的关注逐渐弱化,对兴趣点的关注亦被简化[8],从而会导致边缘群体愈加边缘化,甚至会在群体内部形成“回音室效应”。因此,为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呈现出相对客观的拟态环境,新模式下的新闻编辑要整合聚类信息,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分发算法优先级的设置。防止“过滤气泡”效应,重视对边缘群体的话语赋权,让更多的人,至少是相关群体与政府部门,听到他们的声音。

3.4 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吸引用户自发行动,创造更多价值

用户价值是新模式下新闻生产的核心价值之一。客观现实中,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天然偏向性,不同新闻传播主体各有自身的“方便”资源,而用户可以为媒体提供大量分布在广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潜在新闻信息资源[1]。何况新模式下,用户本身就是内容的创作主体之一,倘若失去了用户,媒体将会失去大量新闻线索和新闻内容。因此,建立并维系良好的受众关系也是新模式下编辑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新闻筛选与新闻分发的过程中,编辑们要充分关切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把握用户心理,避免使用容易引起群体敏感的词汇,通过高频反馈增强用户黏性。同时,编辑也要坚守正确的舆论方向,潜移默化引导用户朝专业化与客观化的新闻创作者转变,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新闻媒体应有的监督与规训作用。

4 结语

智媒时代,非内容生产模式的建构意义非凡。它可以为社会上的新闻生产注入大量生命力。也可以通过打造“智库+平台”的合作机制,为民众、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信息与提供全联接智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可延伸性,可以复制到各种圈层各种组织,为各处需要发声的群体提供平台。

然而,这些背后都离不开编辑们相应的自我转化与自我提升。以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角度看,从纸媒内容的互联网化到主动寻求用户关系,从内容领域到非内容领域,新闻编辑的内涵与外延其实一直在变化着、丰富着。非内容化新闻生产虽然还未成熟,但已经迈开了第一步,在这种新环境下新闻编辑的职能重构也已然正在发生,新闻编辑在后续的职能转变势在必行、令人期待。

参考文献

[1]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新闻记者,2013(12):32-41.

[2]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贾军.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4]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J].新闻与写作,2017(3):41-45.

[5]刘兆明.“融合架构”下的新闻业转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6]刘子潇.场域理论视域下新闻伦理的失范现象与应对策略[J].传媒,2020(23):88-90.

[7]肖鳕桐,方洁.内容与技术如何协作?: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新闻生产创新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0,42(11):99-118.

[8]董方旭,康许培,赵乐群.算法推荐机制下“过滤气泡”的形成、影响与规避[J].新闻爱好者,2020(11):44-49.

猜你喜欢

职能转变新闻编辑
对事业背景转换下企业办公室职能转变的一些思考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德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