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多元文化融合的价值意蕴与发展策略

2021-09-22王功敏

高教探索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

王功敏

摘 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对接区,是多元思想文化的集散交汇地。共建“人文湾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是湾区建设目标,也是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环节。但作为包含“一国两制”的特殊区域,客观存在制度、价值等差异,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着世界其他湾区、国内其他区域集群无法比拟的难题。发挥文化的作用,培育具有差异性和同一性共存、稳态性与创新性兼具、长期性和渐进性相结合的文化生态十分关键。顺承于此,以肩负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的高校为切入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定位,辨明湾区高校多元文化融合的价值,提出促进文化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文化生態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组合、经济概念,而是涵盖文化、教育等的综合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2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到2035年,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1],明确了湾区文化建设需走融合发展之路。湾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战略定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造就了其文化发展的复杂性,亟需发挥文化的黏合剂作用,推动湾区文化融合,强化内循环的同时促进外循环。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制度差异、价值差异等影响文化融合的掣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形势异常复杂多变等因素叠加,湾区文化融合存在诸多难点。高校作为新思想新观念发源地,坚持正确导向,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是湾区高校发展的基本路向和责任。

一、相关概念阐释

“社会融合”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次提出,指个体与个体、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2]社会融合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文化融合是重要方面。美国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提出文化整合思想,“思想和文明是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的……无数事实不断证明,思想在各民族的相互接触中被同化,而人种、语言和地理距离并未能限制思想的融合”[3]。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约翰·贝利的文化适应理论认为,当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交往时,采取的策略就是整合;重视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和身份,却不愿与其他群体交往时,就出现了“分离”。[4]

一般而言,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互鉴创新的过程,包括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同质文化圈层内部的融合两大类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同根,属于同质文化圈内部的融合,但毕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性,高校文化也有个体差异性。本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文化融合,正是基于三地文化、校园文化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推动高校从理念、制度、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先行之路,助力培育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文化实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多元文化融合的深层价值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等战略意义,湾区高校文化融合也具有多元价值。

1.政治价值。当今世界,文化与国内外经济政治交融,其政治价值不言而喻。“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5]。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文化同根同源,但与其他世界知名湾区不同,兼容两种不同政治制度,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加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香港局势尤为严峻复杂,且把青年师生作为重点争夺对象。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事件中,大部分参与者年龄介乎20至30岁之间,19岁以下者亦占据十分之一左右[6],这些警示高校需加强文化建设,增进师生尤其是港澳师生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2.社会价值。文化是黏合剂,具有保存、传承传统社会规范、维系社会平稳发展的作用。[7]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都有一个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涵盖11个城市,且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中心城市”,没有核心城市。[8]不同城市、不同群体间难免发生文化冲突和碰撞,加上庞大的城市群、人口结构复杂、收入差距,以及法律体系、价值观念差异等要素叠加,动态复杂性、社会复杂性增强。当前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个大循环中促进文化循环,把分散的物理空间(城市)凝聚起来,可助力激活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动能。

3.文化价值。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是客观存在和趋势,湾区建设离不开文化支撑。纵观国际一流湾区都是重要文化中心,如多元移民文化对美国纽约湾区有重要影响,旧金山湾区“硅谷精神”对科技创新、湾区建设有重要价值,日本东京湾区的成功离不开“匠人精神”。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的竞争是覆盖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竞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正是突出湾区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旨在以共同之力提升湾区整体文化实力。具有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高校发挥独特优势,率先探索文化融合发展,可助力实现人文湾区、世界文化中心的愿景。

4.国际价值。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发展阶段不一,文化领域一定程度出现“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中国文化也要强起来。美国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主要是文化差异、文明的冲突,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加拿大历史学家让·路易·鲁瓦在《全球文化大变局》中指出,需要不同文明的国家和人民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走文化融合之路。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文化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设的系列论述蕴含丰富的“和”思想,强调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应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兼收并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湾区高校可在推进教育国际化中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展现湾区自信、中国文化的自信。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有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湾区高校文化又有多样性、差异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湾区共同利益和文化记忆、高校文化使命为基础,从工作理念、文化情感、文化制度、文化实践等层面促进文化融合,逐步实现由精神层面延展到生活空间,由个体、局部拓展至群体、整体等多维递进的逻辑进路,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湾区文化新生态。

1.新理念引领:重视湾区文化融合,培育湾区高校文化共同体意识,增强共建人文湾区的使命自觉。首先,充分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出后的合作与之前的合作是不同的。湾区战略提出前的合作是粤港澳各地将对方看成自身发展的外部合作对象,提出后的合作则是以粤港澳整体发展为着力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强合作对湾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湾区三地以岭南文化为主,是实现“共建人文湾区”目标、促进湾区稳定发展的基石。首先,湾区高校需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和建设任务,从湾区整体利益出发,树立湾区意识、湾区标准,形成湾区文化共同体意识,在全局性视域中探索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

其次,激活高校建设人文湾区的主体性。文化发展需激活每个个体、高校的主观能动性。湾区高校交流合作久已有之,随着湾区建设稳步推进,应发挥高校在服务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多重利益等因素考量交织冲突,以及高校之间、师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形成共建人文湾区的目标共识,汇聚构建湾区文化新生态的合力。

再次,将湾区文化融合摆在高校发展的重要位置。湾区发展从根本上说靠教育驱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湾区教育合作的起点和目前工作重点。[9]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立竿见影,易受到重视,但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当前湾区高校文化交流合作的途径越来越多,但存在文化交流形式不够丰富、交流力度不够等问题。湾区高校应重视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价值,顶层设计中应关注文化发展的定位和大湾区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积极在湾区高校合作办学、共建优势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找寻文化互动融合的契机,如通过将多元文化融合融入到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改革、共同举办学风或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等途径,形塑精神文化、学术文化等大学文化。

2.情感共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内稳态,增进港澳师生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文化融合与主体情感结构密切相关。除了共同居住这一横向要素,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集体记忆及共同经历是打破空间距离、促进湾区文化融合与认同的基础。湾区高校需处理好继承性和发展性、全局性和区域性的关系,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精髓,加快构建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促进师生自觉遵守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内稳态。首先,湾区高校可借助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粤港澳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契机,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合作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展演等活动,保护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湾区尤其是港澳青年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

其次,基于岭南文化在大湾区各城市都有承接和体现,充分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和三地共有的主题元素,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策划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粤港澳粤剧群星荟、粤港澳青少年粤剧艺术交流夏令营、文化遗产交流等主题品牌活动,并以“一地为主、三地联动”等多种方式开展文化活动,加强对岭南文化的研究与推广,促进港澳师生对湾区历史和岭南文化的认识,增进对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的认同。

再次,受殖民历史的影响和西方思想文化的强势渗透,港澳同胞的国家认同具有多面性、混合性等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凝聚力,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湾区高校需将加强港澳生的国家认同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政策解读、形势分析、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融入通识教育课程等途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增进师生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认识,并密切关注青少年思想动态,对“去意识形态化”“泛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言论纠偏正向。

3.制度创新:探索促进文化政策制度的衔接,推动文化机制创新,促进湾区高校文化深度融合。湾区作为我国内外循环的制度、规则、市场结合的对接区,需大力促进涵括文化等领域的制度创新。高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其文化发展需遵循湾区制度逻辑,在坚持“一国两制”前提下、推动湾区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中,进行文化政策体系、管理体制机制等多维度、系统性创新。首先,在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解决湾区发展重大问题作用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知名湾区经验,探索建立专門的湾区文化管理机构或组织,统筹湾区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政策制定以及三地衔接等文化领域宏观部署。建立健全湾区高校文化协调联动机制,细化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工作流程等,创新解决三地高校的文化资源配置、平台搭建、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管理制度等问题,提升文化发展效能。

其次,深化高校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湾区高校可在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合作平台、文化人才交流、文化产品研发、文化活动举办等方面探索建立健全合作机制,逐步提升合作的深度、密度和文化相通程度。如搭建高校文化信息交流平台,联合举办湾区或国际文化论坛、学术会议,设立湾区文化和国际交流研究专项,加强促进湾区文化融合的智库基地、学会等建设,培育具有学科标志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品牌。

再次,完善文化与湾区经济、科技、教育等协同发展的机制。在湾区完善地方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体等不同主体、不同领域合作机制和渠道的过程中,探索高校文化与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新机制。如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等区域组织联盟为抓手实施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澳门“千人计划”等项目,以旅游为关联建设湾区红色文化旅游体验示范带等方式,建立湾区文化交流与研讨机制,提升文化韵味和情怀。通过合作机制促进湾区在物理和空间上的联通和整合,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聚集,而且带动湾区文化、制度上的深度融合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0],促进湾区高校从局部合作、文化合作走向全面合作,从松散型合作走向紧密型合作。

4.实践外化:搭建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湾区高校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融合必须以“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和需求为前提,建立文化融合价值目标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使文化实践成为一种自觉。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10%[11],随着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应用,网络将更加深刻影响师生。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与自己文化观念相类似的社会成员,进而以文化观念为核心凝聚成网络群体,使得该文化的影响力增强。[12]网络文化的兴盛导致湾区人们对原有集体记忆的数字化窄化甚至遗忘。为此,其一,湾区高校需加强网络文化传播与实践平台建设,建构有助于集体记忆的网络空间。如搭建湾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网络学习空间等网络平台,对“人文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进行宣传和研究;利用微信、B站、抖音等新媒体,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虚拟情景再现等方式,加强湾区优秀文化推介;通过设置地域文化、传统节日等与湾区或高校相关的话题、线上线下活动的组织,吸引网民参与。

其二,日常生活世界是文化融合的现实场域,将文化融合融入师生日常生活,开展植入性、展示型等多种文化交流活动。植入性交流即在组织人才交流、产品推介、技术交流等活动中植入高校文化交流的内容。展示型交流即以大型展览、文艺表演、文化产品等为载体,通过策划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重点工程、湾区人文精神“同心圆”工程、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展示湾区核心文化精神。还可突破交谈、走访、参观等方式,聚焦师生发展需求,通过建立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研学基地等,为青年人提供就学、就业、创业、实习和志愿服务等机会,促进深层交流交心,增强港澳师生对国家建设的融入感、参与感。

其三,与我国内陆文化传统不同,粤港澳以海洋文化为底色,富有创新的基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改革试点、科技创新等在这里产生推广。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湾区高校应利用科技创新、创新产业等优势,以联合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在线讲座等为抓手,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师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等平台,加强湾区创新文化等研究,促进湾区高校文化与经济、科技等领域互动,将创新文化转化为湾区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9-02-19.

[2]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 [J].人口研究,2006(3):87.

[3]张今杰,林艳.弗朗兹·博厄斯的整体论思想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98.

[4]BERRY W.Marginality,Stress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n Acculturated Aboriginal Communit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70(1):239-25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05.

[6]李立峰,邓键一,袁玮熙,郑炜.“反逃犯条例修订示威”现场调查报告[J/OL].(2019-08-14).http://www.com.cuhk.edu.hk/ccpos/b5/pdf/CHI_AntiELAB%20survey%20public%20report%20vf.pdf.

[7][12]張荣.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认同整合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77,170.

[8]屠海鸣.增强文化认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EB/OL].(2019-03-0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79838.

[9]陈伟.湾区建设,教育合作提供最强动力[N].人民日报,2019-06-18.

[10]黄玉蓉,武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02.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责任编辑 陈志萍)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