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2017-01-16周华设周璇袁懿磊

东方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文化融合

周华设++周璇++袁懿磊

摘要:以促进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为研究背景,针对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进行研究。本课题系统的对珠澳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的概况进行了梳理、珠澳高校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分析提出了两地联合办学促进珠澳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的建议,以期为探索构建符合珠澳两地高效文化情感融合起到帮助,丰富珠海与澳门高校文化交流的内涵,推动两地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起到理论性的帮助。

关键词:珠澳两地;两地三语;情感交流;文化融合

正 文:

澳门回归后,为了促进两地的发展和交流,2006年文化部与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签署了《内地与澳门更紧密文化关系安排协议书》。协议以“互惠双赢、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原则,规划了两地在文化方面加强合作的领域和渠道,从机制上保证了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使两地文化部门的沟通更加顺畅,联系更加紧密,内地对特区政府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更加有效。

一、珠澳两地文化情感融合概况

1、新时期推进珠澳携手合作

珠澳两地的第一次携手缘起于澳门开埠后“珠澳中西文化走廊”的形成;第二次携手缘起于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的成立,毗邻澳门的特殊地缘使珠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第三次携手缘起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珠海大开发序幕的开启,珠澳同城化步伐的加快将使两地共同成为引领珠江口西岸新一轮大发展的核心力量及珠澳国际化大都市圈的重要一极。

2、回归之后蓬勃发展

澳门回归以来,内地与澳门的文化交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年平均交流量达到100多项,每年有2000多人次。另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包括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戏剧、美术、摄影、文物、民俗、民间艺术等各个领域,交流渠道不断的拓展。

3、携手共进助力飞跃

珠澳之间的每一次紧密携手与合作,都会为双方带来极大的发展和飞跃,这是珠澳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也是“珠澳中西文化走廊”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利用澳门与珠海为代表的内地同文同宗的血脉之情和文化艺术的情感纽带作用,通过参观考察,组织文化推介、研讨、座谈、笔会、联谊等交流活动,实现了以文化促交流、以交流达共识的初衷,帮助珠海学生更好的通过澳门高校文化与世界接轨,增强珠海学生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帮助澳门高校学生更直接了解以珠海为代表的内地传统特色文化,增强爱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日益密切。

二、珠澳两地高校文化现状

1、珠海高校现状

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区位优越,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目前珠海有10所大学,分别是珠海城市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遵义医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师大珠海学院、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学院。

2、珠海高校的三种语言关系

珠海的众多高校中,除了珠海城市学院和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作为珠海城市本土学府,其他8所高校多为各大城市著名的学府将分校落脚于珠海,分校自觉遵循总校的招生及教学语言规范,都是面向全国范围招生,从学生的来源上就会聚到五湖四海各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四川话,湖北话,广州话等,这些方言决定了高校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习惯流通语言,特别是当一所高校里某个城市或地方的人群会聚较多时,乡土乡情的内心世界的怀念,自然容易形成学生生活中的沟通语言,普通话作为国家标准语言,构成高校教育教学的标准使用语言,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聆听到的就是普通话,在学术交流,座谈研讨等官方正式场合也容易使用普通话进行表达,英语在珠海高校普遍设有大学英语课程,但是由于是门外语,学生的掌握运用有限,除了某些外语专业的学生外,大部分的学生即使都接触过大学英语,也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导致口语表达上受限。

3、澳门高校现状

在澳门共有5所高校,分别有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在澳门的五所高校,招生大多针对澳门当地,回归祖国后才放宽极少数名额至内地考生,所以在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流通语言,极多的受到当地文化影响,习惯使用粤语,或者是在粤语中夹着英文更显国际范,这是由于澳门作为世界的旅游城市,受多种语言影响。

4、澳门高校的三种语言关系

澳门的汉语口语主要是粤方言,即白话。从广播传媒来说,澳门的电台、电视台大都是用本地方言,而且在交通运输、学校等方面也都使用本地粤方言,在整个地区,粤方言普遍通行,成为当地的最主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其使用人数比例占到了大多数。在澳门,由于人口构成的复杂,不仅有占有主体的当地中国人,还有外来人口中有来自国内各地的人,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以及来自国外的葡萄牙、英国、泰国、菲律宾等,语言使用方面因此在以粤方言为主外,还有普通话、英语等语言。

三、以各项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的融合

珠澳地域文化的同源性,始终保持的炎黄子孙的民族情节,龙文化背景下的两地文化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而割裂,随着横琴的大开发,珠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宜居城市、个国卫生城市、以及发展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高端产业等利好因素,澳门对珠海的认同和归属感将与日俱增,更多的澳门人不仅成心理上回归祖国,从实际行动上也会有更多的澳门人定居珠海,因此,两地文化的互动发展对珠澳大学生而言,是必然的趋势。

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日益密切,不仅为珠澳两地高校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能够在文化情感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得以突破,使珠澳“两地三语”获得持续发展的活力。同时为每一位在珠澳高校就读的学生提供符合自身发展外部环境。使每位学生能充分地获得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其具体措施如下:

1、各项体育比赛加速珠澳高校文化情感融合

各项文化活动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珠海特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珠海和澳门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许多的领域合作、开发,相辅相成在各项文化建设方面,以珠澳两地高校为名的比赛,比比皆是,如:珠澳大学生羽毛球联赛、珠澳高校篮球比赛、珠澳高校网球比赛、珠澳大学生乒乓球比赛等等,两地各项文化活动比赛的频频举办,对两地大学生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等方面成果显著。珠澳本为一家,促进珠澳文化融合的方式以单纯的各项文化活动比赛还是不够的,应当以富含文化的民俗文化项目作为重要的载体,引起两地高校在文化上的共鸣,找到两地文化的同根性。

2、举办各种活动实现校园文化整合

要实现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不仅要发挥珠澳两地高校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也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有各种统一协调的规章制度做支撑,也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融合理、工、医等学科所形成的不同校园文化氛围,从而真正实现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融合。

逐渐形成内容广泛、名家荟萃、管理规范的鲜明特色,并在珠澳两地高校开设巡回人文讲座,一方面在每学期初进行规划时保证各高区人文讲座的合适比例,另一方面设法安排高水准的人文讲座在珠澳两地高校巡讲。进行讲学,讲座深入浅出,深刻生动巡讲,使得珠澳两地不同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加强和提高,也在不同程度上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珠澳两地民俗文化高度统一的项目主要有舞狮、舞龙、龙舟、武术太极等项目,以及两地共同认可的炎黄子孙的情节所形成的民俗节日,如:端午、中秋、清明、除夕等,两地可谓同根同源,不可分割。因此,在发展体育文化的同时,以珠海澳门大学生为主体,在适当的时期、合适的地点举办珠澳民俗文化活动,弱化比赛成绩,强化文化交流,加速文化融合意义重大。

3、建立各种社团促进校园文化整合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几个方面的教育,其中就包括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因此,为了促进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高校的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有利于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有积极作用。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应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方针和“业余、合法、高雅、创新”的工作原则,努力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方法,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并且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加强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校。目前,珠澳两地高校已经拥有青年志愿者协会、文艺创作社、读书社、演讲协会、雷雨剧社、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大学生舞龙舞狮和武术协会、创造发明协会等诸多学生社团,形成了志愿服务、文化艺术、学术科技、主体辩论、环境保护等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

四、两地联合办学促进珠澳高校文化情感融合

针对以上的研究分析,珠澳两地的高校发展历史都较短,且普遍定位不甚明确,目前均不足以引领珠澳两地的高等教育走向国际一流。《珠海总体发展规划》已明确要把珠海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珠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探索合作新模式,不仅要有合作载体,而且要有新思路。我认为采用非传统模式兴办两地联合办的大学,令新大学为探索珠澳高校文化情感融合提供有效载体,不失为促进珠澳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的有效手段。

1、创新珠澳高等教育合作模式

国务院已批准澳门大学在珠海建立新校区,这是“一国两制”下珠澳合作迈出的新步伐,是珠澳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模式之一。除了这种合作模式之外,应该探索“一国两制”下其它的高等教育合作新模式,使珠海真正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珠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2、提高珠海现有高校的办学水平

珠海大学园区的成立,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珠海在校大学生人数已名列广东省第二,珠海已是高等教育大市,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市。迄今为止,珠海还没有博士点,也没有在国内外处于一流水准的学科和专业。珠海大学园区的大学,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与其校本部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通过成立珠澳科技大学并采用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全日制学生)的模式提升珠海现有大学的办学水平。

3、打造珠澳高水平培训基地

我们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远程传授知识和技能成为现实。开展两地联合办学,采用远程授课为主、面授为辅的方式,并通过珠澳的高校充分利用珠澳乃至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提升珠澳的成人教育水平,把珠澳两地联合办的大学打造成为珠澳的高水平培训基地,为加快珠澳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满足珠澳拓展内地教育市场的需要

珠澳地区拥有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其本地教育市场狭小,而且大量的学子选择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使得珠澳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珠澳尤其是澳门的高校都有拓展内地教育市场的需求,开展珠澳两地联合办学,这些新成立的大学就会是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引导珠澳的高校开展办学,也可以满足澳门现有大学拓展内地教育市场的需要。

五、结 论

实现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是珠澳两地文化融合的标志。诚然,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确实应取决于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与整合。换句话说,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单单从合并物质形式上入手是不够,还必须认真切实地研究合并后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以校园文化无形的作用来统一思想,使其在情感上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同时,以此来加强和建设合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合并高校所生产的一系列矛盾,实现高校从外到内的真正融合,并走上长远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婉钰. 城市合作背景下珠澳同城化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 2013.

[2] 徐惠萍.“珠澳中西文化走廊”的价值与启示[N]. 广州:南方日报.笔谈(05).

[3] 周冠,怡彤. 文化融合下的珠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石家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

[4] 谢宝剑. “一国两制”背景下的粤港澳社会融合研究[J]. 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5] 郭艳华. 论珠澳联合开发横琴[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文化融合
初中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