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生活 优化教学

2021-09-16袁会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效率

袁会明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其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思维也没有发展成熟,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免会有难度。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优化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我们平常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并且最终还会回归生活,用其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在小学阶段,老师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需要逐渐引导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之间密切关联,借助多种手段,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魅力所在。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并且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一、改变教学观念,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需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放权”,要敢于放手,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更加自由地发挥,去动手、去思考、去进行知识的探究。当然,老师也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喜好,这样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制定的教学计划也会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低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多,借助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活”的知识,用“活”的知识。

从一方面来讲,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掌握,这里指的情况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方面,还有生活经验、个性品质等;从另一方面来讲,老师自己也要端正教学态度。低年级小学生步入正式的系统学习阶段时间尚短,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些错误总是难以避免。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要宽容待之,对所有学生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老师在面对全体学生教学时,还要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要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导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在课堂中导入生动的生活实例是至关重要的。借助于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能够引导学生不断从生活中发现各种数学现象,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说明,或者解决问题。这种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的,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形状规整的物品,并准确说出该物品在生活中的属性。这时学生就会对周围的物品进行认真观察,会发现自己的文具盒是长方形的,用的水杯是圆柱形的,操场上有人在踢足球,足球的形状是球形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对各类图形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理解也变得高效,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强烈。

三、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认知理解

要想使教学效率得到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老师首先需对教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认知,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给出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符合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身处熟悉的场景当中,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数学问题,便于更快地吸收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就可以配之以简单的生活场景,实现知识的探究与理解。如果想要设计35+42这一加法题,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去书店买故事书,看中了两本,一本书的价格是35元,另外一本书的价格是42元,小明身上有80元,问小明如果买下这两本书一共需要多少钱?小明手里拿的钱是否够买这两本书?之后老师可以找两名学生参与扮演,一个扮演小明,另一个扮演书店售卖员,在生活情境中联系算式的计算。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熟悉加减法的运算,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但是,老师也要适当地带领学生到课堂外开展教学。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借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是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老师需要不断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研读教材,不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情境刺激學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老师还可以将课堂延伸至教室之外,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以及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有更为明确的认知,从而强化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效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