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2021-09-16王晓雪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资源

王晓雪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科技强国背景下,我国对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提升科学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本文聚焦小学科学教学,分析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构建高品质小学科学课堂、提升科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一、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探究资源投入少,影响探究体验

小学科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实验室、教室是科学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但是除此之外,社会生活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例如科技馆、博物馆、公园、田野等,这些场所可以作为科学学习场所。而且,科学探究资源还包括实验器材、视频资源等。然而,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科学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探究资源投入非常少。教师访谈中,有的教师表示:“科学课一般都在教室进行,很少带学生去实验室,从未组织学生去过科技馆、天文馆等。”还有的教师表示:“实验课一般以教师演示为主,由于实验器材有限,所以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很少。”学生访谈中,有的学生表示:“每次去实验室都很开心,很珍惜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但是去实验室的机会太少了。”還有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较少,课后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又不能及时得到教师指导。”由此可见,探究资源投入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利于其科学素养培养。

(二)缺乏探究互动,学生参与度较低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对学生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利于其思维品质、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发展。但是,传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的互动主要依赖于教师提问,学生表现得十分被动。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知识经验不足,而且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着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容易出现问题没有探究意义或者与教学无关的情况,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由教师提出问题能够明确探究方向且具有思考深度,可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但是探究互动由教师主动,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多学生的疑问在课堂中不能得到解答,富有新意的想法也未能和更多人分享交流。此外,科学课堂还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情况,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影响探究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将课堂由“教本”转变为“生本”,不仅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还要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自身想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提升探究能力。

(三)探究方式单一,不利于能力培养

探究式教学强调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可见,教师与学生均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科学课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采用探究式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参与探究方式。结合课堂观察来看,学生参与探究的方式主要有观察实物、图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动手实验,其中观察实物、图片等在教学中较为普遍。其次是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最后为学生动手实验。可见,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此外,探究过程中,教师常常会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在为数不多的动手实验中,教师会代替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而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样的探究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严重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由此可见,教师需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平台,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落实科学素养在科学课堂中的培养。

二、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注重资源开发与利用

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探究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基础设施资源的完善,如增建实验室,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二是校内课程资源开发,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发特色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同时,还可以完善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丰富微课、视频、图片等多样化教学资源,为探究式教学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撑。三是社会资源开发和利用,与所在地的天文馆、科技馆、公园等进行合作,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科学实验,促进经验积累。例如学习“地球、月球和太阳”这一单元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宇宙探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通过高清的视频了解宇宙,从而树立整体观,以系统的思维来学习本单元各个部分的知识,促进知识体系建构。课堂中,很多学生对天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为学生推荐了《打捞遗失的繁星》《猜猜它是谁》等科学绘本,引导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探究神秘的宇宙。由实践可知,办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开发与利用,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探究资源短缺的情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资源,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主动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促进科学素养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贴合教学内容,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建桥梁》一课中的探究“斜拉桥的承重能力”为例,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设计怎样的桥梁”更合适。在猜想假设、演示实验环节,我们明确了“平板桥”“拱形桥”“斜拉桥”的优缺点。现代桥梁以斜拉桥为主,“斜拉桥的承重又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深入的探究式教学。这一过程中,小组需要根据桥体主要结构进行猜想,并通过“改变材料”“承重测试”“图文记录”进行完整的实验探究。同时,教师注重提问互动,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综合化多元比较、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学生都亲身参与,在探究后的思考延伸环节,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增强探究体验,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淡化教的过程,强化学的过程,促进全面发展在探究式教学中实现。

(三)开展趣味化科学活动

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时期是培养科学探究兴趣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科学活动。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趣味化科学活动是探究式教学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种子发芽了》这一课后,教师组织科学种植活动,要求学生选择黄瓜、西红柿等植物种子进行种植,并运用手机拍摄照片以及绘画等方式记录种子的发芽和成长过程。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耐心,促进科学品质发展。再如学习“地球、月球和太阳”这一单元后,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流浪星球》,组织了科幻画比赛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脑洞大开,尽情展开科技想象的翅膀,从现在到未来,从地球到宇宙,从生活到生产……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思维获得发展,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科技小制作作品比赛,为学生搭建一个将创意变为现实的平台,让学生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科技模型。趣味化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实践,需要学生亲历提出创意、设计方案、动手操作等整个探究过程。探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在探究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因此,教师要重视科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在动手操作中增强科学探究兴趣,在兴趣驱动下不断进行主动探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探究式教学是实现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目前,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科学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后教学中,教师还应针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价值,提升科学教学效果,落实科学素养培养。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