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移动护理系统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运用价值

2021-09-16陆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9期
关键词:病区医嘱护士

陆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科,广东 广州 510120)

0 引言

当今时代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对国内医疗行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医疗信息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在各地医院纷纷展开。一些三甲及二甲医院认识到形势的变化,率先建立起自己的医院信息系统,大大促进了国内医疗信息发展,其进步显而易见[1-3]。医疗信息建设有其必要性,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问题,新旧事物的冲击难以避免,许多现象无法预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此大背景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医院信息系统,但同时也面临了这个问题,整体发展有所欠缺,远景规划方面明显不足,接口管理不规范。系统的建立本应可以为用户带来便利,但实际应用并不理想,他们对新环境下业务流程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思维相对滞后,导致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加之医院未进行相关培训,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难题[4-7]。面对种种困难如何加以改善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移动医疗服务位置带来契机,作为最佳切入方式发挥有效作用,其建设目标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和可接受的成本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改革达到理想的工作效率,同时又兼顾医疗安全,最大程度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往往是各医院的重点学科,就医者众多,涉及疾病复杂,相对较为危重,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升护理效率,改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这也是患者的根本诉求。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研究,引入智能移动护理系统,分析其在该科室的使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间共1000例。所有患者都存在脏器损伤,如颅脑、心脏、肝胆、到泌尿系统等。其中研究组共500例,分别于2019年1-11月行智能移动护理系统管理。其余500例为对照组,2017年2-12月未进行智能移动护理系统管理。

1.2 智能移动护理系统功能

1.2.1 查询病人信息

可以通过上述管理系统准确掌握患者信息,方便进行查询,具体功能如下:a)系统中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查询,从姓名到床号,从病区到住院号,从年龄到疾病情况都会记录在案。b)患者的护理情况可在病历卡中标识,从而显示出不同护理级别要求,方便在系统中查询。c)核区内的患者信息记录详尽,可以提供快速查询功能,方便进行切换。d)系统中记录了病人的详细信息,以医院信息系统护士站显示方式展现,应支持两种模式,其中一种为病人详细信息全卡,另一种则为列表简卡,方便后期使用。e)体验、检查信息也可在系统中查询,同时可以了解预约信息。f)可以利用腕带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护士手持移动终端即可完成。

1.2.2 医嘱管理

这是系统一项重要功能,主要包括如下方面:a)医生所下的医嘱都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查看,护士从中了解原始和新医嘱情况。b)护士在确定医嘱后首先识别患者身份,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获取,之后再确定药品信息,扫描输液瓶或药品标签,确定医嘱信息与药品信息相匹配,核对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c)医嘱执行过程系统会详细记录,后期可进行查询,执行签署和时间必须包含其中。d)医嘱是否执行可在系统中显示出来,以此来确定目前状态。e)医嘱执行界面支持筛选功能,包括多种类别,如口服药物应用情况,针剂使用状态,也可以通过去查询临时医嘱。

1.2.3 管理体征信息

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会被录入到系统当中,进行统一管理,具体功能如下:a)后是在确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后会将其录入到系统当中,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完成,在护理文书系统中这些数据可以自动生成体温曲线。b)所录入的生命体征包括临床必查的多个项目,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如果患者正在进行物理降温也会被记录进去,另外还包括血氧饱和度等数值。c)临床上同样需要采集出量指标,包括项目众多,如呕吐量、吸氧流量等,这些数值同样需要记录在案。d)入量也包括多个项目,比较常见的如输入液体量、口服量等,如果目前接受鼻饲治疗和胃管注入的患者也需要采集相关数值。e)数据规模化验证。有效性规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有效性验证可以在录入和采集时完成。f)如果操作界面兼顾人性化特征,则录入相对更为边界,可提高录入速度。

1.2.4 评估及文书管理

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首先需要掌握患者的身份信息,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扫描患者腕带识别。b)护理人员可以在床旁录入各种护理维修数据,这一过程利用移动终端即可完成,数据录入系统后可以自动生成护理表格。c)在入院评估前需要采集相关数据,录入过程可在床头进行,护理人员利用移动终端完成。d)患者入院后要完成各种评估表单,如跌倒坠床等,数据录入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在床旁即可完成。e)健康教育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

1.3 护理文书

1.3.1 病区管理

有效的病区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病区进行整体护理服务。

1.3.2 排班

a)排班工作由护士长完成;b)实时根据病区情况对排班表进行操作,完成统计,显示具体排班情况,最终落实到个人;c)各病区能够分开操作,自定义排班分组等设置。

1.3.3 基础护理

配置常规药物方法、中心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雾化吸入、口腔护理、物理降温、动脉采血技术、中心吸痰、留置针穿刺术、心电监护使用。

1.3.4 护理诊断/问题

跌倒护理单、压疮风险评估单、DVT护理单、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有皮肤完整性受损评估单、有感染的风险、活动无耐力、有DVT风险、特殊管道、气管插管、有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特殊管道、有管道滑脱的风险。

1.4 观察指标护理差错

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

1.4.1 护理差错主要针对的是物业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如文书记录欠缺、流程问题、执行问题等。

1.4.2 整体护理质量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评分,该工作由护士长完成,具体包括多个项目,总分100分。如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情况是否到位;护理文书书写是否存在问题;消毒隔离是否按照要求完成;并且对两组科研能力的情况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资料

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期间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手术实施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期间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2.2 两组护士的整体护理质量

研究组护士的整体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的整体护理质量

2.3 两组患者对于护士管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于护士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于护士管理满意度

3 讨论

随着我国不断进步,医疗信息系统逐渐进入到各医院当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样存在不足,过于片面性,难以全面覆盖,许多问题亟待正视。以护理业务环节为例,业务系统支持力度明显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医院仍延续着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8-10],改革势在必行。从病区护士的日常工作来看,每天要记录大量数据,纸质单据并不能够完全取消,往往与HIS系统并存,导致重复工作难以避免,工作效率大幅度较低,工作量明显提高。传统工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大量录入节点现实存在,必然会带来一定风险,导致信息遗漏、丢失。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否则将难以实现细致化护理管理,病人身份识别也存在问题,人工识别是主要方式,通过姓名等加以区分,但遇到同名者会大大增加医疗风险系数。从客观环境来看,虽然许多医院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系统,但其优势并未完全显示出来,甚至造成了负面效应,导致工作负担明显增加[11-13]。

智能移动护理系统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临床护理上的诸多问题,由于其具有便携性因而可以床旁信息录入,体检完成的同时即可进行,大大缩短了输入时间。该系统为多端口输入,可以支持患者信息共享,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达到整合的目的,有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将之与传统管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其优越性较为明显,能够迅速发现问题,有效加以解决,促进工作顺利完成。

本文主要针对于智能移动护理进行研究,认为其可以有效应用于临床当中,为护理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病区医嘱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最美护士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