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09-16余昌泽王云广段进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9期
关键词:职称深圳市公立医院

余昌泽,王云广,段进粮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0 引言

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持续发展维度中,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1]。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目标医院2020年人员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全体在岗员工。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来源

截止2020年12月31日,目标医院的人员信息数据库。

1.2.2 方法

利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了解目标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 结果

2.1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目标医院是深圳市一所公立三级综合医院,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实际开放床位718张。全院共有员工1274人,其中:编制内员工594人,占46.62%,编制外员工680人,占53.38%;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14人,占87.44%,行政后勤人员160人,占12.56%。有75.15%的医生属于编制内人员,占比最高;护士中编制内人员占比最少,仅为26.05%。具体见表1。

表1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人员构成情况[n(%)]

2.2 人力资源构成现状

2.2.1 性别构成

目标医院全体员工的性别构成中,男性员工有440人,占34.57%,女性员工有834人,占65.46%,男女比例为1:1.9。其中,护士中男女比例差距巨大,女性占护士总人数的95.80%,男女比例极不平衡。具体见表2。

表2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人员性别构成情况 [n(%)]

2.2.2 年龄构成

目标医院全体员工的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45岁及以下,其中:35岁及以下有601人,占47.17%;36岁至40岁间有269人,占21.11%;41岁至45岁间有164人,占12.87%,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1.15%。整体年龄构成呈金字塔型,年龄结构较好。具体见表3。

表3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人员年龄构成情况 [n(%)]

2.2.3 学历构成

目标医院全体员工的学历构成以本科学历为主,有681人,占总人数的53.45%。高学历者较少,博士学历者仅19人,占1.49%,硕士学历者247人,占19.39%。护士中高学历者严重匮乏,仅有1人具有硕士学历。具体见表4。

表4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n(%)]

2.2.4 职称构成

职称构成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统计对象,目标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称者67人,占6.01%;副高职称者224人,占20.11%;中级职称者385人,占34.56%;初级职称者429人,占38.51%。医生中高级职称者占比高于其他类别人员。各级职称人员比例为1:3.34:5.75:6.40,整体呈金字塔型。具体见表5。

表5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n(%)]

2.3 近5年人员流失情况统计

从2016年至2020年,目标医院每年流失人员数分别为 35人、66人、72人、58人、73人,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医生流失人数最多,累计流失120人,占流失人员总数的39.47%;护士累计流失85人,占27.96%;行政后勤累计流失78人,占25.66%。医技与药剂人员流失情况较好,分别为4.28%、2.63%。具体见表6。

表6 深圳市某公立医院近5年人员流失情况 [n(%)]

3 讨论

3.1 卫技人员总量足够,分布不合理

目标医院现有卫生专业技术1114名,开放床位718张,可计算出床位数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之比为1:1.55,达到《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所要求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1.2:1,提示目标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充足。现有卫技人员中有护士476人,另有第三方劳务派遣护士105人,将派遣护士纳入统计则医护比可为1:1.19。张容等对广东省21个地市的60所三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所医院平均医护比为1:1.39[2],目标医院医护比较省平均水平低。而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护比已经达到1:2.6[3],挪威、芬兰等国家医护比达到1:6.3[4],更是凸显出目标医院在人员结构分布上的不合理,护士人员严重不足。

3.2 护士编制外人员占比过大

由统计结果可见,目标医院护士中编制外用工人员占比高达73.95%,考虑其原因在于深圳市近年来逐步取消医院编制,在有限的可用编制中,医院更多的用于临床医生的招聘,导致护士入编机会减少。此外,目标医院35岁及以下护士占护士总人数的65.12%,该部分人群较为年轻、工作经验不足、压力管理能力往往较弱,在面对工作量大且复杂的护理工作时,容易产生不适应,极易造成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加重目标医院的人员流动,增加医院人员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

3.3 性别比例失调

目标医院女性员工占总人数65.46%,护士中女性员工更是占护士人数的95.80%,男女比例极不平衡,该结果与国内部分医院情况相近[5,6]。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院的要求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意识加强,健康需求不断增多,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正职婚育高峰期的女性员工,将进一步减少医院可支配人力资源,增加医院人力资源成本。

3.4 职称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不足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结构比例为8:4:2:1,高级职称与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1:4[7]。目标医院医生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的比例为 1:2.60:3.09:1.86,高级职称与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1:1.38,结构分布不合理,初级医师明显不足。这种情况往往造成“高职低用”,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时,不利于科室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医院护士中各级职称人数比例为 1:12:36.75:67.25,与卫生部要求的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护理人员职称合理比例1:3:5:7[8]相比,有明显的差距,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缺乏将影响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目标医院全体员工的学历构成以本科学历为主,占53.45%。高学历者较少,博士学历者仅占1.49%,硕士学历者占19.39%。学历是衡量卫生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9],目标医院现有高学历人才不足,且多集中在医生中,护士与医技人员急需补充高学历人才。

3.5 人员流失呈增长趋势

由统计结果可见,目标医院每年流失人员整体呈增长趋势。医生、护士、行政后勤人员流失情况严重,占每年流失总数的90%以上,且以编制外年轻人为主。考虑其原因可能在于,医生、护士的职业风险高,工作压力大,不满意现有薪酬待遇,与工作负荷不成正比,不满意医院的职业发展途径等;行政后勤人员由于多为管理专业毕业,缺少职称晋升途径,且在医院没有编制、薪资水平整体较低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了该部分人群的流失。国内有调查显示,感觉收入水平低是员工离职的首要因素[10,11]。

4 对策研究

4.1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员结构

根据医院发展规划,拟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明确各类人员需求,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创新人才招聘方式,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

4.2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

完善医院相关制度,鼓励人员加强学历教育、进修培训等继续教育,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综合能力。

4.3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聚队伍

注重医院文化建设,深挖医院文化积淀,加强医院人文教育。构建医院和科室文化,形成文化纽带,引领全院职工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医院命运发展结成共同体,使职工常保进取之心,常怀感激之情,树立自豪感、幸福感和事业成就感。

4.4 完善岗位管理,加强考核,增强公平感

完善编制外人员岗位管理,建立一套简便易行、符合实际的岗位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充分运用于绩效分配、职称晋升与干部选拔,激发员工积极性,强化公平感,避免因内部分配不公而造成人才流失。

4.5 创新编制外人员薪资模式,提高收入水平

创新编制外人员薪酬管理模式,重点改革原工资体系,尝试引入年晋制工资标准,将工作年限与工资挂钩,不断提高收入水平,逐步培养员工忠诚度,保持人才队伍稳定性。

4.6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采取“内培外引”人才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队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选派具有高学历、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带动医院业务发展。积极运用政府各项引才优惠政策,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注入专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原动力。

猜你喜欢

职称深圳市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试析公立医院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