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1-09-16张德莹张文军陈倩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9期
关键词:牙列牙周口腔

张德莹,张文军,陈倩华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口腔种植修复是当前治疗牙列缺损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具有美观度高、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广受推崇[1]。为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方式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次研究抽取58例牙列缺损患者展开针对性分析,探讨其与常规修复方式的临床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设置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18年6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6月,选取该期间内牙列缺损的患者58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对照组在随机法的干预下进行分组,各34例。对照组:男女:16:13,26~48岁,均值 (34.28±3.64)岁,观察组:男女:17:12,27~49 岁,均值 (35.06±3.92)岁,对比二组患者一般资料计算结果,数据无较大差异性(P>0.05)。

入组标准:(1)全部患者经过影像学等方式诊断确,符合牙列缺损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了解研究内容,且实验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下进行。

排除标准:(1)排除根尖周疾病、牙髓炎等疾病的患者;(2)排除存在先天畸形牙、错位牙等患者;(3)排除本次实验使用药物过敏患者;(4)排除本次实验无法有效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消毒口腔,且重点消毒口腔内部皮肤,铺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麻醉药物选择为利多卡因,浓度为2%,麻醉起效后,将患牙彻底清除。治疗3个月后,复诊,拔牙窝痊愈后,按照以往常规的备牙方法制定模型,应与患者具体需求相匹配。

观察组: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消毒、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使牙槽骨充分暴露医师视野中,随后给予定位、先锋钻向导处理,确认预设深度与直径等信息,随后执行扩孔钻操作,针对D1、D2骨质进行攻丝处理,待颈部成形即可置入植体,随后将螺丝封闭,并成功缝合软组织。术后3d内需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并每日以漱口水进行漱口。在上述手术基础上,义齿修复治疗开始于在种植体植入6个月内,留意其种

植体松动情况,行X线检测,观察种植体周围是否存在投射区,未见异常,开始修复,整个修复操作需依据植入方向、规格等方向进行,从而保障修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牙列缺损情况完全修复,患者咀嚼功能正常,其外观与正常牙外观无差别,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牙列缺损情况基本修复,患者咀嚼功能正常,其外观与正常牙外观差异不明显,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牙列缺损情况未见修复,患者咀嚼功能异常,其外观与正常牙外观差异巨大,即为无效。

对比两组患者牙周情况及咀嚼效果情况,包括牙周袋深度 (pocketdepth,PD),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咀嚼效果评分。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55%与79.31%,完成疗效统计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牙周情况及咀嚼功能对比

输入二组患者的牙周情况及咀嚼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P,见表2。

表2 牙周情况及咀嚼功能对比(±s)

表2 牙周情况及咀嚼功能对比(±s)

组别 n PD PLI 咀嚼功能观察组 29 2.18±0.46 0.83±0.56 0.716±0.054对照组 29 2.75±0.54 2.17±0.72 0.595±0.046 t - 6.358 11.628 13.887 P - 0.001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9.60 %与24.14分别为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对比(%)

3 讨论

恒牙牙列不完整,是由缺失部分牙齿所致,临床镇南关成为牙列缺损,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牙列缺损可促使患者咀嚼功能退化,同时影响其辅助发音功能,危机口颌系统健康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率逐渐提升;口腔种植修复与人体自身条件高度相关,若患者牙槽骨质量越高,其种植效果越理想[3-4]。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口腔种植修复应用于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的,治疗有效率可高达96.55%,患者观察组患者 PD(2.18±0.46)、PLI(0.83±0.56)、咀嚼功能评分(0.716±0.054)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90%,与常规常规修复治疗方法相比较,优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相较于常规修复方式能够促使牙列缺损患者的牙齿的健康恢复,且能够有效保障其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的健康;同时种植修复牙相较于天然牙,其功能差距不大,通过口腔种植修复制作的种植牙,可精准模拟天然牙形态,与天然牙具有相应的应力,可避免牙槽骨刺激,从而有效预防牙槽骨疏松、萎缩等并发症[5]。另一方面,口腔种植修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口腔固定力,避免损伤,降低磨损余留牙体情况,支持力良好[6]。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修复的患者,同时其PD、PLI、咀嚼功能改善效果十分理想,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牙龈肿胀、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威胁[7-12]。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效果显著,相较于常规修复优势明显,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牙列牙周口腔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