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

2021-09-15张佳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针对性护理神经功能

张佳莹

【摘要】目的:研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9例,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情绪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相较(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明显较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建议采纳针对性护理模式,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3-0135-03

临床将由椎动脉、颈动脉供血不足或血管狭窄而导致的大脑组织缺血、坏死症状统称为“脑梗死”;此类患者以“眩晕、口舌歪斜、感觉障碍”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险”等特征,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1]。近年来,在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急性脑梗死已成为临床急诊常见、高发性急危重症。而在治疗过程中辅以科学、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為体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特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纳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59~86岁,平均年龄(72.48±10.44)岁。观察组(29例):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2.23±10.12)岁。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期间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对其用药开展干预。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认知干预:待患者清醒后将急性脑梗死的医学知识详细介绍给患者和家属,借助教育手册等途径开展,详细讲解急性脑梗死症状,确保患者足够认识自身疾病;借助健康专栏、集体授课、一对一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将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叮嘱其在治疗期间充分配合医务人员展开各项操作。②心理干预:无特殊情况不准患者单独外出,必须指派护理人员陪同。借助散步、电视、看报、下棋等室内外活动来转移其注意力,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通过沟通来了解患者内心实际状况,而后综合其自身职业、性格特点等开展心理疏导,最大化的消除患者消极情绪。③生活干预:以患者症状表现为依据从而完善相关检查,准确评估病情后强化基础干预;叮嘱患者确保饮食合理性,日常用药遵医嘱,切勿随意删减或添加药物剂量,在其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干预。强化病房环境护理,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确保其拥有温馨的休息环境。④早期康复护理:若患者神经症状没有出现进展且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则可对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严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将康复训练方法和技能见讲解和示范,指导患者开展主动训练,例如摆放肢体、转换体位、被动运动肢体各关节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主要以穿衣、洗浴、进餐等为主。但需注意在康复过程中相关动作需由简至繁、从近到远,循序渐进地开展,从而树立患者建立康复信心。⑤出院指导:将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叮嘱其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切勿随意删减或添加药物。同时将服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详细告知患者,将预防措施向其讲解,避免患者过度紧张。

1.3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主要从护理前后不同时段进行对比,采用卒中量表(NIHSS,0~42分)进行,0~10分记录“受损轻”,11~20分记录“中度受损”,21~42分记录“重度受损”[3]。②日常生活能力:主要从护理前后不同时段进行对比,借助ADL量表评价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分值≤40分记录为“生活能力严重受损”,41~60分记录为“生活能力中度受损”,≥60分记录为“生活能力轻度受损”[4]。③焦虑情绪:从护理前后不同时段进行对比,借助SAS量表评定,<50分记录“无焦虑”,50~60分记录“轻度焦虑”,>60分记录“中重度焦虑”[5]。④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用SF-36问卷评价(分值0~100分),评分高、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行t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χ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 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指标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评分相较(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评分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标评分相较(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指标评分相较(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3。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卫生等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4。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部常见疾病,研究指出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损情况,但经对症治疗后基本可以痊愈或保持痊愈状态。该病的进一步发展极易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直接影响,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压力[6]。对症治疗在控制疾病发展方面作用显著,但患者长期生存状态欠佳,因此在治疗期间绝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社交障碍症状,因此对此类疾病患者,需在治疗过程中联合开展护理工作[7]。

针对性护理是近年来的新型护理模式,对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的经验进行总结,后和当前的新型护理理念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全新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从而保证护理效果。入院初期患者症状普遍较为严重,所以该时段的护理措施要以引导为主,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确保其病情稳定并享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8]。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确保护理人员充分接触患者,从而保证护理措施的顺利完成并提升护理质量。

此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相较(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明显较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所得结论和谢宁伟[9]在《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的结论基本一致(为有效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特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内医院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并实施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3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3周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建议采纳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且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擘璨.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38(1): 369-374.

[2] 任秀辉. 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搏骤停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与感染预防的临床疗效[J]. 北京医学, 2020, 42(6): 590-591.

[3] 文丽娜, 张晶晶, 高嫚, 等. 针对性健康指导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及脑梗死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 2020, 15(7): 1041-1044.

[4] 张桂芳. 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行介入溶栓+取栓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0): 2853-2857.

[5] 高海荣.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症控制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2): 24-25.

[6] 芦慧, 叶芬, 邵扬扬.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5(14): 76-77.

[7] 钱宇英.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症控制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6): 102, 120.

[8] 龐汉萱, 叶红英, 郭秀英, 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作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5): 107-108.

[9] 谢宁伟.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9, 26(10): 1427-1428.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针对性护理神经功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