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中学英语教学

2021-09-14陈紫薇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陈紫薇

【摘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的结合。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指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观的体现。英语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学科,课堂上重知轻情的现象更为严重。本文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分配问题,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中学英语教与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其两大代表人物分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内心世界。罗杰斯提出,人的认知和情感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因素,两者不可分割,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教与学的顺利进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特定的理论体系,它注重启发学习者将情感与认知结合起来自发地学习,强调自我潜能的发展。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的教学比较特殊。而今,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中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等。最为严重的是英语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而缺乏口语、听力等方面的练习,更不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观的体现。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汲取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二、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分配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对学生的管制也很严格。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在这种“高压”氛围的课堂上,学生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敢向老师提出来。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体现,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将认知与情感相结合,二者只有相互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顺利进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有各自的差异性以及特殊性,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大量实例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够促进教学。同时,中学英语特别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只有在交流和互动中,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问题让学生加以改正,否则缺失互动交流的课堂就会成为传统教学的弊端的缩影,只注重传授和汲取知识。

三、对英语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1.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合作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准确地理解学生这个概念,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者,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具体问题:(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指的是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表现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它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影响因素。拥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还能够保持一种学习的热情。然而,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英语作为中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从一开始就不了解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这就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迫于无奈才接受英语学习,一旦没有人监督,他们对英语学习就会有所松懈。有的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把英语学习看作一种驱动型任务,只是为了考试取得高分而学习英语,一旦他们的学习目的达到,学习动机就会消失,因而它们的学习没有持久性。(2)学生感到焦虑。研究表明,学生焦虑程度越低,心情就越愉悦,心态就越放松,也更容易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学习效果也更好。中学英语学习大部分来源于课堂教学。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紧张,有的甚至紧张到不能开口说话。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请学生分享讨论结果,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现在的中学课堂中,很多老师走不出管理者的禁锢。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对老师输出的信息并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甚至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焦虑心理会变得格外严重。(3)学生感到不自信。英语学习需要各方面都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研究发现,一些性格开朗、自信心强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胜人一筹。相反,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积极回答问题,他们害怕开口说,害怕说错,在课后他们不会参加与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仅表现在上课不敢和老师交流,也表现在课堂上不积极,由于长期的不自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沉默,这种恶性循环如果继续下去,就会让学生的学习逐渐没落,所以自信心在英语学习中也十分重要。

2.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引导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准确定位,不懂得移情,或者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下面两个具体问题:(1)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学,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与互动,课堂也比较枯燥。虽然教师会对学生不定期地进行提问,能够让学生保持警惕,但是这给教师塑造了一种威严的形象,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便不敢向老师请教。当今英语课堂上仍有老师故步自封,受限于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本来语言教学就是建立在学生不断模仿、练习的基础上,而受限于传统教学就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一言堂模式不仅让自己的教学得不到进步与完善,更让学生的学习止步于课堂。(2)教师不懂得移情。在教学过程中,移情既包括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又包括教师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学生的心里。教师只有善于设身处地,善于感染学生,才能够很好地做到移情。学生受认知水平等的限制,对教材、课堂知识的理解与领会有所偏差,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教材并以合理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当今的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缺乏移情的表现。又由于中学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所学知识甚多,教师更注重传授知识、讲解做题方法,而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学生因此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英语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及自我发展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想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出完整的人,就必须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以下是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几点建议: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沒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浓,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萌发放弃的念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向学生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教师如果能够进行准确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以一种亲近的态度,善于帮助和鼓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时,以肯定的态度鼓励学生,这有助于学生自信的建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英语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帮助。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视学生为学习主体,注重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不能勉强学生回答,这样会加重学生的焦虑感,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的态度,这样会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不应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应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每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3.上课积极与学生交流,教学做到换位思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感和认知的结合,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善于倾听,从而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感情基础,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学生都会对教师有积极的情感反馈,教师能够做到在上课时积极和同学交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一味地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及时得到反馈,站在学生角度反思教学过程。所以,教师上课以正确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做到换位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五、结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语言技能的培养与应用。传道受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是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情感与认知方面。作为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学会换位思考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克服学习英语的焦虑、不自信等情感因素。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只有把握好自己的情感,才能让教学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情感价值观获得上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Evelyn Hatch Cheryl Brown. Vocabulary, Semanticsand Language Educ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F.Ungerer H J. Schi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李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浅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 (5):52-53.

[4]刘丕勇.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6):219-220.

[5]冉玉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和改进研究[J].才智,2017(35): 148.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教学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s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TheAnalysisofEnglishTeachers’DiscourseinMiddleSchool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