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础教育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2021-09-13曹钰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基础教育小学低年级

曹钰

摘要: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德育教育,俗话说学习要先学习做人,意思就是指要养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小学是学生真正进入学习阶段的时期,学生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并且加以模仿,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环境以及生理也快速地发育。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也是学生接收新知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以及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采取各种方式培育学生,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基础教育;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是一个人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发挥出他们的引领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品质,引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坚决抵制不良习惯,规范说话习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具体教学时,老师要注重自身行为习惯的规范性,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好引导,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至关重要,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个时期,德育的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在各个方面督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生活水平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有的小孩在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的养护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现象。比如,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娇养下变得行为霸道,不懂分享;还有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带孩子,那孩子就什么都不需要干,变得懒惰;也有一些学生被电子产品吸引,不出门与他人或同龄人交流,性格变得孤僻胆小。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对于小学的教师来说必须要重视学生德育水平的教导。

低年级学生的行为是有一定的特点的,他们刚脱离幼儿园正式地进入学校,而且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于纪律的遵守以及一些关心他人、集体的意识都还没有养成,并且这时候的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外物充满新鲜感并且模仿性强,对于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有着无意识地模仿,所以在此阶段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低年级教育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塑造性,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采取一定的方式,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在不正确引导下或者无意识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这些不良习惯有些甚至会危害自己的生命。对于德育类的不良习惯,比如,不问自取,如果不改正这个习惯的话,未来也有可能总想着不劳而获,这显然是一种危害自身也危害社会的行为。

比如,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有的同学喜欢无聊的时候把铅笔放到嘴里咬,其实不仅是小学生还有很多高中学生也如此。这种行为起初只是学生转移注意力的一种表现,但是到后来却成为一种习惯,总是无意识地咬笔。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家长要重视起来,老师也需要及时提醒,让学生及时改正,铅笔芯对人的危害很大。铅笔的表面有一层油漆,或者是一些颜料,油漆和颜料中都含有一些有毒的成分,被孩子吃到肚子里,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也可能会造成铅中毒,危害孩子的神经,对孩子的智力造成一定的影响。铅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制成的,对人体也有伤害。小学生把铅笔头放到嘴里面咬,还可能会戳破皮肤,引起口腔溃疡。经常啃咬铅笔也会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引起“畸齿”现象。再比如,学生没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那么对于之后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会生存都有一定的影响。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会参照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而教师是陪伴学生时间最多的一个群体,更要发挥表率作用,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脏话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师要注意语言规范性,而且对学生说话时要耐心温柔防止学生对老师畏惧。老师要注意自己的着装,不要迟到,注意时间规划,更不能随地吐痰,还有不能在学生面前出现抽烟喝酒等危害健康的行为。

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比如,上了小学后,坐得住是对孩子最低的一个要求。因为,一节课40分钟是要求学生坐在座位上,无特殊情况不能离开的。如果孩子连上课都坐不住,怎么去学习呢?怎么去听老师讲课呢?学生能学到知识并且能够耐下性子去做某一件事,那么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会更认真地完成某一件事而不会轻易半途而废。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一样,那么班级的整体效果也不一样,所以老师要根据各自班级的特点设立班规,规范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仅仅依靠小学生的自觉是不现实的,他们的是非观念还没有形成,需要具体地告知学生。

比如,说脏话在学校是明确被禁止的事情;不能抄袭学生的作业,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严禁打架,对于一些意见不合的情况要心平气和地讨论,无法解决的事情要寻求老师的帮助;不能撒谎;借了东西要还以及不能不问自取等等。全体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立规”,既让每个学生成为自主“立法者”,又引导每个学生自觉成为“执法者”。每个班级成员共同遵守的“盟约”,对大家都有很强的约束力。它既凝聚了班集体,又培养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既尊重了学生人格,又促进了班级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而且对于违犯班规的学生要进行谈话,知道学生这么做的原因并且告诉学生违反班规产生的后果,让学生遵守班规,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只是教导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产生实际的共情能力,这时老师要加入感情的引导,让学生加强内心的感悟与体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学生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现在有很多动画片都是针对小学生创造的,它以有趣的场景,幽默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对话场景教育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树立良好的习惯并且容易让孩子根据动画学习产生共情能力。

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可以对其产生很多影响,除此之外,家人的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和家长沟通共同规范孩子的行为,在家不能让孩子什么都不做,要教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请,比如,自己洗脸刷牙,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在学校,老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在家多帮助父母,为父母减轻负担。在家时,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少玩游戏,少刷剧,以免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可自拔忘记自己身为学生的义务。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时间观念,自己设置闹钟起床,而不是一直依靠被叫醒,要让孩子知道上学不能迟到。老师要与家长配合共同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班主任在学生犯错时,对学生宽容、耐心,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危害性,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要改正错误。学生犯错时,如果太严厉地批评,效果反而不好,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要从根源上找到解决的办法。当孩子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他们谈心,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而不是让学生害怕老师。比如,针对学生抄作业的情况,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写作业的后果,鼓励学生自觉地写作业。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老师的引导,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纠正,以免产生习惯难以改正的情况。不良习惯的形成对于孩子的危害非常大,有的甚至会危害一生。比如,很多学生都有坐姿不端正的毛病,这种不良的习惯会导致颈椎问题,很影响自身的形象。

结束语

小学生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他需要长时间的引导,持续的培养才可以达成,是从学生身边发生的贴近生活的小事做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会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对以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更是要因材施教从小事抓起,要结合实际慢慢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以身作则,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红欣.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21):15-17.

[2]张花英.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4):21.

[3]朱芸.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J].魅力中国,2020,(10):28-29.

[4]王瑜.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策略研究[J].中华传奇,2020,(10):150.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基础教育小学低年级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