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主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1-09-13常媛

西部学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有一定的评价准则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原则;师生主体间同一性的关系原则;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差异对教学实效性存在一定影响;教师教学效能要素对教学实效性也有影响。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建议:(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二)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增强思政课教师有效教学能力;(三)重视语言中介作用,创新教师教学语言体系;(四)加快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学主动适应微时代。

关键词:学生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6-0101-04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在教学理念、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的滞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教学存在“迎合式”误区[2],话语权受到挑战[3]。思政课的正当性受到质疑,思政课取消论和无用论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4]。

2019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先导性指标。开展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科学评价,精准剖析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对于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无疑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由于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特征,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成为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面向陕西省9所高校960名本科生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从学生主体的视角开展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以期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的准则

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指在教师特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诸要素的耦合作用下,大学生的认知、行为的实然状态和课程教学目标规定的应然状态之间的契合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类的整个认识领域分为三个部分,即数学、天文、物理等以非生物界为对象的,或多或少能够使用数学方法处理的科学;以活的有机体为对象的科学;按照历史顺序和现今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的形式和国家形式及其由哲学、宗教、艺术等待组成的观念上层的历史科学。高校思政课无疑应该归属为历史科学中的一部分,这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本文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原则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主体,是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在于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现实中的大学生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书写的白板,而学校教育本身只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社会的、家庭的、网络的,乃至全球化浪潮中跨文化的各种生活都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在接受思政课教学的同时,已经具备了自我价值观的前在结构。思政课所教授的知识和价值观只有经过主体的大学生的自我理解和判断,才能成为大学生自我的新的知识和价值观。

(二)师生主体间同一性的关系原则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对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构建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和大学生以主体间同一性的关系共在这一过程中。所谓的共在,就是共同建设,但是教师和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学生是思政课的主体,但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高校思政课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论传承、总结、凝练和提升,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转化为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感。教师要指导大学生摆脱个人的局限性,使大学生个人不必经过个人体验就能够直接达到这个共同感,实现个人从特殊性和个别性向普遍性的提升,最终实现个人的超越,从而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其次,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教师和大学生以语言为中介的视域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围绕教材构成了一种作为权威的话语体系,但是这种话语体系通过教师的理解表达出来时,已经不再是教材话语体系的本源,而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解完成再创造后的教学话语体系,这个教学话语体系最终被学生听取和理解,并以学生的语言表述和行动表现出来,因此教师的教学效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三)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思政课实效性的知行合一特点。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原理等学科专业的知识只是服务于特别的领域,这决定了这些课程中知识和运用的统一性。大学生自身虽然可以选择“学”抑或“不学”,但是无法选择“信”还是“不信”。但是相对于其他课程,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不在于其知识的制造和表达,而表现在大学生行为对规定性教学目标的践行。高校思政課的知识没有别的目的,它阐明和指导的是大学生实际的行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要求主体的大学生将所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我认知,并贯穿于学习、生活和工作诸多实践中,最后以行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至此,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方才体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不仅应体现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还应反映在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行为抉择。

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在后课程时期面临复杂情景时的独立判断力,但是现行的基于知识的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及结果不能全面反映课程教学实效性。实践中,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思政课教学视为专门知识的传授,所谓的教学过程“科学化”、教学内容“标准化”,导致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被剥离为教师的“课程的教学”和大学生的“生活的实践”两个互不关涉之物。思政课教学异化为一个外在于生活中的大学生作为主体存在的“人”的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的“知识”。课堂教学完成,学生考试合格,“掌握”了教材知识,课程教学任务就被认为完成了,学生也就被认为接受了这个规定“知识”,修完规定的学分和环节,可以“合格”毕业;否则,没有完成学分,不能“合格”毕业。由此出现了诸多在档案材料中“品学兼优”,而现实中、特别是网络空间中的“香蕉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围绕师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综合作用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教学效能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对于实现课程教学规定目标所具有的能力和信念,是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教师教学效能由教学态度(如教师课前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授课态度认真、授课热情度高等)、教学能力(如教师授课语言很生动、讲解清晰、有效提升了学生兴趣等)、教学方法(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经常引导学生互动、积极参与学生实践活动等)、教学理念(如课程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判断力、教师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深入思考、主动回应社会流行历史观点、教师正面回应学生困惑等)等要素组成。

但是应该看到,不仅教师教学效能存在差异,由于大学生性别、学科专业、政治面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进入思政课教学之前已经形成自我前在结构。调查显示,86%的受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价值立场和观点。因此有必要精准分析不同因素对不同大学生群体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以对思政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创新改革提供参考。结合本文开展的问卷调查研究成果,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大学生群体差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

根据本文调查,由于男生对于政治、历史等宏观问题比较关注等原因,思政课对于男生较女生的教学实效性强;女生的考试成绩普遍较男生高,对于课堂知识记忆更为牢固。这也反映出思政课考核知识化对于教学实效性判断带来的偏移。

本文调查显示,思政课对于文史类学科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实效性较强,而对于理工类、艺术类和其它类型学科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实效性差异不大。这和文史类专业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基础有关。一方面,文史类学科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教师教学的理解较为深入;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学科专业大学生而言,思政课可能只是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环节,和本人专业课程和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比较而言,关联性并不强。这反映出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专注于课堂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思政课本身的实践性,没有能够解决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实际困惑,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生源差异导致了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异。但是,本文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出在网络文化和全球化共同影响下,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日益趋同,而思政课教学只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之一。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和努力克服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巩固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二)教师教学效能要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由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要素组成。本文调查显示,就整体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最为显著。教师的教学态度表现在课前是否充分备课、是否围绕教学内容准备丰富的案例材料、教学过程中是否态度认真、是否热情饱满等。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思政课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的教学特点,思政课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是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综合。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作为教师主观能动性的体现,直接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不同大学生群体而言,教师教学效能各要素的影响力有所差异。对于男生群体,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对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产生显著影响。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思政课属性的认识,表现在课程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判断力、教师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深入思考、主动回应社会流行历史观点、教师正面回应学生困惑等,即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性的落实情况。思政课要“有用”,才能“有力”,才能吸引大学生,最终产生实效。比较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对于女生而言影响较为显著,这反映出女生对于思政课内容缺乏兴趣,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能够激发女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虽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教师教学效能要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差异,需要引起关注。具体而言,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显著,而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教学理念对普通高校学生思政课有效教学有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授课的语言驾驭能力、授课思路和逻辑表达能力、对课堂气氛和学生兴趣的掌控能力等,教师教学方法是指则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组织实践性教学环节等。这反映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的大学生理解和领悟能力较高,学习主动性较强、思想活跃、信息广泛、信息技术接触较多,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要求更高。相对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普通高校学生影响更大,同时需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从注重知识考核转向判断力培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学生主体视角出发,结合本文调查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的精准分析,就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事”。基于性别、专业和政治面貌差异的不同学生群体间,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基于知识传授的“千人一本教案”的传统教学模式。例如,面对机械专业的学生仍然引用生物学方面的案例,并不适应思政课的特点和要求。思政课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群体,从问题选择、内容侧重、案例选择、教学方式、考核模式等方面设计有針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贴近不同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学生的真问题。通过对学生有用,实现让学生相信。

(二)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增强思政课教师有效教学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的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教学态度对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有显著影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态度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和重要影响。在信息技术对信息制造、传播和获取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时代,教师已经不是学生知识唯一的传播者。本文调查显示,39.7%的受访大学生经常通过手机关注历史信息;67.4%的学生下载有与历史有关的App,学生经常浏览的历史信息中仅有51.8%与教材立场、观点完全或大部分一致。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的态度、立场、观点、方法等有效教学能力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特殊性和自身肩负的使命,实现从“知识传播者”向“价值引领者”的转变,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学生,积极掌握新形式下思政课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学生成长规律,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三)重视语言中介作用,创新教师教学语言体系

语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最重要的媒介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属性和“政治”特性,使得教材语言体系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限制了可发挥和拓展的空间。这个难点导致了高校思政课出现了不易讲准、讲透、讲活的现实困难,照本宣科成为“安全”的选择,进而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教学中被边缘化、学科化和标签化。思政课教学以语言为载体实现传播、接收和内化,因此教师应通过对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对课程相关领域的认识,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增强课程教学的理论深度和独特理解。同时还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从大学生丰富鲜活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增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理解力和解释力。

(四)加快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学主动适应微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微时代”是我们这个时代鲜明的标签之一,微媒体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获取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既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教育方式。以微信为例,本文调查显示,有44.7%的受访大学生能够较好理解教材的内容;53.4%的受访大学生能够较好理解教师的讲解;56.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促进了对本人对教材的理解。虽然,91.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师如果能够结合网络语言、微信语言开展授课会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但是只有13.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教师开设了課程微信群;另有15.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教师能与大学生通过微信开展有效交流,这反映出思政课教师仍没有主动、有效地适应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需主动适应微时代,贴近微时代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特点,深入探索和实践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理念、新语言、新载体、新平台和新路径,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搭建“微桥梁”,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中国日报网.(2019-03-19)[2021-05-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391593842209036

&wfr=spider&for=pc

[2] 赵中源,陈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正视“迎合式”教学的误区[J].思想教育研究,2016(4).

[3] 李庆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

[4] 孙宗伟,岳从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正当性吗?——对几种质疑的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

作者简介:常媛(198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易衡)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